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送电管理制度(3篇)
停送电管理制度
1、井上下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和检修必须停电时,由施工单位写出停电申请报告,并制订出专项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当不影响安全生产时,由机电科审批。当影响安全生产时,由主管电气的技术员报安全、生产部门审批,矿领导批准。调度室、施工单位各持一份。停送电报告必须提前一天交调度室;35KV停电报告提前二天报供电局审批;无停电报告,严禁停电。
2、对需要停高压的停电报告,必须填写“操作命令票”。
3、高压停送电操作,由专职电板工负责,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者要站在绝缘垫上,戴上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靴。停电后,要将停电开关的把手闭锁,锁上专锁或专人看管,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停电警示牌。送电时,由申请单位施工负责人通知送电。
4、限电令停电工作人员到现场后,要检查设备和路线,停电后要执行验电、放电、三相短路接地等安全措施,并检查有无反送电的可能性,联系停送电要有专人联系。
5、停电工作完毕后,要检查施工现场,当同一线路有几处工作时,每处都要检查,然后方可联系送电。检修后,送电操作要先试验一次,无误后再正式送电,一切正常后方可离开现场。
6、高低压停电时,和恢复正常送电后,均必须汇报调度室,特别是影响扇风机供风的区域。必须由调度室采取相应布署措施后,方可停送电。
停送电管理制度(2)
是指针对电力系统运行和电能供应的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对电力用户停止或减少电能供应的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涉及停电和限电两种情况。
停电是指由于特殊原因或计划性维修等需要,电力部门对特定地区或用户停止供电。停电通常需要提前发布通知,以便用户做好准备。停电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停电计划:电力部门需要编制停电计划,明确停电地区、时间和原因,并提前通知用户。
2. 停电通知:电力部门需通过多种途径(如短信、电话、公告等)发送停电通知,告知用户停电时间和原因,以便用户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电源:对于特定用户,电力部门应当提供应急电源,以保障用户的基本用电需求。
4. 停电维修:停电期间,电力部门需要派遣维修人员进行相关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停电原因能够及时
解决。
限电是指电力供应不足,电力部门需要对特定地区或用户实施电能供应的限制。限电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限电计划:电力部门需要编制限电计划,明确限电地区、时间和原因,并提前通知用户。
2. 限电通知:电力部门需通过多种途径(如短信、电话、公告等)发送限电通知,告知用户限电时间和原因,以便用户合理安排用电。
3. 能源管理:电力部门会要求用户根据限电情况合理安排用电,避免过度使用电能。
4. 电力调度:电力部门会通过电力调度控制电能供应,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停送电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管理电力系统运行和电能供应,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可以提醒用户合理使用电能,增加电能使用效率。
停送电管理制度(3)
是指对电力系统停电和送电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合理利用电力资源,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停送电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停电管理:规定了停电的程序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停电需提前通知用户和相关部门,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停电操作,确保停电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停电时间、地点和方式等也需要在制度中明确规定。
2. 送电管理:规定了送电的程序和要求。送电时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和供电能力,合理安排送电任务,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对于重要用户和关键设施,可以制定特殊送电方案,保证其用电需求优先满足。
3. 预防性维护:规定了对电力系统进行预防性维护的要求。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更新升级,避免设备故障和意外发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应急管理:规定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的管理措施。对于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需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恢复供电。同时,也需要规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
5. 用户权益保护:制度还要求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在停电、送电和维修过程中,需要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如及时提供停电通知、合理安排停电时间等。
总之,停送电管理制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实施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也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