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的省级行政区,美国的叫州,英国的叫郡,印度的叫邦?
在看国外地图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都是一级行政区,为什么美国的翻译成州,英国的翻译成郡,法国的翻译成区,印度的翻译成邦,还有翻译成省、道、府、县的,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也没到最合适的解释,这里姑且说一说我的理解,全当一个参考。
首先,这是一个翻译问题,那必然会受到翻译习惯和语言文化的影响。在英语系统中,一般用State-Province/Prefecture-County-City/Town/Village这套体系,来描述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翻译成中文就是:州/邦-省-郡/县-市/镇/村。
State在英语中是通常意义上最高的、具有国际主权的政治实体,一般翻译成“国”,但用在国外的行政区划中,通常翻译成“州”,这其实是脱离了State的本意,翻译成中文里同样具有国家含义的“邦”更加合适,而照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和美国有关。
清朝末年,中国人在翻译美国的State时,虽然知道美国是“合众之国”,也知晓State的本意,但这时美国的联邦制已经比较稳定,各个State是处在美国统治下的一部分,因此将State翻译成“州”,指在统一的中央政权管
辖下的一个行政区。有了美国的经验,在此后的国外行政区中,联邦制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大多翻译为“州”,比如俄罗斯联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西联邦共和国。
点击加载图片
印度的情况比较特殊的。近代印度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自1858年印度民族起义后,英属印度当局从东
印度公司代管逐步转为英国直接统治。到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印度从英国殖民地变更为印度帝国。
而为了维系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当局将印度划分为多个Princely States(贵族统治的国家),每个Princely States由印度当地贵族统治,以换取印度本土势力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英国的殖民统治。
虽然都是State,但和美国的State相比,印度的Princely States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类似于周朝的诸侯国,所以中国人将其翻译成具有国的含义的“土邦”。印度独立后,虽然将Princely State改成了Pradesh,但我们还是延续了之前的习惯,将其翻译成邦。
点击加载图片
1883年“印度帝国”
缅甸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情况和印度也差不多,不过缅甸独立后将缅族统治的State更改成了Province,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为State,所以缅甸的行政区是既有省、也有邦。
Province和Prefecture来自于罗马帝国的行省制度。在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中,为了管理越来越大的领土,罗马每征服一片土地,皇帝就会派一位总督代为管理,这片区域就被称为Provincia(行省),是罗马帝国除了意大利本土外最高级别的行政管理单位。
点击加载图片
罗马帝国行省
行省制度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被带入英国,演变成了现在的Province和Prefecture。Province表示受到国家最高权力统治的区域,Prefecture表示总督管理的区域,都译为“省”。以加拿大为例。
加拿大和美国一样,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不过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加拿大还不是加拿大,而是分成好几块互相独立的殖民地,由英国王室分别派总督进行管理,也就是前面说的Province,和北美的其他殖民地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国有几个省级行政区1876年,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先后脱离英国统治,成为独立的State,并联合起来成立了美国,而加拿大的殖民地并不愿意独立。到1867年,英国将加拿大(魁北克和安大略)、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三个Province合并建立加拿大自治领(Canada of Dominion)。此后,北美的其它Province和Territory(领地)也陆续加入加拿大。
点击加载图片
1982年,加拿大正式独立,按照传统,我们将加拿大的一级行政区Province和Territory分别翻译成“省”和“地区”,“省”的长官是总督,名义上代表英国王室,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地区”的长官是专员,代表加拿大政府,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