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歌会:永恒的光荣与骄傲
作者:王有希 王可丰
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2期
作者:王有希 王可丰
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2期
2007年的最后一夜,江西省体育馆星璀璨,万众欢腾;江西卫视的荧屏流光溢彩,万众瞩目。
在《唱歌要唱最红的歌》的激扬声中,“中国红歌会·新年晚会”盛情绽放。《狼毒花》主角扮演者于荣光来了;阎肃、腾矢初、牟玄甫“三驾马车”来了;演绎红情怀的“民歌皇后”耿莲凤来了,唱响红经典;“中国摇滚之父”崔健来了,带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激情;西域刀郎来了,带来《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记忆。2007年“中国红歌会”36强优秀歌手来了,曲措的亮丽,白马人的灵动,黄训国的清扬,达尔吉的豪放,金玉梅的甜美,刘少蓉的嘹亮,李政飞的高亢,王镇的率真,邢建中的热烈……还有从社区干部到高层领导、从普通民众到企业老总、从部队战士到航天功臣、从乡村农民到铁路司机、从白衣天使到临考学生、从投资客商到奥运健儿……
宏大的场面、眩目的舞台、响亮的歌声、华彩的表演,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现场演出,使场内的观众重温着感动、憧憬着希望。红的主题、红的歌曲、红的旋律、红的氛围,长近二百分钟的现场直播,使场外的众传递着感动、放飞着希望。这就是红歌的魅力。
当新年晚会完美落幕的时候,人们又重新回想起2007年那一个个令人激动不已的日子,重新回味那一个个使人难以忘怀的瞬间,回望心中永不落幕的“2007年中国红歌会”。
共同的期待 共同的梦想
进入2007年,江西卫视人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有了更多的光荣和梦想。因为2006年,我们开启一个金的秋天,“红歌总动员”从“八一起义”的南昌一路唱上了“革命摇篮”井冈山,唱红了江西卫视的荧屏,唱遍了赣鄱大地,唱向了长江南北。因为2007年,我们将迎来一个红的秋季,中國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召开。
红歌,鼓舞着普通人,也激励着电视人。2007年伊始,江西卫视人就开始了“红歌”全新的创意历程,从管理高层到全体职员而依次展开,大家围绕着同一个梦想,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从“红歌总动员”到“红歌总海选”而逐步深入,“红歌突围战”到“红歌英雄汇”而日益明晰,一个个鲜活的创意脱颖而出,一个个奇妙的构想横空而出。
通过创意活动,江西卫视对中国红歌会进行了新的定位,即,担当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的重任,高扬“唱响红经典、传承红文化、弘扬红精神”的旗帜,与时代要求一起把握文化导向,与民心需求一起把握文化风尚,坚持内容制作经典化、评委选择专业化、演唱风格多样化、观众定位大众化,以经典带动流行,以经典引领时尚,在服从和服务于主旋律的前提下,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导入时尚要素,融入了流行元素,充分激发普通大众、红歌歌手和当红歌星的参与热情,不仅使中老年人倍感亲切,也让年轻歌迷喜闻乐见。
“中国红歌会”主创团队进行了新的整合,挖掘优势,盘活优势,发扬优势。共同的梦想,使江西卫视人有了共同的执着;共同的期待,使江西卫视人有了共同的方向。
共同的经历 共同的感动
经过精心筹备,2007年7月7日,第二届中国红歌会再度唱响,湘鄂赣的红歌选手齐聚南昌,打响红歌海选的第一,紧接着北京高校唱区、晋冀鲁豫石家庄唱区、云贵川成都唱区和陕甘宁西安唱区相继拉开了
帷幕,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0多万人报名参赛,吸引了百万众现场观看,迅速掀起了声声红歌潮,刮起了阵阵红旋风。
在红歌海选中,新四军研究会艺术团的15位老演员身着旧装,以音乐剧形式演唱了催人泪下的《松花江上》;南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师沈征宇,把红歌当成生命的另一个支点,他用不完整的身体演绎出了最完美的红歌;还有一位百旬老妇,在战争年代送走了自己年轻的丈夫,在漫长的等待中她用红歌激励自己,只是丈夫再也没有回来,她饱含泪水唱出了那辛酸的过往,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红歌突围战中,因为父亲癌症要做手术,孝顺的陕北汉子韩军曾想放弃比赛,但是父亲对他说:“我想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你,只要你把红歌唱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为了父亲的心愿,韩军用最动人的红歌灿烂着红歌的舞台……
