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素材(线稿+文字素材),收藏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模板+线稿+文字素材),收藏
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神话传说
1.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
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
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吴刚伐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
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3.玉兔捣药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中秋节习俗
1.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 吃月饼
我国中秋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3.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各彩纸绘各种图案。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描写月的好词
月光融融月光皎洁月光如水月圆花好
月明星稀山高月小月如银月明风清
月朗星稀新月如钩冰壶秋月月光似水
月光如帛月光如银明月高照皓月当空
中秋节佳句
1、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们的家庭是最温馨的,月亮也在这夜晚,放射出温柔的光芒。
2、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3、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4、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5、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6、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7、细细密密的月光就像一封封飘飞的“星际特快专递”,那是嫦娥邀请地球上的小朋友去月宫分享她亲手制作的桂花糕。
8、一轮杏黄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9、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10、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11、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12、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13、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14、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15、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的清辉。
中秋节好诗
1、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崔少府《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
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
9、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八月十五夜》
1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12、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13、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中秋见月》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放几天假
15、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中秋节祝福语
1: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
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3:山河远阔,烟火人间,又一年,千里婵娟。
4:走了那么多地方后发现,最圆的月亮,挂在家的方向。希望这个中秋能满撒一地月光,把心中的归途照亮
5:也许,中秋节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即使工作再忙,即使身在他乡,即使生活不尽人意,也都会在此时此刻停留下来,享受着万千灯火,欢聚一堂的幸福时光。
6:千不够,月依旧,国兴家和,月圆长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