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八章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课程试题 A】卷
20132014学年 2学期
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学生类别
本科
人数
57
适用专业或科类
对外汉语
年级
2010
题号
合计
得分
签名
一、判断题(共15题,1/题,共15分)
1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各个语言系统最外在的形式特征所在。()
2    声母是指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汉语普通话的音节共有21个辅音声母,yw两个零声母。()
3    汉语语音的主要音变方式为轻声和儿化两种。()
4    学习汉语时,我们总要借助于某种记音符号来给汉字标音,现在较为通行的记音符号有三种,即《汉语拼音方案》、注音字母(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
5    同世界上的许多语言,特别是印欧语言相比,汉语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声调。()
6    9种语音教学微技巧中,演示法是语音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必须同其它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7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同词的根本区别在于不能自由运用。()
8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其最根本的特质在于教学对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
9    一般来说,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法形态比较少;词序对语义表达有重要作用;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法和句法具高度的一致性;主语比主题更突出。()
10、总体来说,汉语句子的功能类别由于语调和标点符号的标示作用,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是,有些情况下,也会发生功能错位的情况,如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祈使句的功能等。这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1、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人们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性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树立了一套不同于一般理论语法的研究观念,其核心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语法研究取向。()
12、于20世纪70~80年代陆续编写出版的《汉语课本》、《汉语教科书》、《基础汉语课本》和《实用汉语课本》,在语法项目的选取和编排上基本都参照了《基础汉语》。()
13、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讲,语法的掌握是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
14、从“识词”到“辩词”再到“选词用词”,构成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任务。()
15、汉语词汇统计与分析,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打下了坚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外汉语教学界提出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的研究工作。()
二、选择(共5题,1/题,共5分)
1、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语音基本功不包括()。
A准确的发音、辩音、正音能力
B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C语音学的基础知识
D讲究语音教学法
2 下列不属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的是()。
A课堂中,交流练习为主、教学为次的原则
B因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原则
C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原则
D不同教学阶段与不同教学目标相互适应的原则
3、下列对词汇等级大纲的主要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为非高等汉语水平考试命题提供依据
B作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学测试的重要依据
C最为我国少数民族和中学以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
D作为编制汉语水平六级通用字典及其他辞书编纂的框架范围
4、语文并进的好处不包括()
A较早的教汉字,符合学生尽早接触汉字的心理需求
B均匀的分散学习汉字有利于学生记忆
C有利于把听、说、读、写看做是有机的相互促进的整体
D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5 以下不属于目前声调教学薄弱方面的是()。
A教学计划 B教师资源 C教学手段 D教材
三、填空题(共25空,1/空,共25分)
1.(      )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
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      )、(      )把汉语的声母分成7类。
3.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共收音节(    )个。
4.现代汉语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包括(    )、轻声、儿化等。
5.汉语的连续变调基本上是以(        )为主,三字连续是以单字和二字连续调型的结合为基础的,但有时也有自己的规律,成为三音节调型模式。
6.较为通行的记音符号有三种,即(        )、注音字母(注音符号)和(      )。
7.产生洋腔洋调最主要的原因是(                    )。
8.语音教学逐渐形成的两种主要思路是(      )、(      )。
8.在语言教学微技巧中,语音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    )。
9.我们通常把反映本民族文化特有的概念而在别的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语称为(      )。
10.汉语词汇教学的第一步任务是(          )。
1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          )。
12.(                        )是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的最根本特质。
13.从世界语言类型的角度看,汉语是一种(    )型语言。
14.一般来说,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内容,应当是语素、词、词组、句子和语篇这五级语法单位。这其中词、短语和(    )是语法教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
15.我们从(        )的角度把句子分成四类,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
16.句子语序不同或构造不同而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的一组句子我们称之为(      )。
17.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都是在1958年出版的(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8.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世界上的文字主要有三类,音素文字、(      )、(      )。汉字属于这三类中的(      )。
19.从目前汉字教学的实际来看,在写、念、认、说、查五项能力的培养中,(  )的能力培养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五、解释题(共4题,5/ 题,共20分)
1、《汉语拼音方案》
2、音素教学
3、语文并进
4、汉字能力
六、简答题(共3题,5/ 题,共15分)
1、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音节的特征)有哪些?
2、汉语语音教学有哪些微技巧?(请列举至少四种,并简要说明)
3、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七、论述题(共2题,10/题,共20分)
1、试述国俗语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重点的原因。
2、你怎么看待汉字被作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答案:
一、判断题
1、
2、×汉语普通话中有少量的音节没有声母,为了音节系统的整齐和音节界限的分明,用拼音字母y或w来表示部分零声母音节,因此,y和w是零声母的说法是错误的。
3、×还包括连读变调。
4、
5、
6、×模仿法是语音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
7、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8,、×应该是成年外国人。
9、×应该是主题比主语更为突出,汉语各种语义角,只要能成为被陈述的对象都可以占据主语的位置,
几乎没有什么语法关系的限制,从这个角度理解,汉语句子的主语更多地具有主题的彩。
10、√
11、√
12、×《基础汉语》、《汉语课本》等基本上都参照了《汉语教科书》。
13、×词汇的掌握是基础环节。
14、√
15、×时间不符,应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
二、选择题
1 B 2 A 3 B 4 D 5 B
三、填空题
1.(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
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把汉语的声母分成7类。
3.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共收音节(418)个。
4.现代汉语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等。
5.汉语的连续变调基本上是以(二字连续变调)为主,三字连续是以单字和二字连续调型的结合为基础的,但有时也有自己的规律,成为三音节调型模式。
6.较为通行的记音符号有三种,即(《汉语拼音方案》)、注音字母(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
7.产生洋腔洋调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者母语语音系统的干扰和影响)。
8.语音教学逐渐形成的两种主要思路是(音素教学)、(语流教学)。
8.在语言教学微技巧中,语音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模仿法)。
9.我们通常把反映本民族文化特有的概念而在别的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语称为(国俗词语)。
10.汉语词汇教学的第一步任务是(识词能力的培养)。
1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现代汉语频率词典》)。
12.(教学对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年外国人)是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的最根本特质。
13.从世界语言类型的角度看,汉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
14.一般来说,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内容,应当是语素、词、词组、句子和语篇这五级语法单位。这其中词、短语和(句子)是语法教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
15.我们从(表达功能)的角度把句子分成四类,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
16.句子语序不同或构造不同而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的一组句子我们称之为(同义句式)。
17.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都是在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8.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世界上的文字主要有三类,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汉字属于这三类中的(语素文字)。
19.从目前汉字教学的实际来看,在写、念、认、说、查五项能力的培养中,()的能力培养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五、解释题
1、《汉语拼音方案》
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按照因素化的拼音原则来拼写北京语音的拼音方案。
2、音素教学
指语音训练从汉字单字的音素以及声调的单项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词组,句子和会话练习。强调打好语音基本功,即从音素入手,教好一个个因素的发音后再教词、句子。
3、语文并进
在语音阶段先教汉字的基本笔画以及笔画较少,构字能力很强的部件,从学习语法、课文开始,一方面进行听、说训练,一方面同时要求学生认、写汉字。
4、汉字能力
用汉字进行记录、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包括写、念、认、说、查五个要素。
六、简答题(共3题,5分/ 题,共15分)
1、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音节的特征)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