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
真情 管理观察
227后公共卫生时代基层定向卫生人才中医药
文化认同度研究
姜梦婷 楼昕胤 孙金权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摘要:为了解后公共卫生时代下基层定向卫生人才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探讨提升文化认同度的策略,通过整随机抽
样的方法,对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3年9月至2020年9月入学的250名中医学基层定向培养卫生人才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后公共卫生时代下,基层定向卫生人才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度较高,但
存在思维模式淡化、专业技能不足等短板。因此,后公共卫生时代下承担定向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应积极营造校园中医文化氛围,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中医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助力健康中国。
关键词:基层定向卫生人才;中医药;文化认同;后公共卫生时代
文化认同是归属于体的身份或感觉,是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文化认同既是个体特征,也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或成长经历成员的体特征[1]。在全面抗疫过程中,中医药“组合拳”为抗击公共卫生作出重要贡献,大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增强。后公共卫生时代使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但公共卫生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目前我国仍处于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防控关键阶段,基层定向卫生人才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2],唯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更大作用,方能用中国方法守护国人健康。
2010年国发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意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及输送医学人才。以浙江省中医学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为例,作为职业方向已基本确定的特殊体,基层卫生人才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有效性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状况。因此通过分析基层定向人才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也为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制订者和承担定向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未来发展指明方向[3]。
1.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3年9月至2020年9月入学的中医学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采取整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男生82人,占总人数的33.4%;女生163人,占总人数的66.53%。在校生147人,占总人数的60%;定向服务阶段共98人,占总人数的40%。
1.2 调查设计及实施方法
在查阅《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等关于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定向卫生人才中医药文化认同度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
依据经典的文化认同“洋葱”模型,结合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分析文化认同度现状:一是对中医药文化思维模式的认同;二是对中医药文化认知方式的认同;三是对中医药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4]。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中医药文化思维模式现状
后公共卫生时代下,中医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以及自然的防治手段,深入大众健康医学观念。中医学思维模式包括意象概念、直觉判断和类比推理[5],思维模式的构建体系直接关系到基层定向卫生人才对中医学文化的认同度。
所有省份的简称调查显示,89.3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理解中医学基础专业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而其余学生表示了解不深甚至完全不清楚。建设具有良好中医药文化素养的人才队伍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中医基础专业理论。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医学专业理论掌握度较高,这从侧面反映了基层定向卫生人才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度较高。
对于中医学经典专业著作的阅读,根据分析受访者在校生中,73.47%的同学表示多次阅读中医学经典著作,26.12%的同学表示仅了解;而定向服务阶段的人中,53.06%的表示多次阅读中医学经典著作,其余表示仅仅了解。由于受访者所处阶段不同,对于中医经典的了解与掌握也随之改变。在校期间以强化中医基础、促进全方面发展为主,定向服务阶段以稳固专业技能,增强诊疗技术为目标。因此基层定向卫生人才从本科生过渡到定向服务阶段,面对不同的知识侧重与能力要求,对中医药文化思维模式的理解逐渐淡化,这也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大挑战,学校应依据专业培养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做好衔接过渡。
2.2 中医药文化认知方式现状
后公共卫生时代下国人对于中华文明瑰宝—中医药的认同感逐步提升,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抗疫过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身体健康与自身免疫力提升。
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接触过中医药方法包括中草药、中成药、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等。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清肺排毒汤的使用、八段锦的练习,这些行之有
管理观察 >> 228
效的中医药方法,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无一不体现对中医药的文化认同。
对于中医药文化内涵,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知晓其内涵,但仍有少数表示不清楚甚至完全不了解。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为院校培养目标明确,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2.3 中医药文化价值取向现状
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中医药对公共卫生的积极防控,我国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发生转变。从刚开始不愿喝中药到后来的主要要求喝中药;从慌乱无措到井然有序;从清肺排毒汤到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的批件,目前我国处于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医仍在用特殊的方式展现其维护和推动人民健康的特有优势。调查显示,90.2%的受访者认为中医药前景广阔。虽然广大众支持中医药发展但仍有不少中医药发展短板有待中医学子们补齐,为中医药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出台表明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规划。在基层,民间中医药力量也不容小觑,杭州市民间中医药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并出版发行《杭州市民间中医秘验单方及特疗法》。
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挑战。临床医学的大力发展影响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目前基层医疗单位高素质人才缺失问题严峻,主要是由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师承模式难以快速培养新人。
3.对策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我国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后公共卫生时代。中医药人勇于担当、坚毅前行、总结经验、补足短板使中医药在防治公共卫生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营造浓厚中医文化氛围,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才能逐渐增强基层定向卫生人才中医药文化自信,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3.1 灌输厚植,薪火相传—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后公共卫生时代下中医药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从娃娃抓起的普及教育,是从骨子里推广中医药事业,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所有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要培养具有强烈中医文化认同感的学生必然需要浓厚中医氛围的校园环境,中医药院校的入学教育应通过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向学生讲述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使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3.2 与时俱进,突出特—建立中医特专科
后公共卫生时代下中医药未病先防、精准调治,为人们解决健康问题,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慢性病管理已逐渐由医院中心向社区中心转变,浙江是全国两个全省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省份之一。预防汤药的发放,返乡人员的筛查,中医药简便易廉技术的推广,基层中医人将适宜中医药保健技术和中医药物充分融入日常生活,做好公共卫生的第一道防线。
自2020年1月24日起浙江省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基层卫生人员,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进行网格化排查,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点,家庭医生在公共卫生期间主动关心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宣教服务。后公共卫生时代下中医药院校需发挥科研实力强、临床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用中医药手段,造福人民众,推动后公共卫生时代的慢性病常态化检测[6]。
3.3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优化中医专业课程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学生们实践时间,特别是临床跟诊的时间。在医院中加强PBL 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医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使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很快适应中医的工作方式,从而形成心理认同[7]。将服务基层的理念与学校求本远志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快速准就业定位。将此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坚定信心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夯实基础[8]。
总之,后公共卫生时代下中医药介入成为一大亮点,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也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药文化逐渐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9]。基层定向卫生人才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度较高,职业认同感较强。对此承担定向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应重视校园中医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中医药创新。与此同时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着力中医药文化认同,大力培养医德兼修、理论厚实、文化自信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小毅,陈阳,官翠玲.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06):955-960+965.
[2]侯秀娟,吕晓洁.中医药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03):384-389.
[3]孙晶珂,戴玉英,钱琪琳.对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状况的调查[J].亚太教育,2016(29):244-245.
[4]陈丹,胡松年,官翠玲.湖北省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差异化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01):245-248.
[5]周鸿艳,宋诚挚.中医学思维模式简论[J].中医药学报,2006(06):6-7.
[6]李磊,聂海洋.中医药高校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J].中医教育,2020,39(04):69-72.
[7]匡琳,张佳敏.浅谈中医药高校中的中医文化认同[J].教育现代化,2020,7(25):70-72+108.
[8]杨春燕,王桥莲.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教育的挑战、机遇和变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11):1417-1421.
[9]罗文佳,缪峰,卫培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及实施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128-130.
基金项目:2020 年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科研项目“后疫情时代中医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XGNH2020-K05);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规划课题(高校)“习近平中医药文化自信观融入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2021SCG374)。
通讯作者:孙金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