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知识树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丽的草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草原》。我研说的流程分为三大模块: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
首先: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教材也是连接课程方案与教学实践的枢纽。这部分内容我将从“单元编排体例及目的”,“单元内容结构及分析”,“知识的立体式整合”三个层面进行介绍。
1、单元编排体例及目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音乐上册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编排都是由欣赏和唱歌课组成。《美丽的草原》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本单元同样由欣赏和唱歌课组成。分别是:(1)唱歌《美丽的牧场》(2)欣赏《赛马》。(3)欣赏《天堂》、《金杯》(4)欣赏《牧歌》。(5)演奏《草原牧歌》。教材这样编排合理的安排欣赏和唱歌比例,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音乐素养水平的提升。
2、单元内容结构及分析
《美丽的草原》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本单元教学内容由《美丽的夏牧场》展开。编者意图通过这些音乐
作品的学唱和欣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草原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主题思想、抒情状物、刻画人物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强化情绪、神话视觉效果、加强戏剧性、转换场景等。
纵观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欣赏草原上不同民族的音乐。通过欣赏让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第二部分:学唱草原上的民族音乐。通过学唱让学生参与表现音乐,提高学生学生对美的感受。
本单元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民族音乐的认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3、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这部分内容我将从:“本单元与各单元间的横向联系”和“本单元与整个小学阶段各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两个围度进行说明。
(1)本单元与各单元间的横向联系
从第一单元“我的祖国”开始首先就了解了广阔的北部边疆是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还是在跨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为适
应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本单元从唱歌课开始,到乐曲的欣赏,再到创编乐曲,最后又运用口风琴演奏,整个单元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2)与整个小学阶段各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
我们知道音乐知识是链条性知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仰仗其他知识的辅助与铺垫,同时又是为以后的知识学习做铺垫。草原音乐的认识也不例外,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一定民族音乐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一年级上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勇敢的鄂伦春》,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牧羊人》、《我的家在日喀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阿拉木汗》以及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放牧》还有五年级上册一单元《西部风情》等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充分知道不同民族音乐的文化和演唱风格,在本单元中这一知识点应用于歌曲的欣赏、创编及演唱。同时本单元的内容更是为七年级的等相关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实现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
二、说目标:
我将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两个方面来说。
1、课程目标:
2011年7月在总结了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新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与以往的2001版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本单元内容
属于第二学段对音乐整体感受阶段,在这一学段中新课标从以下三个维度提出明确要求:
情感态度方面: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5~6学段学生部分进入变声期,注意变声噪音保护知识。
过程与方法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音乐的整体感受,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2、单元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本单元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深情优美的声音表现《美丽的夏牧场》的意境,并能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欣赏《赛马》,了解二胡的多种演奏技法和表现特点,感受作品中草原赛马的热烈气氛,增加学生对草原生活的了解。
3.通过欣赏《天堂》《金杯》《牧歌》,激发学生对草原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草原音乐的宽广,并初步对蒙古族音
乐有所认识。
4.为《草原上》的歌词选配合适的音,并尝试创编新的歌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词与曲之间的关系。
5.能够完成口风琴合奏《草原牧歌》,学习口风琴轮指的
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为:
学唱夏牧场旋律,对骨干音知识有所了解;二胡技法的介绍;以及对蒙古族音乐特点的理解。
三、说教学。
说教学我从三个层面进行解析:即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首先说:单元教学设计。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特点,本单元共分为5课时。
《美丽的夏牧场》…………1课时。
《赛马》………………1课时。
《天堂》《金杯》《牧歌》及创编……………2课时。
草原牧歌歌词《草原牧歌》……………1课时。
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民歌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士人情对我们部分汉族的孩子来说不是十分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内蒙古、西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方面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