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2课时) |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① 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② 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③ 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2.内容结构
本课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先后,分成三部分,分别鉴赏三大宗教有代表性的建筑,另有“相关链接”,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3.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要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资料
1.关键词语解释
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当人类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十分薄弱的时候,宗教是不会产生的。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人自身的构造和梦境,也无法加以说明,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惶和缺乏信心,认为在他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原始宗教。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信仰的是为数众多的鬼神,即多神教。这些鬼神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不平等,有了贵贱之分,反映在
鬼神之间也有大小主次之别。特别是国家形成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君主,多神教也逐渐演变成一神教。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移到一个万能神的身上。同时,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被压迫阶级为了摆脱这种压迫,曾进行过无数次的艰苦斗争,但它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被压迫阶级对来自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对来自自然界的灾害,同样感到难以理解和无法捉摸,于是便产生了种种幻想,渴望有一个能使他们摆脱苦难的“救世主”和“天堂”,这就是阶级生活中许多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而阶级社会里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阻挠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10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位于卷,第62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它既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也不能揭示出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充满苦难的年代里,宗教对于一时还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们对宗教往往寄托着某种理想和幻想,如对“天堂”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滥用固然是,必要时慎重用之,则可成为有用的药品,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并非单纯观赏的艺术品。它们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与宗教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宗教艺术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众。他
们怀着虔诚的心情为他们的信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众智慧的体现。何况,其中还凝聚着当时人们的理想和幻想。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基督教 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公元一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早期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段的罗马帝国阶级斗争的产物。因为,当时的巴勒斯坦,不仅遭受外来的民族压迫,内部的阶级压迫也很严重,连续不断的奴隶起义遭到了镇压。犹太人中的城市居民、农民和奴隶,对罗马帝国和犹太上层分子怀着刻骨的仇恨,一直坚持斗争,但又不到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力量,有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超人间的“救世主”(“基督”一词的原意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身上,于是,就从犹太人原来信奉的犹太教中产生一种新宗教。这时的基督教教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宣传一切受灾难的人死后将进入天堂,而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这些思想和活动,反映了下层众对剥削者的鄙视和仇恨,对贫苦人的同情和支持。因此,它最初遭到了罗马奴隶主国家和犹太上层分子的野蛮镇压。但是,基督教并不是鼓舞和号召人们去和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改变现实的苦难,却宣扬顺从和忍耐,等待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这些思想不久就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给予基督教合法的社会地位,从公元380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有力的统治工具。它是一种影响很大的世界性宗教,宣扬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世
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作为“圣经”。
《圣经》 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前者原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它包括《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埃及记》等5卷。《新约全书》是耶稣和基督教形成初期第一批使徒如彼得、保罗等的言行录。《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全世界有许多译本,它对丰富一些民族的文学语言起了积极作用。欧洲古代和近代美术的题材,常来自《圣经》。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即取材于《旧约全书》中的《创世纪》卷。它的内容是关于世界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最初的遭遇等故事。
拜占廷建筑 拜占廷是古希腊殖民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扼黑海咽喉。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都城,直到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亡。公元5世纪—6世纪是帝国的极盛时期。其版图一度包括巴尔干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北非以及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拜占廷建筑的特点,是继承东方建筑传统,改造和发展了古罗马建筑中某些要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对东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国家如俄国与东欧诸国的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式建筑 又译作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等。10世纪—12世纪流行于欧洲基督教流行的地区。它的典型
