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川菜文化
中国川菜文化
摘要:
 川菜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等地具有地域特的饮食的统称, 川菜最大的特点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以成都、重庆、川南三个地方菜为代表,选料讲究,规格划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以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而著称。尤以麻辣、鱼香、怪味等味型独擅其长。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川菜作为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老夫子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饮食是人生、社会的头等大事。从古到今,人类皆离不饮食,然而,远古时代的饮食仅是“茹毛饮血”,还只限于果腹求生的范畴,谈不上体现精神文化特质。当生产力发展到获取食物比较富足,社会精神财富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分工产生烹饪职业并出现烹饪理论的时候,烹饪才能成为艺术,饮食文化才能产生。在世界上许多民族、许多国家自成体系的饮食文化中,饮誉全球的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和法兰西民族饮食文化。法国曾经是欧、美公认的“烹饪王国”,可是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文化被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和欢迎。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在有
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度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是中国商业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川菜是中国的主要菜系之一,川菜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川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川菜文化是随着川菜烹饪技术和四川饮食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物产、民族及风俗习惯各异,因而各地的烹饪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就自然地形成若干各具地方特的菜系。川菜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发源于近三千年前的巴蜀古国。在约两千年前的汉、晋时期,就已初具规模。讲究食品味道和调味品的使用,是饮食
责任编辑:肖建春郡江原人,江原在今四川崇庆县西北)在所著的《华阳国志)中就指出:巴、蜀之人有“尚滋味”和“好辛香”的传统。两千多年来,这一传统仍为川菜所保持并加以发扬,并成为川菜所具有的著名特。隋、唐五代,川菜有了较大的发展。两宋时期,川菜已跨越巴蜀旧疆,以独有的菜肴和饮食文化特,先后进入当时的京都沐京(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为世人所瞩目。明代末叶,辣椒从南美洲传入我国后,使川菜原已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到了晚清,川菜逐步形成以清鲜醇浓并重,而又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的独特风味。现在,川菜不仅在长江中下游及云南、贵州等地有相当的影响,占有相当的市场,川菜风味
的餐馆且已遍及国内的一些主要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更是走出中国,冲向世界,扬名于海内外。川菜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盆地四周高山环绕,长江横贯南部,其氓江、乌江等支流流经北部和南部。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境内山林茂密,菌笋丰盛,有虫草、竹荪等山中珍品;河渠交错,鱼虾肥美,有江团、雅鱼、黄辣丁等鱼类上品;肉类禽蛋,干鲜果蔬,四季不绝。所有这些,都为川菜名家一显身手,提供了丰厚的物资。其次是人文条件良好。战国末期,秦灭六国后,曾把当地的豪吏大户迁徙到蜀郡。这些人利用蜀郡丰富的资源,过着富足奢华的生活。象西汉时临工队今邓睐)卓王孙这类人,竟有家憧近千人。他们竞相游宴,争相夸耀。由此可见当时川菜烹饪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很多生于四川或来到四川的名人学士,热衷于赞赏甚至亲自烹饪川菜。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卓王孙的寡女卓文君相恋成婚。“文君当沪,相如涤器”,传为千古佳话。宋代
著名文学家苏轼亲事烹调。清代四川总督丁宝祯喜食川味鸡丁。20世纪20年代,四川作家李劫人因不满军阀对教育的摧残,辞去大学教职,开设名为“小雅”的菜馆,亲自掌勺,也留下了文豪作酒佣的佳话。由于川菜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滋味、讲求质量的好传统,加之一些名人学士对川菜的赞扬和亲自制作,就大大促进了
川菜文化和烹饪技艺的普及与提高,并且造就了一批精于烹饪的专门人才,使川菜蜚声于国内外。再其次是兼收并蓄,博采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川菜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传统的风味特,又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为广大人士所喜爱,还在于它能兼收并蓄,博采各家之长来不断丰富自己,以求得发展,而且这种博采又不是单纯摹仿,而是在结合自己传统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我所用。有人用“南菜川味,北菜川烹”来描绘川菜这一特点,是有根据、有道理的。
