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古籍整理出版能力,打造古籍精品出版
文/李郁
一、古籍整理的渊源
所谓古籍,通常而言是指1912年1月1日中华
民国成立以前的古代文献,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文字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存古籍约有8万种,
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主要载体。古人对于古籍非常重视。最早的古籍整理者当属孔子,他对《诗经》《尚书》《周礼》《周易》《乐经》《春秋》等上古史籍的删订,便是整理
的一种,但属于个人行为。自汉代开始,政府非常重视对古籍的整理,设立专门的藏书与档案机构,既收藏旧书与档案,也整理编写新著。刘向、刘歆父子是发端,并被后世继承发展。唐宋元明清均有巨著(类书、丛书、文库)流传于世,至今保存完整,以清代乾隆年间所编的《四库全书》最具代表性,其搜集了近万种古籍共十八万册,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排。古人对古籍的整理,主要是以汇编、删订、辑佚、校勘、训诂(字、词、句注外,加上释义)、注音、译析(白话解析)、评析(批评)等形式进行重新编印或影印。现代古籍整理,在原有
古籍的基础上,一般有标点、校勘、校注、注释、
注译、辑录、辑校、辑遗、补遗、补注等形式,往往一部古籍兼有几种整理形式,最常见的就是标点、注释。
如何做好古籍整理工作,古今情势大有不同。上海二本大学有哪些
古籍尤其是儒家经典,在古代社会,是立身处世为官从政之本。小自启蒙教育,大至科举考试,以至于长期的家教、政教甚至于宗教,都离不开它,所以得到社会普遍推崇,形成了唯文是举的风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被后
世士大夫所继承,誉之为“三不朽”事业。凡有成就者,必有所著述,或自己创作,或诠释古籍,或刻印经典名著,必要有所留传于世,方不枉此一生,从而推动文脉昌盛,英才辈出,皇皇巨著频频问世。以此之故,古代人整理古籍,相对而言顺畅许多。随着帝制时代的消亡,科举制度被现代教育取而代之,科举读物的政治效能逐渐消失,古书被作为“故纸堆”看待,但是,古籍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教化功能并未被社会淘汰。20世纪初,我国便掀起了“整理国故”的文化思潮,“国学”日益受到有
识之士的重视,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今人之整理古籍,却与古人大相径庭。
【摘 要】新时代,出版更多的古籍精品,不仅能为普及中国古典文化提供更好的文本,还能为弘扬优秀的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作出贡献。古籍整理难,古籍精品出版更难,合适的作者、优秀的底本、专业的编校(含排版)队伍等,才可能促使一部优秀古籍出版。编辑的责任意识、编辑经验和专业素养,也是促成古籍精品的关键因素,出版社必须在认真审视古籍“作者”“底本”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上,精选合适的编辑团队。
【关 键 词】古籍整理;古籍精品;《关学经典集成》;编辑能力【作者单位】李郁,陕西旅游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9;G25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ki45-1216/g2.2022.10.004
以笔者之经历与经验而言,合适的作者、优秀的底本、专业的编校(含排版)队伍等,才可能促使一部优秀古籍出版。本文试图以陈俊民先生所整理的《关学经典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三秦出版社,2020年出版)为例,探讨古籍精品的打造。二、以《集成》谈古籍精品的整理出版1.合适的作者
没有合适的作者,要做好古籍整理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截至目前,所有此前主持古籍整理的专家学者,国学底子都非常深厚。如陕西师范大学已故的史念海、霍松林、黄永年先生,还有现在仍坚持不辍整理儒学典籍的陈俊民先生。古籍整理者不仅需要熟知版本、目录,具备相应的文史知识,而且要具备从事整理的能力,尤其是校勘技能、注释功夫,辨析取舍的判断和解释理解能力。许多从事古籍整理的大专家,不甚乐意从事古籍的译介工作,因其简单,浪费专研学问的时间,上述几位前辈就很少做此工作,便是如此,他们对所涉领域的古籍往往烂熟于心,总能作出明白易晓的解释。
