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路线,也是选拔公务员的标准。公务员队伍是实施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其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公务员队伍是我国公务员管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及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政府形象的两大风向标
当今,在全球化发展环境中,世界各国之间以综合国力为主的竞争,实际上是政府的服务和工作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人类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决定各国发展的因素是国民素质,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重要。”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决定了公务员队伍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意识,决定了政府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并在政府与人民众的沟通中体现着政府的对外形象。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是确立政府形象的保证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并应当遵循的道
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公务员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般道德规范,还包括同公务员的职业特征相联系的道德规范。公务员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是维护政府形象的保
证。
⒈公务员职业道德代表政府道德风尚。公务员是政府行政权力的代表,公务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道德风尚的高低,公共部门的道德形象就体现在公务员的道德形象上。公务员自身的利益必须同党和国家的利益相一致,才能使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行政管理中起到道德规范作用。
⒉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助力党风廉政建设。我国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旧体制下滋生的不正之风还没有完全清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目前,我国一部分公务员滋生了官僚主义的不良倾向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因此,只有提升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水平,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才能从整体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践行公务员宗旨和国家政策的具体措施。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也给广大公务员树立了
新的道德标尺。公务员作为治国理政的主体和公共权力的具体行使者,不仅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更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加强公务员的品德修养,切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兴衰。
(二)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奠定政府形象的基础
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就是公务员在现代行政环境中依法
运用公共权力和其他公共资源,科学有效地履行行政职能、治理国家、服务众、推进社会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专门才干,其实质就是行政人员依法并创造性地管理公共事务,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能力和职业胜任特征。[2]公务员的职业能力是公务员为民服务的基本技能,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决定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政府形象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⒈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影响公共服务形象。公务员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主体,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进而决定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从而影响政府的公共服务形象。“政府的行政能力是政府全体公务员能力的总和体现”,只有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形象。
⒉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竞争力。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公共力量发挥得越好,则竞争和发展就越有独特的优势,能否抓住和充分利用公共力量,就成为制胜竞争、实现发展的关键。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执行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决定了政府的综合竞争实力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全球一体化条件下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⒊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是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提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
大课题。公务员是我党执政的具体载体,公务员的能力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因此,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体细化,其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关系
⒈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存在的实体支撑。作为政策执行人员,其义务即“执行”,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执行政策,承担起作为公务员的职责,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也才有了其存在的实体———公务员本身。
⒉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精神支撑。由于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特殊位置,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如果公务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在众心目中就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会使人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其能力建设也不足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要切实重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在思想上筑起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长城,为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设提供精神保障。
⒊公务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职业道德相生而长。在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中会经历不同的职业阶段,其各方面的能力也会随着岗位的不同而变化。一个有抱负的人,随着规划目标的逐步实现,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逐步改变。当公务员因为能力提高而获得了职位的提升时,新职位赋予的责任就更大,而这份责任里也包含着更高的
职业道德,公务员必须遵守更严格的职业守则,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他们的信任,其职业道德才会在责任和职责中获得提升;同样,当公务员把职业道德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宗旨时,就会做更多的事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公务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目前公务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分化更加明显。作为公共管理核心主体的政府,必须切实担负起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要完成好这一历史任务,建设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具备较高业务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公务员队伍。
(一)目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公仆意识
社会主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使命之一,就是密切公务员与广大众的联系,协调公务员之间的关系,为行政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政治行政环境。所谓“公仆意识”的核心就是: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公仆的权力本身是人民赋予的,而人民赋予权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当好公仆,除此之外,官员不应该被授予任何权力。
但是,在现实中,权力一旦被授予,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
往往就会同时出现,具体表现为权力的扩张、权力的懈怠以及腐败的滋生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少数官员的贪欲和享受淹没了,本该为百姓谋福利的权力却成了少数人用来追求私利的工具。一些公务员不能摆正
自己的位置,将职业公共权力视为私人产品或个体力量,并且凭借这种力量凌驾于他人之上,“我就是法,法就是我”的观念在一些公务员的言谈举止中不时有所流露,处处显示出他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有的是官僚主义思想严重,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众,不负责任,乱搞政绩工程,欺下瞒上。服务意识的淡化,是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中最具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
2、责任意识淡薄
公务员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然而,在公务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四种责任缺少深刻的认识。一是对政治责任缺少认识。公务员最不可少的应是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与政府决策失误或行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虽不受法律追究,但要承担政治责任。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部门和个人追求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问题。有些人忽视百姓利益,有的甚至和老百姓抢利益。执政为民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政治责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公共利益。二是对法律责任缺少认识。法律责任是指公务员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职权,如果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违法行使职权,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在这点上我们的队伍中仍有一部分人缺乏认识,滥用职权,超出职权范围行事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做违法的事情,比如有的部门官员挪用公款、建立小金库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