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西面有一、两座钟楼。窗口窄小,且离地面较高,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它的贡献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首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并开拓了内部空间,在形式上,复杂而精致,密集而垂直的柱,在视觉上产生了飞腾的效果,具有高耸峻拔、轻盈灵巧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花窗(有人称“玫瑰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玻璃窗画。不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风格上还稍有区别。
俄罗斯风格建筑 具有俄罗斯民族特点的建筑。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末。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浑圆饱满的穹顶,称为战盔式穹顶。位于今莫斯科红场上的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年—1561年)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2.美术作品
印度《桑奇大塔》
这是中国古代旅印高僧称之为佛塔的一种早期的佛教建筑,印度称之为“窣(音“苏”)堵坡”。因此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而得名。又因那里还有同类型的其他几个窣堵坡,而这一窣堵坡又最具有代表性,所以,该大塔又称为桑奇一号窣堵坡,也是中国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据。它是一种半球形的建筑物,主要用于埋葬佛祖或圣徒的舍利子(骨灰和遗骨)和遗物。它的形式是从印度史前时代的坟冢演变而来的。它的半球体的直径为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径为36.6米。塔顶有呈正方形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着三层华盖。半球体内层是泥土,外面是用砖砌的,里面埋藏着舍利盒。从窣堵坡的造型来看,它的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半球体之上的伞柱象征宇宙之轴;三层伞盖代表佛、法、僧三宝,大塔周围的四座塔门标志着宇宙的四个方位。整个大塔的造型单纯、浑朴,完整统一,具有明显的稳定感和重量感,加上四周又有玲珑纤巧的栏杆和门作衬托,同半球体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窣堵坡显得更加庄严隆重。
印度桑奇大塔东塔门雕刻
桑奇大塔四周塔门的雕刻,集中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精华。每座塔门用砂石制作,高约10米,由三道中间微拱的横梁和两根方形侧柱以插榫法构成,在横梁、侧柱和柱头上布满了浮雕嵌板与半圆雕或圆雕构件。这些塔门雕刻是安达罗时代由毗底萨的富商和民间的许多佛教徒捐赠的,多半出自毗底萨的象牙雕刻匠师之
手。所以,它们的总体视觉效果,好像是放大了的象牙雕刻。这些雕刻的题材,主要是本生经和佛传故事。但还未出现佛本人的形象。因为印度早期佛教禁止偶像崇拜,只用菩提树、、台座、伞盖、足迹等象征符号来暗示佛的存在。东塔门北侧立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砂石圆雕托架像《树神药叉女》,被公认为桑奇乃至全印度古代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这一雕刻具有加固构架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类似中国古代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雀替。女像身体与四肢的挺伸和建筑结构的配合十分协调,她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飞舞。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由于药叉和药叉女是印度古代早期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药叉女则被看作是自然生殖能力的源泉。所以,印度古代雕刻中出现许多药叉女的形象,而且极力强调女性的生理特征,从而使她成为印度古代艺术中女性美的标准。桑奇大塔东塔门的这一《树神药叉女》,身体呈S形的三屈式,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典范。这与古希腊雕刻中女性人体美的表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古希腊追求女性形体比例匀称、完美优雅;印度则极力夸张女性形体的生理特征与丰满成熟。
印尼婆罗浮屠 (公元8世纪—9世纪,爪哇岛)
这是亚洲著名的佛教建筑,是一座大型的佛塔(中国古代称印度的佛塔,即窣堵坡为“浮屠”),或称大窣堵坡。它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日惹西北约40公里处的墨拉皮火山的一个山丘上。“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含义就
是“山丘上的佛塔”。它修建于印尼夏连特拉王朝时期,费时约15年。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也被废弃,同时被火山灰及丛莽所湮没。直到1814年才被重新发现。1907年—1911年和1973年—1983年两次修缮,才形成今天所见的面貌。
婆罗浮屠不仅是印尼现存最重要的佛教建筑,而且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佛塔。整个建筑全用石块砌成,约用了200万块石头,塔基边长112米,台基上有面积依次递减的五层方形台,各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形台,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26米;顶端的一座巨大的钟形窣堵坡,从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约42米,现通高31.5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杆间共有4个宽约2米的回廊。回廊两壁上有连续的浮雕,共长3200米,有2500幅画面。浮雕的主要内容为佛教故事。在台基掩盖的方形层基部也有约160幅浮雕。在方形层的各栏杆,按一定间隔配置一个外向的佛龛,共432个,中间各安置一尊等身大坐佛。此外,在三层圆台都有一圈钟形小塔,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计72座,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环绕着中心大窣堵坡。每个塔内均置一尊佛像,加上中心大窣堵坡的佛像,共有505尊。
像这样独特的建筑形态,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婆罗浮屠的设计者们试图创造一个立体的“曼陀罗”。曼陀罗是佛教用语,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是“坛”或“坛场”。印度佛教密宗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侵入,便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面画以佛、菩萨等像。以后,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
法地方或坛场称为“曼陀罗”,认为这里是佛与菩萨聚集之处。换句话说,“曼陀罗”就是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实际上这是佛教徒们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使用规则的方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企图表现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的境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