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 国 良职
  公务员职业道德,就是公务
员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从
事公务员职业的人所应遵循的,
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
公务员职业特征并反映公务员自
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务员职业
道德的主要规范有五条:(1)、忠
于职守,一心为公;(2)、实事求
是,秉公执政;(3)、艰苦奋斗,廉
洁奉公;(4)、关心众,平等待
人;(5)、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什么是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
呢?它是指公务员在职业活动实
践中,按照公务员职业道德基本
原则和规范,在公务员职业道德
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与“自我
改造”,借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品质和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当前,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从发达国家引进了先进的文化技
术,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但
是,在引进过程中,不免泥沙俱
下,鱼龙混杂,也混进了一些不健
康的东西。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
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价值观
念和新的道德风尚还未完全形
成。因而我国思想领域存在一些
腐朽的思想:例如:个人主义,以
权谋私,唯利是图,弄虚作假,欺
上瞒下……这些腐朽思想时时污
染人们的心灵,毒化社会环境,也
腐蚀了一些意志薄弱的公务员。
因此,公务员必须在自己的头脑
中打打“预防针”。谢觉哉同志对
此形象地作过一个比喻:“自己”
同“自己”打官司,自己既是“原
告”,又是“被告”,同时自己还是
法官。“原告”是社会主义公务员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规范,“被
9
・文化评论・
告”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规范的思想与行为。通过“打官司”,树立正确的东西,纠正错误的东西。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公务员高尚道德品质,也就是说,每个公务员在职业实践中把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坚定的信念,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其中一些合理的方法和思想对今天也不无借鉴作用。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特殊位置,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极大。孔子就曾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官吏带头走正路,谁还敢走歪门邪道呢?正所谓“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自先而行于后者也。”社会风气的好坏,关键在于这个社会的领导阶层、官吏以什么样的道德面貌出现。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其思想品质,道德风尚,工作作风都会直接影响和感染其他社会成员,对人民众的道德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一个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需要有人民众对自己或自己对自己的“评头论足”,即公务员职业道德评价。公务员的职业行为善恶判断的标准是看其职业行为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对善的赞扬,对恶的谴责,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评价才能深入到公务员的内心世界,鼓励公务员弃恶扬善,分清是
非,自觉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方法。“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反躬自问”,开展自我批评。鲁迅说:“我不但时时解剖别人,更重要的是时时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就是自己要有高标准,严要求,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决心改进自己的不足。明代政治家于谦在《石灰吟》中说:“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
清白在人间。”这表达了于谦要经过千锤百炼达到“清白”的道德境界的勇气与决心。
人们常说,兼听则明,这对于职业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古人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于凶。”这从中也说明了兼听的意义。所谓“兼听”,就是勇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在道德修养中,对于批评,要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如果只听得进表扬赞赏和恭维的话,对不同的意见,同志间的诚恳批评则置之不理,甚至给提意见者“穿小鞋”,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领导作风。做到兼听闻过,勇于接受批评,它既是一个人道德上成熟与否的标志,又是促进其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
公务员在道德修养中,树立一个自己效仿和追求的道德楷模,十分重要。相传孔子一生以周公为自己的楷模,前半生每晚梦见周公,晚年不再梦见还大哭一场。文天祥因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激励,身陷敌人囹圄而坚贞不屈,成就了他的爱国壮举。社会主义社会涌现了无数的公务员榜样,如: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彭楚政等等。这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务员在修养过程中经常做到“内心与榜样对话,行动以榜样为镜子”其职业道德水平也必定得到提高。
“内省”极为重要,“慎独”更为可贵。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的修养》一书中说:“一个无私的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时候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古代东汉时期的杨震在为官上任的路上,他过去曾举荐过的王密深夜谒见,以十金相送,杨震拒收后,王密则说:“暮夜无知者”,坚持要他收下。但杨震对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尔知,何谓无知?”最后王密羞愧地走了。封建社会的清官能做到“慎独”,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务员更应自觉做到“慎独”。
01
・文化评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