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
国培笔记|《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汪锋今天我我要给大家其实就是一个梳理,梳理我们新的这个新编的新
修订的这样的一个教材里面的这样一个比较系统的关于小学方面的这样
的一个知识的排布,以及简单的说一下背后的一些道理。其实有一段时
间我们是在学界有一个所谓的淡化知识这样的一个说法,那我的理解是,知识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结晶,怎么能淡化它呢?最重要的是说
我们要把知识放在它相应的这样的一个框架里面。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小
学的语言知识来说,我们要把它放在小学语文的这样的一个大的框架下
面来加强它的运用。它的知识是为了用的,是为了理解语文的。所以这
个三方面理解语文、梳理知识和加强运用是三位一体的这样的一个工作。
就语文知识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里面涉及到的部分是三个
非常基础的部分。第一大部分是拼音和汉字,第二部分是词汇跟语法,
第三部分是修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语言是用语音承载的,所以它有两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
种记录它的方式,一种是拼音,另外一种是汉字。你所有的汉字虽然写
出来是形体,但它也是要表音的。这个时候其实拼音相对于汉字来说,
我们来说反而是后期的。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早期的是用字来记,我们口
头语言的这样的一个音。
那么就汉字的拼音而言就汉字的拼音而言,其实在它的功能上,它
其实是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拼读的功能,什么叫拼读的功能呢?
就是说他拿出来是为了注音的,是为了告诉你这个字这个词它的音怎么
读。还有一个功能是拼写的这样的一个功能,意思是我把它写出来,对吧?也就是说还有输入的这样的一个功能。现在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当
我们现在有了智能手机之后,有了电脑之后,我们输入拼音它就会跳出来。
汉字它的作用比之前没有进入智能时代的时候,它的作用反而要更
强一些。那么在这个音节的拼读里面,我们在小学的教材里面,这个是
处理的我觉得是最成熟的。经过这么多年的这样的一个处理,在这个统
编教材刚开始的时候,把这个汉字识字这部分放到前面。然后到第二个
部分的时候,就是经过的认识一些常用之后,再换到音节里面去。那么
就我们的这个教材的呈现上来说,我们在汉语拼音的音节拼读上面还是
保持了原来的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框架。在音节拼读里面我们包括声母、
韵母,也提示了易错易混的这个发音方法,以及包括处理怎么样处理两
拼音节和三拼音节,里面还有提出来整体认读音节,做单独的处理。
那么在声调方面,我们主要处理了怎么样去标调这样的一个规则。
在隔音字母上面标包括一的两点,怎么省略大写字母,以及它顺序表等等。结合音序查字法,这是音节拼读的这样一部部分的主要的内容。那
么拼写的这一部分,因为它这个是涉及到主要是输入的怎么样去写,如
果是手写的话,那么会涉及到四线格怎么用,字母笔画的名称是什么样,它的顺序是什么样,这个其实跟汉字书写是一样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我
们需要强调的是说,如果它是键盘输入键盘输入的话,这一部分的书写
的功能就会相对会弱一些。
第二部分就是汉字,汉字一直来说是我们汉语的这样的一个传统的
这样的一个表达方式。拼音是在后来,尤其是在建国以后,有了汉语拼
音方案之后才有。汉字是自古以来就有,从甲骨文时代就有。汉字其实
也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认,另一方面是写,对吧?我们统编教材其
实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说是世界分开。到了我们这次新修订的时候,其实还是坚持这一部分。就是因为我们从认知上来看,他认认的这
个能力跟写的能力是不平衡的,这点大家可能应该都都已经是常识了。
那么在汉字的认读这一部分,我们包括了前面的经过几轮教材的这
样的一个训练保留下来。这一部分包括常用字表意的形旁表音的声旁,
这个典型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形声字是占到我们汉字构字的80%到85%这
样的一个情况,所以把这一部分是突出出来。我们有常用的偏旁,基本
的构字方法的介绍,还在这个汉字的认读里面贯穿了汉字的结构常用部首,结合他的字典的查的办法,有有部首查字法。然后后面为了帮助
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汉字的一些变异的情况,列了一些这个偏旁的变体,
以及容易混的偏旁的这样的一些知识。
这个是汉是认读方面,这个基本上就是说这是我们这次新修订教材
里面守正创新的正的这一部分。就是说有一部分我们是只要坚持,而且
这一部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觉得作为大家的基本的口粮,没有特别
大的变化。书写这一部分,还是就是按照以前的这样的一个传统的设计。这个书写的格式的时候,主要是用田字格这样来规范它的字形的这样的
一个框架。还讲到了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然后依次还要讲笔画笔
顺的基本规则,易错的书写笔顺。然后做偏旁时候笔画的发生了一些变
化,还有这个笔顺发生了一些变化等等。那么到了第二阶段的时候,我
们会安排一些关于形近字易错字的这样的一个重点的这样的一个是训练
和突出。
第三部分就是关于汉字,因为跟拼音不一样,它在中国的教育史上
延绵了很久,所以它涉及到一个文化的部分。在第二学段的时候,当孩
子对于字有了一些了解的时候,在第二学段的时候,也就是中年段的时候,我们引入了一些关于传统的笔墨纸砚这样的一个文化的简单的介绍。还有讨论汉字起源、形体演变、书法的欣赏,汉字规范字等等,这是在
第三阶段,所以其实是文化这一部分,就是大家不着急的去让孩子感受。我觉得是让他们在有一定的这样的一个字的概念之后,然后在这个第二
阶段、第三阶段逐步的去引入这样的一个事情。因为它毕竟是一个传统
的事情,不是我们马上要用的一个情况。
这个就是关于汉字跟拼音的这样的一个基本的介绍。因为汉字的拼
音跟汉字是是作为我们语言的基本的构成的这样的一个单位,它是用来
描写我们的汉字。我们都知道汉字其实就在性质来讲,从语言学上来讲,它是语素和音节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单位。它一方面对应的是我们语法上
的语素,就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一方面是对应我们汉语语音上的一个
音节。所以你看他其实是在拼音和汉字这一部分解决我们汉语的最基本
的结构单位的问题。
那么到了语法知识的排布里面这部分我们就我觉得这一部分可能是
咱们新修订教材里面着力特别多的这一部分,就是进一步的去根据我们
语法的这样的一个组织,来对他进行一个更为系统,更为灵活的这样的
一个排布。符合学生的认知原则。所以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这样的一个语
言能力的需要,选择了最基本的必要的语法知识,以灵活的呈现方式随
文编排。在这里面也有课后的习题,语文的园地,还有任务的提示。这
样有机的去排列涉及到语法系统的相关的各个层级的单位,比如说词语、词类、短语的类型、句子的类型和标点符号。
那么在这个教材当中这些语法知识的呈现是灵活多样的。最主要的
是以语言材料作为基础,突出了他的情景化和活动化,符合小学生的认
知特点和规律。尽量的去通过语言材料来集中的去呈现,让他有所认知。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实的任务实践当中自主的去分析和对比,潜移默化
的获得知识,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看到这些
术语大家可能会有点担心,但其实我们是根据事实来,而不是给大家讲
这个概念的。
那么在词汇方面,我们先来看一个个具体的。就是从词汇方面上来讲,在这个修订的时候,主要是丰富了词语学习的内容,增补了学词语
的这个数量。所以在这里面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字并不等于词,字它是标写语言的这样的一个单位。但实际上在我们语言运用的时候,很多事是词汇,对吧?比如说蜈蚣就这样子来词汇来说,它其实很
简单的,蝴蝶是很简单的。但就字的写来说,它其实蛮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词汇的难度跟字的难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