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少年写作
5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马瑞莉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算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获得进步,还要促使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这一基础上,老师要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且在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促使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认知,以此达到健康的状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多元化,这也导致收获的信息都比较的杂乱,有的是对学生有益的,有的是对学生有害的,这些不好的信息在传输给学生之后,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语文教材上,有很多的健康知识,可以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做好自身的辅导工作,在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一、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课堂上的活动不仅仅是认知的发展,同时也是情感的培养以及意志力的发展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这也是学校展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的德智
体美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遇到了更大的挑战,语文中的写作也成为了主要的交流工具,语文这门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这也是在所有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因为这一特性,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更大的优势。现在已经进入到素质教育阶段,把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在好的心态下吸收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国结都有哪些
1.对书本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科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在这一学科中,包含着多元化的心理健康知识,书本教材是语文课堂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先要对书本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出在教材中包含的心理健康素材,这也为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打好了基础。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模式来阅读文章,还可以采取情景模式以及意境感悟的方式,最大化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抒发,并且相应的吸收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展开正确的引导,这也促使了语文课堂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并且在教学中逐渐的完善学生的人格,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角扮演的模式下展开对话,通过这一模式来体会小马过河时候的心态,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在角扮演的过程中,清楚如果遇到了困难,要进行思考,并且大胆地去实践,并不是完全依附
于别人的评价,这样的情况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但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学习到了如果遇到困难,首先要展开独立思考,他人的意见只是参考,不可完全依赖,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寻求真知。
2.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一项全面性的学科,可以让学生累计知识,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氛围可以促使学生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发展,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积极的构建和谐氛围,并且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展开阅读,此外,老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动画或者音频,以此来构建情景模式,促使学生在明确了课堂内容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下,制造情景剧,在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理论探究
53
表演的形式下,让学生展开评价,这一过程中,就很好的传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比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篇文章时,这一篇文章不是特别重要的文章,在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这一课的考题,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会对这一篇文章
减轻重视度,但是这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雨来的精神以及他的勇敢和聪明是可以传达给学生的,并且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表演的形式下进行体会,感受小英雄雨来在这篇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不但吸收了本课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堂课完毕之后,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们观看战争时期国家的危难,以及现阶段我们的幸福生活,在这样的比对下,学生会更好的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且促使学生更好的珍惜幸福生活。
3.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出真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课堂知识的有效性,因为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注重书本教材的讲解,忽视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这样也出现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背离的情况,逐渐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在现代教育的视觉下,老师要把课堂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验证,并且对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学习“狐狸与乌鸦”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开展角扮演的实际活动,促使学生在课文角的扮演下,展开小组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吸收到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会在角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切莫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要根据自己的思维来进行判断。再比如在学习“西湖”“火烧云”等这些课文时,老师给学生们播放相应的记录片,促使学生体会在战争年代中的纷乱和残酷,看到我们的英雄为了国家的安稳做出的牺牲,这也促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共鸣,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并且也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这对于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积极作用的。
4.增强教学趣味性,对学生展开正确引导
在教育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在课堂上融入健康教
育,老师可以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增强趣味性,促使学生可以积极融入到课堂上,这也保证了心理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可以先建立优良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上,这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并且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相应的活动,或者是在书本内容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活动,建立优良的环境,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比如在学习“带刺的朋友”这一节内容时,主要是描写了刺猬偷枣这个事件,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来展开讲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索。在学习完毕之后,老师可以展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你们身边有哪些有趣的朋友?老师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展开回忆,此外也提升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观念。
5.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有很多关于人文情怀以及传统美德的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知识,并且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这也逐渐的引导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并且把语文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清楚,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归属感,我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地生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精神,在这一民族精神中包含了自强不息、不怕困难等,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发展时期
最长的,因此,对文化历史的传播以及民族精神的发扬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正是接受教育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要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并且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善了自己的人格,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比如在学习三年级的第三个单元时,这一单元中有关于各个节日的古诗以及文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展开传统文化的部分,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各个节日的特点和内容,这也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丰富课堂上心理健康教学的模式,最大化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剪纸,可以进行手工制作中国结等包含传统文化
少年写作
54
的艺术品,这也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展开教育的重要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老师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这也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6.展开心理疏导,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如果想要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要最大化减轻学生的心理困惑,促使学生可以展开自我疏导,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展开正确的指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多元化模式,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己,促使学生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得到发展。第一,老师可以传授给学生自我疏导的方式,比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篇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
感受革命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课堂上,老师要仔细听学生的诉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所思考的,所疑虑的,所困惑的,并且老师要展开及时的回答、解疑、引导,此外,在写作上,老师可以促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思想感情,并且对学生展开正向的教育,保障学生可以在写作课堂上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7.启发式提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要带有启发性,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思考并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和课文展开对话,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来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使学学生健康发展。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问学生:这一篇文章主要讲解了什么内容,故事的主人翁是谁?这些人物身上都具备怎样的品质?此外,老师还要结合课后的练习,让学生通读文章,梳理结构,比如先是五壮士接受任务,然后想出办法引诱敌人上山,把敌人引导绝路上...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也能体会到五壮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学生们在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爱国主要精神,并且也抒发了自己对文章中五壮士的感慨和敬意,这就相应的提升了自身的品质。
8.写作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教学的综合性比较强,并且在其中包含了造句、阅读等知识点,在语文课
堂上,老师可以融入主题写作,并且在这样的方式下,促使学生进入到开放式的交流中,保障学生更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比如在写作课堂上,老师抛出主题为“妈妈,我想对您说”“老师,请听我说”等这些题目为主,展开写作,在写作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在写作中可以逐渐拉近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除此之外,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去写日记,如果有不好的情绪,可以在日记中发泄出来,这样也可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状态下,老师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实际状态,对学生展开引导、教育,保障学生有积极阳光的心态。
9.课堂上的感染与熏陶,促使学生见到真善美
语文的本质意义是在文章中有对情感的体会以及对情感的补充,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单从表面的理解主要内容,要带领学生从实际情感中把握知识,并进行自我反省。立足于现阶段的世界们名著来看,没有一种修辞单单是停留在了表面的解释上,这些名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包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抒发。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学习阅读和拼写,还要在课文的本质意义中去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节内容时,老师要带领学生把课堂知识进行内化,促使学生把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拓展,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们观看观潮的现象,并且在接下来的认知阶段,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思想表达。此外,老师还可以和学生展开共同学习,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中,感受到真善美。
以上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建立和谐的
学习氛围,对书本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此外,老师也可以引进信息技术,为学生建情景模式,保障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中,吸收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保障了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884)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