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加快“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布局
新疆加快“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布局
2013年9月1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仅10天,自治区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就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战略方向等展开深入研究,以提出科学可行的路径方案。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和论证,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结合实际起草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审慎地提出将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
两个月后的2013年11月16日,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新疆要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五中心三基地一通道”。即: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建成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由此,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新疆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分析认为新疆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早“进入角”的区域。
科学合理的自我定位,言之可行的战略部署,为新疆“核心区”身份获得国家层面认同奠定了基础。
2014年5月末,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央明确表示,以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
立足区位优势,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机遇并不止于此。十个月后,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先行一步的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战略下赢得先机,“核心区”身份已当仁不让。
一、主动作为:时不我待的新疆使命
从驼铃声声的古丝绸之路,到横空出世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轮回中的新疆从未缺位,但也从未像这两年来如此开拓奋进。
2013年初步绘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蓝图以来,新疆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的劲头日胜一日。
2014年,自治区制定出台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面部署核心区建设。自治区各界都卯足了劲,围绕“五中心三基地一通道”战略部署,大家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各尽其力。
——全年争取国家审批核准交通项目14个,超过“十二五”前三年审批项目总和。完成铁路建设投资200亿元,三大对外通道建设日臻完善。
——国际货运班列顺利首发并实现常态化运行,新疆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上的商贸物流中心作用日益显著。
——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型市场的培育,推动多民族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融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上日程,将适时启动建设规划。
——率先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建设,计划3年至5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全区医疗服务基础设施,提高诊疗服务水平,针对周边国家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需求,开展多层次合作。
——“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日新月异。“疆电外送”工程顺利推进,全疆750千伏电网迎来全面建设的高峰期;油气资源开发再上新台阶,成果惠及当地成效明显;《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复,首次确定新疆作为国家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地位;全年建成风电装机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
当年底,自治区人民政府还成立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是全国第一个由地方成立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
2015年2月11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新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加快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和《2015年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要点》,对2015年推进核心区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不仅是新疆的自我定位,更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新疆必须争分夺秒主动作为。
二、扎实推进:勇立潮头的新疆追求
天时、地利、人和,随着《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新疆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道路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
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决心和信心。2015年起,新疆建设核心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近期而言,就是围绕《2015年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要点》,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核心区建设。
规划先行是自治区党委近年来的重要理念,在核心区建设上也不例外。自治区将按照国家战略规划部署和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要求,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和“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高水平地编制好规划,落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点项目。
通道建设仍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新疆要加快推进覆盖全境的北、中、南三大通道建设,重点推进中吉乌铁路、中哈公路、中塔公路、乌鲁木齐门户枢纽机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中塔跨境光缆等交通、能源、信息骨干通道建设。
作为核心区,新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深化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也必不可少。自治区将推进与周边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重点在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家级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培育贸易新增长点。同时,全方位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实施“留学新疆计划”,开工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预科基地、援外培训基地;加快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简化人员往来手续,扩大旅游规模。
此外,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上,新疆也将有所突破。
三、大力推动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
1、海外认知度较高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逐渐受到外国游客的喜爱。谷歌发布的中国入境游海外游客研究指出,有20%的来华游客表示曾听说过丝绸之路旅游年。其中,美国游客对这一活动的认知度高达38%。谷歌搜索中与丝绸之路旅游相关的热门关键词为敦煌、兵马俑和马可波罗。
中国旅游舆情智库发布的《中国旅游国际舆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美国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带是长城旅游带、长江旅游带和丝绸之路旅游带。丝路旅游持续受到欧洲游客的喜爱。《报告》统计,俄罗斯游客对丝绸之路的旅游意愿高达60%以上,意大利游客对丝绸之路的旅游意愿超过半数,英国、西班牙游客对丝绸之路的旅游意愿达四成以上,德国、法国游客对丝绸之路的旅游意愿达三成以上。
2、国家精品旅游带
旅游具有自然性和亲近感,以文化打开沿线国家交流的大门,更容易增进彼此的情感。旅游凭借其传播文化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旅游先行。互联互通,旅游先通。
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国际旅游总量占全球70%以上。通过丝路旅游,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更是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
丝绸之路一直都是中国旅游吸引外国游客的王牌。“丝绸之路”是中国旅游最古老且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已拥有很高的国际美誉度和知名度,其沿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富集,分布有22处遗产点,旅游产品也相对成熟。早在2009年,国家旅游局就在《中国国家旅游线路初步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将“丝绸之路”列入首批12条中国国家旅游线路之首。《“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中国将重点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带等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
从2015年至今,中国已连续3年以“丝绸之路旅游年”为年度旅游宣传主题,深入打造丝路特旅游,集中推广丝绸之路沿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化聚合效应,激发了国际业界和入境客源市场对丝绸之路旅游的向往,扩大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入境游市场。
3、带动跨境旅游合作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着地缘优势的新疆一直寻求在跨境旅游上实现突破。2016年是新疆自驾游快速发展的一年。中哈吉、中塔跨境自驾线路首发成功,中俄哈蒙环阿尔泰山自驾游日趋成熟,新疆逐步成为内地游客赴中亚旅游的起点和中转站。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驿站和百年口岸。如今,霍尔果斯也成为游客品味丝路文化的旅游目
的地。2016年,霍尔果斯开始创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特旅游示范区,接待旅游人数突破2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增长26%。利用优越的落地签证政策,霍尔果斯市已经为中亚五国6091个游客团办理落地团签,1.6万多人次游客享受了落地签证的便利政策。
2017年是中哈国际旅游年,中哈双方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项目建设、跨境旅游线路打造等方面将有一系列合作。“中哈旅游年”跨境自驾游2017年4月15日已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向外界展示新疆大巴车、房车、越野车自驾游特服务,推介新疆旅游新业态,促进中哈两国人文交流,为“中哈旅游年”预热。
电动车市场销量规模
受市场饱和以及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2015年我国电动车市场销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基本成定局。
图表 2015年我国电动车销量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品类
销量
2014年相比
乘用汽车
1009.56万辆
↑4.8%
三轮摩托车
109.47万辆
↓2.43%
两轮摩托车
850万辆
↓8.54%
自行车
2757.9万辆
↓7.7%
电动汽车
7.85万辆
↑300%
低速电动车
53万辆
↑8.2%
电动三轮车
430万辆
↑4.6%
电动自行车
1233.5万辆
↓0.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上半年)
2015年电动车同比(2014年电动车产销量为3500万辆)下降在15%-20%,全年的销量预计在2800万辆-2950万辆之间。
发达成熟地区的电动车消费在萎缩:江、浙、鲁、豫、冀、粤、闽等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电动车消费,在2015年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电三轮车和微型车(低速电动四轮车),而电动两轮车购买的人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但购买电动两轮车消费者出现了低龄的倾向,却选择了诸如款型较大的诸如电摩之类的电动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