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灌区苜蓿栽培与收获技术规程
为了有效利用荒漠灌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荒漠灌区的农业生产能力,推广苜蓿种植,特制定本规程。苜蓿是一种优质饲料作物,以其高产量和优质饲料受到广泛关注。下面介绍荒漠灌区苜蓿的栽培与收获技术。
一、适宜品种
荒漠灌区栽培的苜蓿品种,宜选择早、中、晚成熟品种,如早熟品种:昆虫469、首都107、双止5号等;中成熟品种:华南一号、华南二号、川南345、顺南122、中优1号等;晚成熟品种:澳大利亚紫菜种、红斯伯等。根据当地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饲料质量。
二、选择土地和准备工作
栽种苜蓿前,必须选择良好的土壤和地形条件。通常,荒漠灌区苜蓿的生长适宜的土壤为深厚、肥沃的壤土,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和河滩泥土也适合苜蓿生长。
在肥力较低的土地上种植苜蓿,需要施足量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尤其是磷、钾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在地表有大量植被的地方先进行除草作业,清除每年的秸秆和根系,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三、育苗和移栽
苜蓿栽培的育苗期通常为春季,可利用海绵穴盘或水培盘进行育苗。
育苗的土壤和肥料以砂质土和腐熟好的有机肥为材料混合,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移栽苜蓿苗期通常在3~4片叶子时,选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日子移植苗子。移栽前应选好除草和松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优化土壤结构。
四、苜蓿田间管理
苜蓿草种植 在苜蓿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浇水。荒漠灌区苜蓿种植时,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以保证苜蓿的正常生长。
2.深松土壤。苜蓿要求土壤肥力和水分供应充足,通风良好。因此,在生长期间,要适时进行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育。
3.病虫害防治。长期种植苜蓿容易产生一些病虫害,如蚜虫、蛀苜蓿虫、霉菌等。应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苜蓿的抗病虫害能力。
4.适宜施肥。在苜蓿栽培的过程中,要在显著增产的时期进行适宜的施肥作业,以保证苜蓿高产和饲料的优质。
五、苜蓿收获和加工
苜蓿生产的主要利用价值是作为优质饲料,因此收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收获时间。荒漠灌区的苜蓿应当在植株营养物质最为丰富、干物质最高且合适的收割期进行收获,通常以苜蓿生长初期和荚果初期为最佳收割时间。
2.收获方式。荒漠灌区苜蓿的收获方式一般为露天晾晒收获或机械收获。根据当地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苜蓿收获,既能提高收获效率,又能保障饲料质量。
3.脱水储存。苜蓿的收获要及时进行脱水和储存,避免饲料霉变和质量降低。一般而言,可以将苜蓿晾晒到干燥度达到20%~25%之间,然后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
六、结语
荒漠灌区苜蓿栽培与收获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土地选择、育苗和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和加工等方
面,是荒漠灌区苜蓿生产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地实施各项技术措施,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益和效果,经济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