历史上四川有几次较大的人口流动,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和风尚,为川菜兼采各地的烹饪技艺之长创造了条件。秦灭六国后,徙其豪侠于蜀,汉初徙汉中民实巴蜀,到东汉末年、西晋之际,乃至晚唐五代时期,巴蜀虽也有战乱,但有不少时间也较中原相对,仕宦之家及老百姓均移入不少。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大战乱,十室九空,“湖广填四大量移民。清代实行地方官本籍回避制度,外籍官员多带家庭厨师入川。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单位和老百姓内迁来川者更多。随着人口的移动,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使川菜能更好地吸收各地烹饪技艺之长,从而得到充实和发展。从四川到外地的有心人,也悉心收集各地的名菜名点,并把它们和烹调技艺及文化内涵引回四川。这样,就使得川菜及其文化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有广泛的适应性,因而受到省内外甚至国外不少人的喜爱。
二、川菜文化的主要表现川菜文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下面就其表现的主要方面作一些论述。
(一)川菜与滋味和烹调技艺
滋味是进餐者的精神感受,具有文化含义。川菜继承并发扬了“尚滋味”的历史传统,故味的变化大,味型多,被誉为“百菜百味”。有人以为川菜的口味特点就是麻辣,这种看法虽然有些道理,但是片面的,麻辣仅是川菜口味的一个方面,还有咸鲜、糖醋、五香等多种口味。即使是家常味和麻辣味菜肴,也可在保持其传统风味的前提下,根据食者的年龄、性别、籍贯、民族的不同,调整某些调味品的用量,以达到“适口者珍”的目的。所谓“美味还须妙手调”,就是这个意思。在川菜中,药膳是一朵奇葩。药膳既富营养,又别具风味。中华民族是以植物为主食的民族,这一食俗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医食同源”的特点。川菜的药膳,便很好地体现了药食合一。有些药膳还成了美撰。例如虫草蒸鸭,既是取其补精益气,又味美鲜醇。中药杏仁,有祛痰止咳和润肠的功用,夏天吃冰冻杏仁豆腐,香甜中带有淡淡的苦味,沁人心脾。川菜的特有滋味,出自于烹饪技术的成熟,这是表现饮食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反映在烹饪器具及烹饪方式多样化之上。川菜讲究“、香、味、形、器”,对烹饪器具也很讲究。川菜一般用的器具有盘、碗、碟、砂锅、勺、罐、盆、缸等多种,有的大类还要分品种,例如碗就要分汤碗、扣碗等。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器具,例如盛鱼用条盘,盛烧菜用汤盘等,这样才协调、美观。不少川菜餐具都用精致的江西瓷制作,表面往往绘上图画或写上书法,更有着浓郁的文化意味。被誉为“一菜一格”的川菜,是用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的。主要烹饪方法有拌、炒、炸、收、煮、溜、爆、烧、编、冲、冻、蒸等几十种。有的一样菜要用几种烹饪方法才能制成。有
些川菜食品还以精巧刀工,雕刻成人物、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等平面或立体形象,以美化菜肴或丰富宴席气氛。
中国餐饮
(二)川菜与名人和论著诗词
川菜为著名菜系,不少川菜都与名人关系密切。有些四川名菜是由名人创制的。例如五柳鱼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成都制作的,此菜香辣酸,味道佳美,因鱼似柳叶,又为纪念晋朝诗人五柳先生陶渊明,故取此名。苏东坡创制了东坡系列川菜,有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饼、东坡豆腐等。其中红烧东坡肉酥
香味美,肥而不腻。有的是以名人命名的川菜,如太白酱肉,宫保鸡丁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川菜烹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川菜文化的发展。西晋人左思的(蜀都赋)对“金垒中坐,肴福四陈,触以青醇,鲜以紫鳞”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四川筵席的盛况和技术水平。苏轼在其(东坡志林)中,总结出“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烧制猪肉十三字诀。清代川人李调元的(函海·醒园录),总结了川菜的38种烹饪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11菜烹调师还和日本“主妇之友社”合编了(中国名菜集锦·四川》。川菜与诗词有缘,不少诗人都吟咏过精论美味的川菜。客居四川的杜甫曾对四川鲜笋、鱼羹、嘉鱼和郸筒酒作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撰来”和“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郸筒不用酩”的诗句。也是客居四川的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作诗赞美四川的鲜蔬:“新津韭黄天下无,如鹅黄三尺余,东门食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著名现代文学家和
学者、四川人郭沫若在成都带江草堂吟道:“三洞桥边春水生,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这些优美的赞扬川菜的诗句,大大提高了川菜的文化品位。
(三)川菜与名店和就餐环境
川菜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厨师们精钻技艺,经营者用心策划,在菜肴的品质、特点的选择与保持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不少名店,有的店具有悠久历史。清咸丰末年(约1860年)成都陈兴顺饭铺老板娘创立的“陈麻婆豆腐店”,至今生意兴隆。1929年革命先烈车耀先在成都开设“努力餐”餐馆,为宣传革命、掩护革命活动做了大量工作,该馆菜肴以精、美、廉、洁著称。此外,1920年开设的“赖汤元小吃店”,抗日战争时期开设的“味之腆餐馆”和“耀华餐厅中餐部”,解放前开设的“荣乐园餐馆”等,也都是菜品精美、具有特的名店。就餐环境也重要,四川人和我国其它地区人民一样,讲究饮食情趣,有“三分食物,七分情趣”之说。例如,许多大的有名的川菜馆,常常建在清幽雅致、环境优良的地方。在房屋建筑上,也力求典雅并富有独特风格。在有的高档餐厅还建设了小花园,并在餐厅挂上名人字画、对联等,以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四)川菜与年节和旅游活动年节很讲究饮食。汉族年节食俗,表现了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风格。川菜也有年节食俗。例如新春佳节食年糕,是为祝愿生产、生活年年高(糕)。正月十五品汤元,是因汤元象征着合家团圆,香甜的馅象征着日子的甜美幸福。五月初五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秋节吃月