这样的感动,一直传递着,丰富着“红歌英雄汇”的每一个主题。在主题分别为“红摇篮”、“红征途”、“红军旅”、“红浪漫”、“红中华”、“红英雄”的晋级赛上,每期都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红故事,红军烈士李英的“马前托孤”的故事,催人泪下;老红军钟明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忍疼做了眼部手术的故事,令人泪涌;一位老父亲为八个参加红军的儿子准备“八座空坟”的故事,感天动地;女大学生吴新芬与断臂残肢军人王俊景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老军人王艾甫为了84份阵亡烈士通知书而寻烈士亲人的故事,
感人肺腑;《英雄儿女》中王成英勇无畏的故事,震撼人心。
红歌会的评委感动了,著名的指挥家腾矢初饱含泪花地说:“红歌会使自己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熏陶。”阎肃老将军动情了,他坚定地表示:“永做红歌会的宣传队!”红歌会的歌手感动了,2007“中国红歌会”的冠军曲措激动地说:“参加‘红歌会’的经历让我感动并成长。”优秀红歌手李政飞自豪地说:“站在舞台上,想的是用心唱歌,尽心唱歌,因为我们是中国红歌手。”红歌会的观众感动了,一位孝顺母亲的女生在来信说:“我和妈妈是百分百的‘红米饭’,我们永远关注红歌手,永远期待红歌会。”一位在读研究生在博客里说:“我骨子里注满了红的情感,我被红歌深深地吸引了、震撼了。”……
共同的收获 共同的光荣
红红火火的2007年中国红歌会,一路高歌,一路收获!
江西卫视连播12天的海选节目,仿佛点燃了收视率熊熊的火把,表现出稳步走高的态势,8月19日第二
十场与8月10日第一场相比,收视升幅超过180%,盖过了《大清后宫》《51号兵站》等前期热播电视剧,北京、天津、重庆、沈阳等地表现异常火爆,收视率位居各城市前列,在北京,红歌会节目取得了收视骄人成绩。“红歌突围战”和“红歌英雄汇”节目的收视率继续飙升,连创新高,尤其是“红英雄”冠军之夜的现场直播,全国35城市的收视达到867千人数,列全国省级卫视第二名,南昌本地更是达到罕见的17.3%,创三年以来收视新高,观众的短信参与达到40多万条,取得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成功,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丰收。
红红火火的中国红歌会,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的重点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激情报道,新浪网、搜狐网、百度网、今视网、大江网等大型网站也纷纷建立专门的博客、网站、贴吧和在线视频,众多媒体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红歌会的人气和知名度,扩大了中国红歌会的影响和感染力。
红红火火的中国红歌会,还得到了高层领导的关怀。2007年10月14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红歌会研讨会上,孟建柱、吴新雄等领导与专家学者、红歌选手集聚一堂,亲切交流。说到动情处,孟建柱同志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使在场的红歌选手感动不已。2007年10月中国好歌手27日,在参加完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大会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省、局领导的陪同下,欣然来到
“庆祝十七大,放歌井冈山”的红歌坊,与现场歌手共同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嘹亮的歌声、欢快的笑声、持久的掌声,使江西电视人备受鼓舞。
红红火火的中国红歌会,已成为江西卫视的一个极具活力和生命力的强势品牌,正是依托“中国红歌会”等品牌节目,江西卫视跻身全国32家省级卫视收视前三强,观众忠实度和美誉度几何增长,市场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扩大。
其实,红歌会是一段人生应该经历的红旅程,是一篇人生应该品读的红课文。或许因为平凡,所以感动。或许因为感动,所以温暖。或许因为温暖,所以永恒。感谢红歌,为我们带来了共同的收获;感谢红歌会,为我们带来了共同的光荣!◆(作者单位:江西电视台 韩国启明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