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汉语 2.现代汉语规范化 3.文学语言4.方言5.基础方言
二、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 方言和 普通话。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说,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
3.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 普通话,它是以 北京语音 为 标准音 ,以 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
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 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 这种共同语被称为 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 通语 ,明代改称为 官话。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 国语 ,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普通话 。
5.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方言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北方方言 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 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7.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 、吴方言、 湘方言 、 赣方言 、客家方言 、闽方言 和 粤方言
8.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 没有复辅音 (2) 元音占优势 (3) 有声调 (4)音节整齐简洁;词汇方面(1)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2) 构词广泛应用词根复合法 (3) 同音语素多 ;语法方面(1) 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 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 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
9.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 促进汉语规范化 和 推广普通话 。
10.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 北京语音 为 标准音 ,词汇方面以 北方话 为 基础方言 ,语法方面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 语法规范 。
11.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 方言 ,主要是为了消除 方言隔阂 ,以利社会交际。
12.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大力提倡 , 重点推行 , 逐步普及 。
13.新时期的推普方针是 大力推广 积极普及 逐步提高 。
14.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到要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 教学语言 ,各级各类机关 工作语言 ,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的 宣传语言 ,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的 交际语言 。
15. 按现代汉语方言分区,广东梅县话属于_____客家话____________方言,上海话属_____吴方言__________方言。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 )
2.某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是它的口语发展的必然产物。( × )
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 √ )
4.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 一样的。( × )
5.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 )
6.粤方言等于广东话。( × )
7.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 )
8.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 )
9.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 )
10.普通话词 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
11.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 × )
12.《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著作。( √ )
13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 )
四、简答题 :
1.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
2.请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
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
1.元音 2.辅音3.音素 4.音节5.音位6.音7.音高 8.音强 9.音长、10五度标记法11.声母 12.韵母 13.声调 14.清音 15.浊音 16.送气音17.不送气音
18.零声母 19.单韵母20.复韵母21.鼻韵母22.前响复韵母23.后响复韵母 24.中响复韵母25.四呼 26开口呼 27.合口呼28.齐齿呼 29.撮口呼 30.押韵 31.调值 32.调类33.轻声 34.儿化 35.变调36.音位变体37.条件变体 38.自由变体39.停顿 40.重音 41.快慢 42.语调 43.句调 44.语音规范化
二、填空题:
1.语音具有_物理_性、__生理__性和__社会性,其中_社会性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A. _肺和气管_、B. _喉头和声带_、C__口腔和鼻腔_。
3.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音高_、_音强__、_音长__、__音__四个要素。
4.不同的音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A__发音体不同_、B__发音方法不同__、C _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__。
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_气流不受任何阻碍__;发辅音时,___气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__。
6.《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A__字母表_、B_声母表_、C___韵母表_、D __声调符号_、E__隔音符号_。
7.《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__给汉字注音_、B __推广普通话_。
8.音节是_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__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_最小的语音片段_。
9.声母是音节开头的 _辅音_,普通话中共有_ 21 _个辅音声母。
10.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_发音部位_和__发音方法_。
11.发音部位是指_气流受阻部位__,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双唇__、__齿唇__、_舌尖前_、_舌尖中__、_舌尖后__、_舌面__、__舌根_等七类。
12.发音方法是指 __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方法__,按照发音方法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塞音_、__擦音_、__塞擦音_、_鼻音__、_边音_等五类。
13.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_清音_和_浊音_两类。
14.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送气音__和_不送气音_两类。
15.按照发音方法分类,l是___浊边音__,n是__浊鼻音_。
16.普通话声母中的浊音有_ m n l r__。
17.普通话声母中的送气音有___p t k q ch c __,与其对应的不送气音是____ b d g j zh z。
18.双唇、送气、清、塞音是__ p _,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是_ z _。
19.普通话中有一些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这叫做零声母__。
20.韵母是_声母后面的部分__。韵母的结构可以由_韵头_、_韵腹__、_韵尾_三部分组成。
21.由_单元音_充当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__ 10 __个。
22.单韵母的发音条件是A_舌位前后_,B_舌位高低__,C__唇形圆展_。
23.普通话共有 39_个韵母,按照构成成分分为单韵母_、_复韵母_、_鼻韵母__三类。
24.韵腹是韵母的主干,又叫主要元音;位置在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_,又叫_介音_;在韵腹后面的是韵尾_,又叫_尾音。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是一定要有韵腹。
25.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腹,而能作韵头的只有_ i u ü_;能作韵尾的只有_ i u o _三个元音和 n ng _两个辅音。
26.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是_–i[ʅ] __,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是_ -i[ɿ] __。
27.汉语拼音方案中的e代表两个元音,它们是__ê[ɛ]、e[ ] ____。
28. ɑi、ei、ɑo、ou是_前响复韵母_韵母,它们的特点是:前一个元音充当_韵腹_,发音_清晰_而且_响亮_;后一个元音充当___韵尾___,发音__轻__而且_短_。
29.iɑ、ie、uɑ、uo、ue是____后响复韵母__韵母,它们的特点是:前一个元音充当_韵头_,发音__韵腹__;后一个元音充当_韵腹_,发音_长_而且_响_。
30.ie、üe中的e实际是单韵母中的_ê__,发音条件是_舌面 前 半低 不圆唇元音_。
31. ɑnɡ、enɡ、inɡ、onɡ等韵母的韵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韵尾是________________,发音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2.iɑnɡ、uɑnɡ、uenɡ、ionɡ等韵母的韵腹分别是_a、a、e、o、,韵头分别是_i、u、u、i、_,韵尾是__ng__。
34.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因此声调又叫_字调_____。
35.声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之一,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有_区别意义_的作用。
36.声调的音高变化__相对音高,不是_绝对音高__。
37.调值就是声调的__实际读法___,也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普通话的调值一般采用_五度标记法_来表示,普通话各个声调的调值是_55、 35 、214、 51__。
39.调类就是声调的__种类,也就是根据_能够区别意义的调值归纳出来的类_。
40.音节就是语音的_基本结构_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__最小__语音片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