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千秋事的理解
为了保护环境 “全国罕见”“长期不作为”“大做表面文章”“久拖不决”……4月16日,生态环境部集中公开通报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等8省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语气之严厉、用词之犀利、批评之锐利,给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也给更多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不小的警示。(人民网)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些破坏,忽略了一些问题,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高,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不管是生活来及还是生产的垃圾,在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是只有让人和环境和谐共处,去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的国家为何到了这个时候如此重视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用词如此严厉的原因。
我们保护环境从来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或者是某一个国家,生活在“地球村”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环境遭到破坏带来的反噬没有幸存者,生态环境的破坏会让土壤退化,会造成水土流失,会让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会破坏大气产生酸雨等等,这些看起来很遥远的事,对我们每个人却都息息相关,因为以环境发展为代价,造成“癌症村”,因为辐射影响造成身体影响……这些案例触目惊心。
我们要给言辞犀利的通报点赞,我们看到的是政府在处理环境保护的时候的态度,如此坚决和彻底,但是在点赞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要清楚目前的情况,在不少地方存在着口号喊得响亮,但是在发展面前,在经济利益面前,往往生态环境就会是被舍弃的“弃子”,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经济效益去牺牲环境效益,地方官员存在着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行为。严格的环保制度,严密的法治和中央强硬的态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如果通报中的问题不加以解决,在不断的破坏环境,将来我们需要花更多的力气,更大的代价去遏制局面,去修复生态环境,所以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追责问责,就应该要更严厉更彻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下的党中央就是为了后代子孙,就是为了长远的发展,才会做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决策,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合理的,而“放狠话”也体现出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追责方面的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生活环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