在数十年的典籍整理工作中,史念海先生和黄永年先生之于唐代历史与陕西地方史籍、霍松林先生之于唐代文学典籍、陈俊民先生之于关学经典的整理,不仅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是古籍整理工作能够开展的前提,也是出版古籍精品的保障。
陈俊民先生是当代研究关学的著名学者,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潜心苦研孔儒与关学。1979年,陈俊民先生以《孔子儒家考辨》和《历史上的哲学和哲学发展的历史》两篇论文,奠基了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学术地位。1981年10月,陈俊民先生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宋明理学讨论会”上,提供了一篇重要论文《关学源流辨析》,他提出“关学不是历史上一般的‘关中之学’,而是宋元明清时代关中的理学”,“关学不只是一个张载思想,它同理学思潮相关联、共始终,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史”。“张载→吕柟、冯从吾→李颙的演进,基本上反映了关学从北宋兴起,经南宋衰落,明代中兴,到明清之际终结的历史过程。”[1]这一论断的创设,奠定了他在关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同时开启了他终其一生致力于关学研究事业,从而成为关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人物,得到了张岱年、汤一介、等哲学史家的肯定与赞扬。在此期间,陈俊民先生除了写过几篇重要的作品如《关学研究与古籍整理》《张载哲学逻辑范畴体系论》《张载关学导论》《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等,主要将精力放在宋明理学和关学典籍的搜集与整理上。1997年,他先后完成了《关学编》《蓝田吕氏遗著辑校》《二曲集》《关中三李年谱》和《朱子文集》(十册),由中华书局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2001年,陈俊民先生受邀担任《儒藏》精华编“集部北宋”主编,并承担其中关学的《张载全集》《泾野先生文集》《冯少墟集》《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等十多种书的校点编纂工作。在此基础上,陈俊民先生期望亲自整理并出版《关学全书》,致力于关学历史的重构。于是,他孜孜不倦地工作,再次整理出版了《集成》9卷12
册18种图书,共计660.6万字,包括《导读》《张载卷》《正蒙诠释卷》《蓝田吕氏卷》《吕柟卷》《韩邦奇卷》《冯从吾卷》《李颙卷》《关学人物卷》,其中第一卷《导读》是陈先生整理研究结果而形成的著作,其他17种图书均是经过精心标点、校勘的成果。但由于多卷之中收集有几种作品,因而除了《蓝田吕氏卷》使用“辑校”,其余都使用“校编”。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整理形式,根据古籍作品具体的整编情况而定,而且是陈俊民先生几十年关学研究成果的汇集,评论家皆认为《集成》是弘扬关学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精品力作。
自1981年发表《关学源流辨析》,至2020年《集成》出版,陈俊民先生从事关学研究已有39年。在此期间,他多次前往新加坡、德国、美国、日本等国讲学探亲,利用一切方便搜集多种海外所藏关学版本,弥补了国内藏本不足的缺陷。陈俊民先生之所以致力于关学整理与研究,以他的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定位……我的文化定位,即我所到的精神家园。……我选择的这个‘关学研究’,其实就是我的心灵家园”[2]。可见,陈俊民先生以研究关学作为他的终身事业,视关学为自己的精神
家园,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决心均与此有关。他的献身精神,是一种典型的“一等学者写一等作品”的模式,古籍整理因其更难,更应如此。2.优秀的底本
