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知识梳理
一、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3)商品:中国的丝绸、漆器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各国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还有多种乐器和歌舞等输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
路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3、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责: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2)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
路线。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十九大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列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体现这一关键词的意思( )
A.大禹治水 B.张骞通西域 C.武王伐纣 D.管仲改革
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如图所示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已进入封建社会
B.汉代时日本与中国就有了交往历史
C.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大和政权已统一日本
D.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幕府统治已经建立
3.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此番风貌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汉朝( )
A.融洽 B.社会经济繁荣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中外交流频繁
4.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次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的广大地区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 )
A.通西洋商路 B.通天竺路线
C.陆上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6.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以下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西域的核桃、良种马传入中原
B.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朝鲜的多种乐器、歌舞传入中国
D.汉朝的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
7.2013年9月,习近平在中亚之行中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设想.古代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8.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的,严重伤害亚洲邻国的感情,引起国际社会强烈谴责。纵观中日关系的发展,近代的中国惨遭日本多次侵略,而追溯历史,中日两国却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就曾经的中日友好交往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东京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蜀郡制造的漆器
B.西汉时,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
C.汉武帝曾赠与倭奴国使臣“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D.中日两国的赢接友好交往开始于166年
9.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 )
A.东汉 B.西汉 C.秦朝 D.战 国
10.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1.中国和欧洲第一次直接往来是在( )
A.秦朝时 B.西汉时 C.东汉时 D.三国时
12.中国与欧洲的第一次直接的交往是( )
A.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
B.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C.公元166年,大秦商人来到中国
D.班超出使西域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成填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 。西汉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历史事件是 。
材料二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根据上面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简析促进汉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