100首中秋节的古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几号
一、衍生注释:
1. “水调歌头”:词牌名。
2. “把酒”:端起酒杯。
3. “宫阙”:宫殿。
4. “不胜”:经受不住。
5. “婵娟”:这里指月亮。
二、赏析:
这首词开篇就以问句起笔,像一个孤独的人在月下与天对话,充满了奇幻的想象。词人想象自己到天上去,又担心天上寒冷,这种矛盾的心理,其实是他对人间的留恋。下阕写月光的移动,照到无眠之人,又从月亮的圆缺联想到人的离合,富有哲理。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在中秋诗词中显得格外动人。它不仅仅是在写中秋的月亮,更是在写人生的境遇和情感。
三、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的胸怀。他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在词、诗、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四、运用片段:
有一次,我和远方的朋友在中秋佳节分隔两地。夜晚,我独自坐在院子里,看着那轮明月,就想起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就想啊,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但是这同一轮明月能把我们的思念连接起来。这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我们的友情。就好像苏轼当时思念弟弟苏辙一样,虽然距离遥远,但是美好的情感却能跨越空间的限制。这诗词啊,真的是能把人的情感表达得那么贴切,让我在这个中秋之夜,心里多了一份慰藉。
《望月怀远》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衍生注释:
1.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2. “竟夕”:整夜。
3. “怜”:爱。
4. “滋”:湿润。
二、赏析:
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人都能同时看到这一美景,一下子就把空间的距离拉近了。颔联写出了有情人在长夜中的思念之情,怨这夜太长,因为思念而无法入眠。颈联描写了诗人的动作,灭掉蜡烛,喜爱那满屋子的月光,披衣出门,才发觉露水已经打湿了衣裳,这一系列动作将思念之情具象化。尾联说不能把月光捧起来赠送给远方的人,只能期待在梦中相见,这种无奈和思念让人感同身受。
三、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他的诗风清淡,语言简洁明快,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四、运用片段:
记得有一年中秋,我喜欢的女孩去了外地。我晚上看着月亮,就想到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当时就想,她是不是也在某个地方看着这同一轮月亮呢?我在屋里坐不住了,就像诗里说的灭烛披衣走到外面。夜露打湿了我的衣裳我都没在意,满脑子都是她。我想把这月光当作礼物送给她,可是又怎么能做到呢?我只能期待着在梦里能和她相见。这诗就像是专门为我当时的心情写的一样,让我深深体会到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衍生注释:
1. “湓亭”:在今江西九江。
2. “曲江池”:在今陕西西安。
3. “杏园”:在曲江池西南,是当时长安著名的游宴场所。
二、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两联将昔年和今年的八月十五夜的地点进行对比,昔年在曲江池畔杏园边,那是热闹繁华之处,今年却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充满了孤寂之感。颈联中“西北望乡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却不知道故乡在哪个方向,“东南见月几回圆”则感慨自己在外漂泊,已经过了好几个中秋了。尾联说昨夜的风无人理解,今夜的月光却和往年一样,暗示着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始终未变。
三、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许多方面,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四、运用片段: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去外地打工,每到中秋他就特别想家。有一次他给我讲,他在外地的中秋节就像白居易诗里写的那样。以前在家乡的时候,中秋是很热闹的,大家都在热闹的地方玩耍。可是在外地,只能在简陋的
住处望着月亮。他说他望着西北方向,想着家在哪边呢,在外漂泊都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月圆了。那夜里的风啊,吹着他,就像吹着一个孤独的灵魂,可是这月光却和在家乡看到的一样。这诗啊,就把爷爷那种思乡之情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了,让我也能感受到他当时的那种心酸和无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