古籍整理是将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进行重新加工,使之产生新的呈现形式,以符合新的人文需求。不论是标点、注释、翻译,还是校勘、辑录、补遗等方式,都必须以某个版本作为依托,只有在某个版本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新的编印。这里的“某个版本”就是底本。古往今来,学术界对底本的选择非常慎重,而且加倍重视。人们普遍认同以传世善本为底本,
然而,善本是相对的,是以“校勘精审”作为选择的基本要素。黄永年先生认为,“凡校勘精审即接近古籍本来面目的都是善本,明确点可称之曰校勘性的善本。用这个含义来衡量,一个本子是善就永远是善,不善就永远不善。善与不善不受时间的制约,不会随时间的推移由不善而变成善。……甚至近年来出版的铅字排印本只要校勘精审也可以说是善本。”[3]其意是说,善本书是没有下线的,除那些文物属性的古籍有时代归属外,以校勘精审作为评定古籍善本的标准,一代有一代的善本。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古代善本与古籍善本应该有所区别。
古代善本既具有文物属性,又具有文本价值,是校勘精审的古典作品。古籍善本除了古代善本,还应有后来整理制作的新精品。这种焕然一新的古典精品,不妨称之为现代善本、新古籍善本。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三秦出版社等古籍出版社所出版的某些古籍精品,是能够列入新善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文艺类出版社初版的一些文学名著,也是如此。因而,现代学者进行古籍整理,除了首次整理出版孤本、珍本古籍,标点、校勘、辑佚类古籍既要参校古代善本,也要参校新善本,而大量的注译、解析类图书,参阅新善本是不可不做的选择。以善本作为底本,既可以是古代善本,也可以是以古代善本重新整理的新善本。当然,完全雷同的整理毋庸置疑是抄袭或者剽窃,那是不应当的。
陈俊民先生多年从事关学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如前所述,在三秦出版社出版《集成》以前,《关学编》《蓝田吕氏遗著辑校》《二曲集》《关中三李年谱》已有中华书局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版,《张载全集》《泾野先生文集》《冯少墟集》《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等也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版,这些均是校勘精审的新善本。然而,陈俊民先生在不断挖掘整理中,发现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因而又产生了新的整理本。《集成》本的出现并非偶然,部分作品是他在已有整理的
基础上,不断核对新校本形成的新版本,也有部分作品是在古代善本的基础上首次整理而成。不论是重新校勘,还是首次校勘,陈俊民先生都会寻最好的版本作为底本。
以《集成》的《张载全集》(即《张子全书》)为例。根据本卷《校点说明》所示:“张载一生著书垂校教,卷帙宏富,不少著作在宋代已刊刻流传。”然“经宋元战乱,著作多已散佚”,“今尚通行的《张子全书》,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在明代有二本:一曰《周张全书》二十二卷合刻本,为‘内府藏本’;二曰《张子全书》十四卷附录一卷单刻本,为‘编修励守谦家藏本’”。而后又有徐必达本和沈自彰本。经陈俊民先生研究辨析,认为“现藏国家图书馆的明万历三十四年嘉兴徐必达辑刊的《合刻周张两先生全书》二十二卷(简称徐本),即属‘内府藏本’;现藏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明万历四十六年陕西凤翔知府沈自彰刊刻的《张子全书》十四卷附录一卷(简称沈本),即属‘编修励守谦家藏本”。而“徐本实为沈本及后此诸刻之祖”。然而,“当徐本及诸重刻本流传之先,《全书》所包含的《正蒙》《理窟》《易说》《语录》《文集》等部分除《易说》经部外,其实各已有宋刻本行世。因此,此次校点,除《易说》以徐本为底本之外,其他各部分分别选取宋刻善本或覆刻宋本作底本,再根据各部分不同情况,分别选取版本价值较高的版本作校本,且注重各部分文本之间的相互参校。各部分及新辑遗著,参照《全书》编次,先后排序”[4]。
上述举例可知陈俊民先生治学风格之严谨缜密,其他各卷也基本循此方式而作。“所收书籍,只限有关‘关学’思想之传世文献,其书目编次,以关学学者及其关学著作出现于世的时间先后为
序。每一关学学者的关学著作,或为单书,或为多书,均选取精刻精校者作底本,一扔底本之旧,不加改编,保持原书
