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天忧人的成语
怨天忧人的成语
《怨天尤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解释: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近义词:怨天怨地
反义词:反躬自省、自怨自艾(此处自怨自艾为积极的自我反省之意)造句:哎呀,你可别总是怨天尤人了。你看人家小明,考试没考好,人家就默默努力,查漏补缺,你呢?一没考好就怪题难,怪老师教得不好。这就像一个走路摔跤的人,不怪自己没看路,反而怪地不平,这有啥用呢?天公打一成语
《自怨自艾》
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解释: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近义词:悔不当初
反义词:怨天尤人
造句: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这段时间我一直自怨自艾呢。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不断地责备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莽撞。可是光这样也不行啊,得像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重新振作起来。
《怨声载道》
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解释: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众普遍强烈不满。
近义词:民怨沸腾
反义词:有口皆碑
造句:那时候,苛捐杂税太多,老百姓怨声载道。这就好比一棵大树,被无数条藤蔓缠绕,那些藤蔓就是各种赋税,让大树苦不堪言。这当官的要是再不管管,这社会还能好吗?
《以德报怨》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解释: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近义词:不念旧恶
反义词:恩将仇报
造句:小李可真是个大度的人,小王以前总是欺负他,可小李却以德报怨。这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在仇恨的黑暗中散发出宽容的光芒。换做是我,我能做到这样吗?真的很佩服他啊。
《恩怨分明》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解释: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近义词:爱憎分明
反义词:是非不分
造句:他这个人恩怨分明得很。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谁要是坑他,哼,他可不会轻易放过。这就像天平一样,恩是砝码,怨也是砝码,两边分得清清楚楚。
《无尤无怨》
出处: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
解释:毫无怨恨。
近义词:无怨无尤
造句:奶奶一生豁达,无尤无怨的。就像那平静的湖水,不管风吹雨打,都不会泛起怨恨的涟漪。我也想像奶奶一样,活得这么洒脱。
《以怨报德》
出处:《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解释: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近义词:忘恩负义
反义词:以德报怨
造句:他竟然以怨报德,太让人气愤了。人家老张那么帮他,他倒好,背后捅老张一刀。这简直就是把别人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这种人以后谁还敢帮他?
《任怨任劳》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
解释:不怕招怨,也不怕吃苦。
近义词:吃苦耐劳
反义词:怨天尤人
造句:妈妈在这个家里任怨任劳。每天忙里忙外的,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从没有听她抱怨过一句。我就想啊,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妈妈这样,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天怒人怨》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解释: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近义词:人神共愤
造句:那些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搞得天怒人怨。这就好比一蝗虫,飞过之处,庄稼都被啃光了,老百姓能不恨他们吗?
《抱怨雪耻》
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解释:报怨恨,雪耻辱。
近义词:报仇雪恨
反义词:忍气吞声
造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抱怨雪耻。他就像一把被隐藏起来的宝剑,在磨砺自己之后,终于向敌人出鞘。要是我处在他的位置,我能有这样的毅力吗?真的很让人钦佩。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成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对待怨恨、感恩等态度,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像以德报怨、无怨无尤这样积极的态度,而避免像以怨报德、怨天尤人这样消极的态度,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