饼,因月饼形如圆月,也表示合家欢聚。重阳节食米糕,因人们在此节要登高饮酒,吃糕即意味着登高(糕)。传说东汉时,在江南青山脚下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对人们说,九九重阳这一天有灾祸,必须上山饮桂花酒,方能免灾。于是人们在九月九日之前纷纷举家搬至山顶,并照老人指点,在山上饮桂花酒。果然,九月九日那天,山下村寨被一场大火烧光。自此,每到重阳节前夕或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饮酒。居住平原的百姓因无山可登,就在重阳节这天自制米糕,并在上面插一面彩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邪之意。久而久之,这种习俗就流传开来,四川也有此俗。农历十一月中旬有冬至节,数九寒天从这天开始,以前人们喜欢在这一天吃狗肉,因认为狗肉热性大,吃了能御寒,现在人们多在这一天吃羊肉。现在,由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休息时间增多,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在旅途中,不可缺少饮食。旅游要开心欢乐,需要吃得满意尽兴。饮食大开眼界,方能促进旅游越是开心欢乐。到四川来的旅游者,进食主要还是吃川菜川点。在四川,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急需川菜的开发与发展,川菜的开发与发展也必将促进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川菜业和旅游业应当共促发展,使两业都名符其实地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
三、迈出省门,跨过国界,促进川菜文化的新发展历史悠久、特鲜明的川菜,曾经有过炫目的辉煌。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在向省外、国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近一两年,一些川菜知名品牌企业接连加大发展步伐,纷纷到省外开店扩张,一时间,全国餐饮市场处处川菜落地生花,大有当年粤菜席卷全国之势。川菜出川,无论对川菜发展还是餐饮界的百花齐放,都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业的大好事。然而,形势却不
容乐观。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广大省内外、国内外的消费者对餐饮的要求更高,各地乃至国际餐饮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形势对川菜是严重的挑战。尽管川菜在省外不少地方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有的地方也遭遇败绩。例如在粤菜发源地广州,目前在广州餐饮市场占第一位的仍然是本帮粤菜,能与之抗衡的是以辣见长的湘菜,而同样具有麻辣特的川菜却是生意清淡。就是在川菜的老根据地四川,也被外省菜、“洋餐”占去了不少餐饮阵地。例如粤菜早已在不少地方站住了脚,兰州面食争去了不少大众化消费者,云南来的“拉枯村”火锅,在众多火锅争新斗奇的成都羊西线占领了一席之地。国外“入侵”的“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以咄咄逼人之势,猛烈地冲击着四川乃至中国餐饮市场。对川菜来说,当今的市场形势确实是严峻的。2000年10月13日,j!}菜工作精英们齐聚成都,共商川菜发展大计。大家认为,以麻辣鲜香和香味形为特的川菜享誉省内外。但川菜的“小、散、低”(即规模小、经营散、产业水平低)是川菜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作为四川支柱产业之一的餐饮业,任重而道远。川菜应当向西安等餐饮工作先进的地区学习,川菜要走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使川菜及其文化走出省门和国门,得到进一步发展。资金少、规模小、产业条件差,确实是阻碍川菜发展的几个重要原因。例如,崇州市“怀远三绝”(香油冻糕、豆腐帘子和叶儿把)深受省内外众多消费者喜爱,但因其携带困难,影响了销售。1999年5月,崇州一食品厂老板李虎军搞起了速冻“三绝”,北京、湖南等地商家都来订货。可是,李虎军的资金不足,生产能力不够,有的订货大单子不敢接,原包装粗糙,一时达不
到商家要求的精美包装,没有自备的长途冷冻车,发外省货只能看天行事走行李包特快专递。笔者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川菜发展,对确有发展前途的川菜项目,应当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以利其发展。前面提到川菜在广州生意清淡,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川菜经营者过于强调自身的“正宗”,无法在菜品口味上求同存异,实现本地化经营。因此,分析当地餐饮市场的菜系特点、原料分布、消费走势,并有效地调整菜式菜品在当地的适应度,将是川菜及其文化出川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2000年10月,为了照顾好参加成都“西部论坛”的各地、各国代表就餐,宴会上的菜品按“以川菜为主,兼顾八方口味。突出特点,辅以粤菜搭配”的要求选择。这种作法结果大获成功。在省外、国外经营川菜,可以借鉴这一作法,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取得好效果。川菜在发展中,应当认识到一个好的服务员在餐饮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应注重高素质的服务软件工程的建设,以促进川菜生意火红。川菜及其文化要大发展,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川菜企业的管理科学化,设备现代化,操作规范化,质量标准化,菜肴保健化。在发展川菜的过程中,都要注重大力弘扬和体现川菜文化,让川菜文化这朵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在中国、在世界开放得更加绚丽!文化的一个表现。东晋史学家常球(当时蜀如何做出川菜的7种经典口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