独立完整之原貌。凡辑佚文献,必须有版本依据,尽可能选择辑佚准确的辑本作底本,再与其他辑本校勘,然后将原书未辑到的内容补进,注明出处,编于全书之后,不打乱原书底本之编次。”[5]《集成》所收作品,正是以陈俊民先生严格的取舍标准精选的,绝非迁就或将就而为。基于此,《集成》便具有精品古籍的基础品格。3.专业的编校(编排)团队
古籍整理作品,除了明清小说,绝大多数是比较艰深甚至晦涩难懂的。这不仅需要专业的作者队伍,而且需要专业的编校团队和编排人员,编校(编排)团队需具备以下能力。
(1)要具备基本的文言文功底
一般而言,作者所提供的稿件有三种。第一种是最原始的古籍复印稿,作者在复印稿上标点甚至注释,如果对成品的设计要求是繁体,虽然不需要作者标注对应的简体字,但需要编辑认真审读原稿。如果没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读也读不下去,何谈编辑?即便是能够读下去,是否理解古文之义?不能理解古文之义,又怎么判断作者的断句、标点是否合适?这是对古籍编辑人员的基本要求。校对人员也是一样。在编校之间,有一个重要的流程,那就是设计排版,录排是第一道工序。然而,这种原始的复印稿对绝大多数录排人员来说,无异于天书——看不懂,更谈不上录排。我们在出版《集成》的时候,就面临这一难题。当时没有设计公司能够承担录排,导致迟迟不能进入正常编校,最后不得不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文献班的研究生帮忙录入。但是,任何形式的编排都会在过程中出现差错,所以,核查与校对工作非常辛苦,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种是作者录排好的稿子,不管是繁体还是简体字稿,对于编辑来说,其难度相比第一种更大。而且缺少原底稿作为参照,对编辑判断力的要求更高,核查的难度更大。
第三种是在已出版的新善本基础上加工整理,体现稿件新的特。这样的稿件经过多重把关,集合作者、编辑、校对等多人多次工作的成果,如《集成》中一些作品正是如此,编校难度相比第一种稍轻。此外,如果是纯粹的文本整理,这样的作品会面临学术争议,编辑不可不慎重对待。《集成》所选正是陈俊民先生一人之作,且在原有底本基础上重新参考新校本校点勘误,比原底本有更大的提高。如果是注解类,这种嫁接也不失为最佳选择,如选取中华书局的某个整理文本作底本重新翻译,也正是这一新版本的价值体现。
(2)要熟悉繁体字与异体字、古体字的选用章法古籍整理面临的常见问题是繁简字转化和横竖排问题。不同的稿件要求虽不一样,但这两个问题不可避免。在繁简字转化过程中,有一些不能转化的字会随着指令一并转化,这一问题在很多场合都被专家提及,已经引起古籍编辑的重视,本文不予论述。但是在繁体字使用上,也存在异体字、通假字、避讳字、古体字的判断不当,造成失误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把异体字误认为是繁体字,所以在简体转繁体的时候,误把异体字作为繁体字与之对应,从而造成核查麻烦。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古籍整理繁体字本的前言、导论、导读以及后记、跋之中,因其文是现代学者所写,原本是以简体书写,后转换为繁体,所以出现误转或者误改的情况较多。在内文之中,原本是正确的异体字,是否需要更改,编辑需要作出判定。我们认为,一个版本有一个版本的特,包括异体字的使用,这正是其所选版本价值的体现,如果被改为通行的繁体字,会增加无穷无尽的编校工作,实属无此必要。在编校《集成》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如此,为此,编辑与排版团队经过多次论证,最终确认忠实原版,保
留异体字,仅对已经明确取缔的古体字予以修正。为了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出现偏差,出版社还特别制定了《关学经典集成编辑排版校对规则》,统一版式设置、编校要求,并专门组织编校人员培训,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与误改错改。(3)要善于把握内容判定、版式设计标准每一部好的古籍整理作品,作者都会事先设置编撰的原则与体例,作为全书的指导。大多古籍整理以《凡例》《叙例》冠于篇首,其中所设置的具体事项及要求,既是对编撰者的制约,又是对编校、
