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思考
绿叶
国家汉语拼音方案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获得国际认可,在汉语教学、国际交流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没有特殊情况不宜改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只能作微小调整。
1.韵母ü在使用中出现的尴尬问题
其实有的问题大家也早已发现,如对ü在使用中出现的尴尬问题。韵母表里有“ü”(即“绿”字的韵母),但在字母表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拉丁字母。这一缺陷给社会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要注册一个 “绿叶”商标,其中“绿”的汉语拼音大写到底该怎么拼写?这直接影响在国外商标的注册。同样是一个“绿”字,在使用汉语拼音符号转写成英文名称时,有的可能会标注成“LV”,有的又可能标注为“LU”,还有可能用“LYU”。这样就造成了用法混乱。目前,社会上的使用者大多会采用v来代替ü,并广泛运用在各种输入法里,我也认为这一方法极好。可这一方法没有得到专家和权威人士的认可,这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困扰。建议“ü”统一改为“yu”的也比较多,这方面目前也没有权威说法。我认为用“yu”两个字符表示一个音素这种方式尽量少用。作为我们推向世界的汉语拼音,绝不应该存在这些明显的不足,有待权威专家来尽快解决。我认为,用“Vv”代替是比较好的办法。
汉语拼音中没用到字母“Vv”对于字母表的有限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虽然其属于辅音,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ü”来用,就像省去两点的“u”,当它出现在“j”、“q”、“x”后,没人会认读成“u(ㄨ)”,同样,“v”用在声母后的韵母里,也没人看不出来它读“ü”了。虽然目前也有人主张用“yu”代替“ü”,这毕竟多出了一个字符,书写认读都不便,应该尽量少用多字符表示一个因素。而且主张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v”代替的并在使用的人明显多于用“yu”的。特别是各种输入法,都采用了用“Vv”代替“ü”。这为推广此方法奠定了很好的社会基础。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充分利用了字母表有限的资源,更重要的是省去了韵母表中“ü”列韵母的让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感到头疼的拼写规则,我们何乐而不为?如果国家进行统一推行,不用吹灰之力。这样一来,解决了好多难题,使得汉语拼音更简易科学,并可直接采用原有的字母表(不增加字母)。
2. 辅音“m”、“n”、“ng”不能纳入韵母表中
现在不少人建议“m”、“n”、“ng”纳入韵母中,因为他们不但自己能自成音节(如“n”嗯、“ng”嗯等),还可以与声母相组合成新的音节(如“hm”噷、“hng”哼等)。但我认为不可。虽然能独立成音节,甚至可以与声母组合成新音节,但组合成的音节不是拼读出来的,“m”、“ng”只表示前面一个声母的发音方式的改变,组合的所谓新音节不是两音——声母和韵母——相拼而来,而是直接呼读出来的。下面举一例,大家就容易体会到这两者的不同了:
“heng”的读法:发音是h—e—ng三音逐步变化滑过来的,口型,舌头,出气方式有个变化的过程;而hng的读法:发声母“h”时,嘴已经微张,舌根已经抵住上颚,声音也是直接从鼻腔出来,无论口型,舌位还是出气方式没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由此可知,这所谓音节,后面的辅音只是改变了声母的发音方式,而不是声母与它相拼得来的一个音节,也就是说没有韵母的。从发音特点看,“m”、“n”、“ng”也不具备韵母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当着零韵母音节列于音节表中。
3. 对字母表和声母表的误读
有人看到声母表中“b”、“p”、“m”、“f”旁有注音符号和汉字“玻坡摸佛”,就按照过去注音符号的名称那样念成bo、po、mo、fo,而且我在教育督导中也竟然发现有老师这样读。其实,声母表中的每个字母所表示的都是汉语音值,不是名称,如用国际音标表示则是[p、pʰ、m、f]。由于汉语辅音大多是清辅音,发音不响亮,为便于让人领会各个声母的音值,所以用注音符号和汉字的读音作提示。1956年2月由文改会发表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第一条“子音”中有这样的说明:“汉字没有单表子音的字。对照的汉字只取它的子音,不取它的母音,而且要照北京语音来读。例如“玻”的发音bo,这里只取其中的“b”。还有,目前很多人把拼音字母名称和汉语音值混淆起来,用bo、po、mo、fo之类的读音来代替bê、pê、êm、êf的读音,这是不正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可以采用国际音标来标注声母的音值,取消其中的汉字,这样更加明确。另,由
于注音字母也已完全退出了现行的语文教育系统,70岁以下的人已不认识这套字母,这套注音字母已失去了社会基础,因此,应当取消《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注音字母,用国际音标代替。这样,也更有利于国际交流。如考虑台湾地区仍在使用的话,暂且保留。
4.去除附加符号
原拼音方案中“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可以省作ẑ、ĉ、ŝ。”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g 可以省作 ŋ。”等两项说明删除,因为看似简化了但并不适用,现有字词典、教科书或拼音文字的文章书籍都没有使用,而且后者还增加了一个字母表中不存在的字符;对原方案中的“韵母ㄝ单用时写成ê。”进行修改:韵母 “ê”写成“ev”,在组合韵母里省去“v”,写成“e”,如“ei、ie、ve、uei”等。这样一来,新方案就彻底去除了附加符号和字母表以外的字符,使得标调方便,形式齐整,科学适用。
汉语拼音方案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获得国际认可,没有特殊情况不宜改动,我们只能作微小调整,使得在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有效得到解决,如此重要的汉语拼音方案不能有一点瑕疵。中国的语言定会借助于汉语拼音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最主要应用语言之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