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保育员技能培训资料
《中级保育员技能培训资料》
一、中级保育员的职业素养
1、 热爱保育工作
中级保育员首先要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只有热爱才能在日常繁琐的保育工作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比如,每天面对幼儿的吃喝拉撒等各种事务,如果没有热爱,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热爱这份工作还体现在对幼儿的关爱上,要把每一个幼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身体状况等。
保育员要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保育工作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幼儿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如果保育工作不到位,幼儿可能会经常生病或者情绪不稳定,这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 具备责任心
中级保育员要对幼儿的安全负责。在幼儿园里,幼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保育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在幼儿活动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行为。例如,在室内要注意防止幼儿撞到桌椅角,在室外要防止幼儿在游乐设施上发生意外。在饮食方面,要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从食材的采购、加工到最后的进食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负责。这包括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如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等,并且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幼儿有生长发育迟缓或者其他健康问题,要及时与保健医生沟通并告知家长。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当幼儿出现情绪问题时,要能够给予适当的安抚和引导。
3、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幼儿园里,保育员不是单独工作的,需要与教师、保健医生等其他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例如,保育员要与教师沟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饮食情况、睡眠质量等,以便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与保健医生合作,协助做好幼儿的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工作。
在团队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与教师在幼儿管理方面有不同的看法,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解决,而不是固执己见。例如,教师可能希望在某个时间段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保育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如天气状况、幼儿的身体状态等,然后共同商量出最佳的方案。
二、中级保育员的卫生保健技能
1、 环境卫生管理
活动室卫生
中级保育员要每天对活动室进行清洁。首先是地面的清洁,要用干净的扫帚清扫地面的灰尘和杂物,然后用拖把拖干净,拖把要经常清洗,防止滋生细菌。对于活动室的桌椅,要用干净的抹布擦拭,注意擦拭桌子的缝隙处,避免灰尘和污渍残留。活动室的窗户也要定期擦拭,保证室内采光良好。
保持活动室的空气清新。每天要定时开窗通风,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调整通风时间。例如,在夏季,通风时间可以相对较长,因为天气炎热,空气流通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也要保证每天至少两次的通风,每次通风时间可以适当缩短,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幼儿吹到冷风。
寝室卫生
寝室的床铺要整理整齐。每天幼儿起床后,要将被子叠放好,床单铺平。对于幼儿使用的枕头,要定期清洗枕套,并且要晾晒,保持干燥。寝室的地面也要每天清扫和拖擦,保持干净整洁。
夏季健康小知识
要注意寝室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在幼儿午睡时,要确保寝室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 25摄氏度比较合适。如果室内过于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但要注意加湿器的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2、 幼儿个人卫生管理
洗手指导
中级保育员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首先要让幼儿挽起袖子,然后用流动水将手浸湿,涂抹肥皂或者洗手液,手心、手背、手指间、指甲缝都要揉搓到,这个过程要持续至少20秒。之后用流动水将肥皂泡冲洗干净,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保育员要在幼儿洗手时进行监督,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
要培养幼儿洗手的习惯。例如,在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等情况下,都要提醒幼儿洗手。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鼓励幼儿洗手,如张贴洗手步骤的图片,或者给洗手认真的幼儿奖励小贴纸等。
口腔卫生
要引导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保育员可以在饭后用温水帮助幼儿漱口,
示范正确的漱口方法,如将水含在嘴里,鼓动腮帮子,然后将水吐出。对于能够自己刷牙的幼儿,要监督他们的刷牙情况,确保刷牙时间足够,一般为2 3分钟。同时,要提醒家长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牙刷要定期更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