排版人员的约束,均不能随意处置、任意发挥。《集成》之《校编叙例》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由于《集成》是套书,而且以“关学”为引领,必然涉及选取的原则。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判定,体现的是作者的学术认识和基本观点。因此,《校编叙例》首先为之定位:“‘关学’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创立的道学学说及其学派,是宋元明清时代在关中地域传承张载关学和程朱陆王思想的理学,即关中思想文化精神之精华。《关学经典集成》与《关学全书》(此乃陈俊民先生的一个规划,待出,与本文无涉),皆为收辑关学经典及其有关注释、继承阐发关学与宋明理学思想的关中主要理学典籍丛书,它是为关学研究提供的一种入门读本。收入时限起自北宋,终于清末”[5] 。此界定便说明了《集成》所选古籍作品的学术属性,也对未能入选的关中学人的著述作出裁定。
学界普遍以为,校勘是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方式,是古籍整理其他形式的基础。因此,对于整理本的价值判定,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依据的底本。校勘是对原有多种版本的重新整合,最终形成新的版本,这个新版本将成为此后学者诠释、解读与研究的新底本。但是,校勘过程会设置多种新要求,从而体现校勘者的学术思想与选择取向。如《集成》的《校编叙例》提出“凡属讹舛脱衍倒而有版本或史传可据者,均出校改正;其文字小有差异而在两可之间者,则存异不改,不出校。
底本中的异体、俗体、异形等字,不统一规范”[5],对底本、校本之异同、讹舛脱衍倒等现象作出校改规定,从而为整理作品的再使用提供正确参考。“出校改正”能够增加读者了解版本差异的机会,当然很好,但是“底本中的异体、俗体、异形等字,不统一规范”看似容易,实则较难把握。此条只有参照对“底本”之“均选取精刻精校者作底本,一扔底本之旧,不加改编,保持原书独立完整之原貌”的要求,才能做好编校工作。在《集成》的编校中就出现过类现象,编校人员很认真地将异体、俗体、异形等字改为规范字,实则谬误,在陈俊民先生审订之时被否定,因而不得不重新返工。因此,径改与可改或不可改的选择,必须提前预设标准与要求,方不至于出现偏差。这一条非常重要,不可不慎重对待。
标点也是最常见的古籍整理方式,是所有整理形式不可或缺的方面。标点既是阅读的第一步,又是理解的辅助。古人作书,没有标点,阅读理解全凭个人的古文修养,有的版本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简单的断句,然只是用圈号“。”(非现代句号)标示。现代古籍整理第一步正是标点,而且是以现代汉语的标点为标准。看似平常的事情,其实非常不容易。整理古籍不同于写现代文章,首先要能读懂原文,默记释义,才能下笔标点,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往往要反复多次才能确定。即便如此,传统的古籍整理采用繁体竖排的形式,又有一套标点符号规则,除使用逗、句、叹、问、顿、分、冒、引、括、书名、间隔等符号外,还加标各种专名符号,简称专名号,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名、民族名称、封爵名号等,下加短横线“—”,书名号下加波浪线“﹏”,引文分双印号“「」”、单引“『』”。繁体竖排引号,两部分上下相对应,目前有以中华书局为代表的传统使用法,也有国标新定的使用法,后者设计的单引与双引的使用方式与中华书局法正好相反,古籍出版社普遍依照中华书局法,从而保持与数十年出版的古籍类、学术类作品一致。这些符号规则用法复杂,如果不予解读与强调,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在古籍整理作品中,往往会特别以《凡例》《叙例》形式予以公
布,以免失却规范。《集成》也不例外,只不过略有改进,将原来传统的书名号波浪线“﹏”改为“《》”,上下横卧也容易做到。但是,内文之中简称、俗称、敬称如“(一)”“(二)”所列情况太多,对许多名词稍不留神就会错失一二,所以反反复复不断寻遗留或者错画,是为编校常态。此外,针对版式的转行空字设计,编辑首先需要读懂原文,判定准确,区分正文与引文。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编校人员的认真与耐心。
除上述技术问题外,校勘各书所使用的底本、校本,其前后的序、跋、题记(犹如今之“序言”“后记”),也要认真阅读处理,不可随意删除。这些既是关于各书版本源流的重要记录,也是了解各书历史及版刻优劣得失的重要资料。我们曾经发现,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