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党政党建
191
摘要:公务员是国家行政人员,肩负着社会和国家建设稳定的职责,其行为深受广大人民众及社会的关注。然而,在这个物欲横飞的社会,面对形形的诱惑我国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受到了熏染,享乐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不良作风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众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重申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从公共伦理的角度规范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公共伦理的视角对我国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公共伦理;公务员;职业道德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公共伦理
公共伦理指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社会公共行为的基本规范,以及通过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共事务所集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公共伦理精神,包括公共管理伦理、公共行政伦理和社会公德等。它是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中形成并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范,是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和作为体的各级党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
2、公务员职业道德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执行者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人员,其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共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精通业务;谦虚谨慎,文明礼貌等。
二、现阶段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图享乐、官僚主义滋生
当今社会公务人员理想信念越发不坚定,一味追求个人私欲,主张及时享乐,甚至为私欲而滥用手中职权、以权谋私,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官僚主义滋生。一些公务人员思想素质不断下降,在金钱和物质利益面前,过多的贪
图享乐而忘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忘却了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良知。
2、主仆颠倒、责任意识淡化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
是党和国家一直坚定的执政理念。然而,随着人们
对物质利益的愈加看重,一些公务员逐步丧失了
“公仆”意识,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忘记了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生活中我们越来越频繁
的看到一些公务人员不尽职尽责的行为,人民到政
府机关办事难,主仆关系颠倒,不禁让人反思。
3、权钱交易、腐败现象蔓延
纷繁复杂的社会,致使很多公务员形成了错
误的价值观念,一些人不但不再为人民谋求利益克
己奉公,甚至还利用职权明目张胆的收受贿赂、贪
赃枉法,做任何事情都要极力的寻求个人利益的满
足。从现实的生活中不难看到,公务人员收贿受贿、
人民众办事困难,社会腐败成风,这都是公务人
员过分追求个人私欲,职业道德失范的结果,党和
国家必须给与重视。
三、公共伦理建设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
要求
1、勤于政事、恪守职责
在我国,人民众赋予了公务员代表国家行
使职权、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职责,公务员行使职
权、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
利益。因此,这就要求公务人员要时刻铭记自己的
肩负的职责,真正做到“勤于政事,恪守职责”,
要做老实人,说实话办实事;要始终忠于国家和人
民,不贪图名利,甘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要真正
做到尽职尽责,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终生。
2、心存百姓、服务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大环境下要求公务人员时刻铭
记人民的利益,切实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公共伦理建设的角度考虑公务人员应做到恪守
“心存百姓、服务人民”的职业道德观念,牢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职业道德规范中时
刻铭记自身作为人民公仆的信念;以人民众的利
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捍卫人民的合法利益,
反对任何有损人民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众
的利益,真正做到服务国家、心系人民。
3、依法行政,公道处事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
体化,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法律要求。它要
求各级公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从事国家、社会和经济文化事务;必须自觉自愿的
遵循我国法律的具体要求,反对并制止任何以权谋
私、贪污腐败的违法行为。同时,要求每个公务人
员必须做到“公道处事”,在实施职权时不徇私
舞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事。选人要择优录取,
反对官员走后门;政策执行要公私分明,反对拿原
则做人情;上下级之间要真诚平等,反对欺下媚上。
四、基于公共伦理角度浅析我国公务人员职
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避免个人私利与政府公共利益的冲突
我国公务员中不可否认的存在一些将个人私
欲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的人,损公肥私、以公
谋私的现象频发,违背了公共伦理建设对公务人员
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广大公务人
员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克服个人私利与政府公共
利益之间的冲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所在,真正做到尽职尽责,树
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权衡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公共伦理规范要求公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自身
职业道德,树立积极的责任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
和国家服务。引导公务人员树立积极承担责任与履
行义务的意识,慎重行使公共权力,透明公正执政。
努力强化其责任的认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积极
主动的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努力避免工作过程
中出现因过分重视钱权,而忽略道德与责任的行为。
3、做到政策实施的公开透明
公共伦理建设要求公共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公
开透明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公务人员的职业道
德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公开相关行为决策,及时准
确的向社会及公众公开各种公共行政信息。同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还要建立专门化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部门及管理
机构;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逐步完善责任及监督机制,确保公务员的职责履行。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刚会娟(1989~),女,硕士研
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梁健珩(1992~),男,硕士研究生在读,
现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原
理专业。
参考文献
[1]汪荣有,公共伦理学[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宝艳,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
辽宁师专学报.2014.
[3]杨琼,当代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
基于公共伦理角度浅析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刚会娟 梁健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