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书第82页作文
篇一:语文_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_82页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篇二: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题附答案共82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1.《窃读记》
【基础达标】
一、读拼音写汉字。
chōnɡzúmámùshūɡuìzhīchēnɡ
()()()()chǎocàish?um?ituǐsuānjùpà
()()()()
二、辨字组词。
梦()贪()赡()碌()婪()贫()檐()绿()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如:舒舒服服(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耸组词拼音______________例如:急匆匆(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給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a、注意;B、拜访;c转过头看看;d、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
1、顾此失彼。()2、像我这样光顾着看书的人很多。()..
3、今天顾客盈门,服务员都忙不过来。()4、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山青水秀。()..
光:a光彩;B完了;c只,单;d露着;E明亮;F景物。
1、春光明媚。()2、为国争光。()..
3、我担心书被卖光。()4、你光着膀子想大干一场啊!()..
5、光明在前头等着我们。()6、光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五、写近义词。鼓励()惧怕()贪婪()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