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及中秋诗词大会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衍生注释:
1.“海上生明月”: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生”字生动地写出明月从海面升起的景象。
2.“天涯共此时”: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都在这个时刻共同望着月亮。
3.“情人怨遥夜”:有情之人怨恨这长夜漫漫。“情人”在这里指多情之人。
4.“竟夕起相思”:整个晚上都在思念着对方。“竟夕”即整夜。
5.“灭烛怜光满”:熄灭蜡烛,喜爱月光洒满房间。“怜”是喜爱的意思。
6.“披衣觉露滋”:披上衣服,感觉露水已经滋生。
7.“不堪盈手赠”:不能把满手的月光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8.“还寝梦佳期”:还是回到床上,希望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二、赏析:
这首诗意境雄浑阔大。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开篇就将明月与天涯之人联系起来,画面感极强。明月从海上缓缓升起,这一宏大的景象下,却蕴含着诗人对远方之人深深的思念,这种思念是普世的,就像那普照大地的月光。颔联写有情人因长夜难眠而起相思,把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通过描写灭烛后对月光的喜爱和披衣感受到露水的滋润,从触觉和视觉等多方面烘托出孤独感。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月光无法赠送,只能期待梦中相见,这种无奈与渴望交织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三、作者介绍:
作者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其诗风清淡,对扭转初唐以来的浮艳诗风有着重要贡献。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
四、运用片段:
中秋节的时候,我和朋友分隔两地。晚上看着天上的明月,我就想起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跟朋友发消息说:“你看这月亮,就像张九龄诗里写的一样,咱们虽然不在一处,可都能看到同一轮明月呢。这月亮好像在诉说着咱们的思念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衍生注释: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端起酒杯向苍天发问,明月是何时开始有的呢。这是诗人的奇思妙想,充满浪漫主义彩。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3.“我欲乘风归去”:我想要凭借着风回到天上去。“归去”表示回天庭,苏轼将天庭视为自己的归宿之处。
4.“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会经受不住寒冷。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之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有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变圆呢。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的变化,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都能长长久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二、赏析:
这首词堪称中秋词中的绝唱。上阕从问月开始,诗人把酒问青天,充满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探索精神。想象自己乘风归去又担心高处寒冷,这种矛盾的心理描写得十分细腻,最终得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结论,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则由月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将对离人的思念和对月的埋怨融
合在一起,情感真挚。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感悟,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把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人,既有一种旷达,又有对亲人朋友深深的思念。
三、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他性格乐观豁达。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诗词文俱佳。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代表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婉约风格的佳作,像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运用片段:
中秋节家庭聚会的时候,我的小表弟问我:“月亮一直都这么圆吗?”我就跟他说:“不是呀,月亮也有阴晴圆缺呢。就像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咱们一家人现在团聚是很幸福的,可有些人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和家人在一起呢。不过咱们可以像词里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那些不能相聚的人也能健康长久,在远方共享这月光。”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一、衍生注释:
1.“暮云收尽溢清寒”:傍晚的云彩全部消散,月亮的清寒之气弥漫开来。“溢”字表现出清寒之气好像满溢出来。
2.“银汉无声转玉盘”:银河静静地流转,明月像玉盘一样悬挂在天空。“银汉”指银河,“玉盘”形象地比喻月亮。
3.“此生此夜不长好”:这一生这样的夜晚不会总是这么美好。
4.“明月明年何处看”:明年的明月又将在何处观看呢。
二、赏析:
前两句描绘出中秋夜的清朗景象。暮云散去,明月当空,清寒之气四溢,银河静静流淌,玉盘般的月亮高悬,画面宁静而优美。后两句则突然一转,感叹这样美好的夜晚不会常有,对未来能否再看到这样的明月表示忧虑。这种先扬后抑的写法,让读者在感受到中秋美景的同时,也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感。
三、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如前面所述,他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这首《中秋月》也是他众多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四、运用片段:
我和我的同学在中秋节的夜晚一起赏月。看着那又大又圆的月亮,同学感叹这景真美。我就说:“你看,就像苏轼写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景是很美,可苏轼也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呢。咱们现在能一起赏月很幸运,可谁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这样呢,所以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啊。”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中秋几号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衍生注释:
1.“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往年的八月十五夜晚,是在曲江池畔杏园边度过的。“曲江池”和“杏园”都是当时的游乐场所。
2.“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却在湓浦沙头的水馆前。“湓浦”是地名。
3.“西北望乡何处是”:朝着西北方向望故乡,可是故乡在哪里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