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无菌技术与基本手术操作技巧
外科无菌技术与基本手术操作技巧
外科无菌技术与基本手术操作
消毒毛巾一、外科无菌技术操作
此项操作前,应检查手指甲是否剪好,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可进入此项操作。着装要求:换清洁洗手衣、裤、鞋,戴好口罩帽子。内衣不外露,上衣袖口遮盖上臂上l/3,头发不外露。
(一) 刷手
1.刷手的顺序及范围
顺序(碘伏洗手法)
(1) 用肥皂、清水按普通方法清洗手、臂一遍。
(2) 用无菌毛刷蘸医用肥皂水按顺序刷手:指尖-甲沟-指缝-手掌-手背-前臂-肘部-上臂范围:刷洗至肘关节上(手、前臂、上臂三段交替)10cm。
2.刷手的重点部位
指尖甲缘、甲沟、指缝、手掌
3.冲洗时顺序及手臂的保护
顺序:手-前臂-肘-上臂
保护:(1) 刷完手后即保持手指朝上,肘朝下冲洗。
(2) 冲上臂时前臂弯向内侧,勿使水倒流到前臂与手。
(3) 如此洗刷两遍,后一次高度不超过前次。
4.用毛巾擦手臂的无菌操作
用一块无菌毛巾,先擦双手,擦手臂时将毛巾对折绕臂旋转上擦,一侧一面。
5.刷手后是否接触了有菌物品,接触后的处理
如有接触;重新刷手。
6.刷手时间
刷2遍,约5分钟。手臂擦干后,用0.5%碘伏纱布涂擦手和前臂、上臂2遍,要领同上。
(二) 穿衣
1.提衣动作
离开周围人员、物品,取过无菌手术衣,到衣领,提起衣领两角轻轻抖开。两臂向前,提着手术衣稍向上抛,迅速将两臂插入袖筒,由巡回护士从肩上抓衣领向后牵拉,协助穿好。
2.递送腰带
两臂交叉将胸前腰带向后递,仍由巡回护士在身后接过系好。
如穿背后有保护层的手术衣,在戴上干手套后解开右胸前的衣带,由巡回护士用消毒卵圆钳夹住衣带长头,从左面绕过身后一圈,再递给手术者,用双手在右胸前系好。
3.手是否接触有菌区
4.穿衣时手举高度
平伸插入袖筒,上举不过肩。
(三) 戴手套
1.提取手套
以一手的手指捏住手套口翻折部取出。
2.戴手套时的无菌观念
先将手插入右手手套,再用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的内部帮助左手插人手套,原则是手套外面不可触及手的皮肤。
3.手套腕部外翻部位
交替整理袖口,将手套翻转部翻回盖住袖口。
4.手套口套扎手术衣袖口
套扎后不使手腕外露
(四) 消毒及铺巾
1.消毒钳持拿
始终保持下端向下。
2.消毒顺序和范围
顺序:以手术区皮肤为中心,由内向外,由上向下,脐部最后。肛门、会阴,或感染手术相反。
范围:至少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
3.脱碘
用2.5%碘酊消毒者需用70%酒精将碘酊擦净2次,每次间隔1-2分钟。
4.铺巾顺序
未穿手术衣:下方→对侧→上方→己侧
已穿手术衣:己侧→下方→对侧→上方
5.手术巾铺后有无移动
一旦铺好不能随便移动,如需调整只能由内向外移动。
6.消毒及铺巾过程中的无菌观念
二、外科基本手术操作
(一) 切开
1.切开操作(皮肤应绷紧,刀应垂直于组织,按层切开)
2.执刀姿势
切开皮肤一般用执弓式。
3.切开的深浅、大小
力求一次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
(二) 止血(钳夹止血)
1.持钳方法
2.目标准确与否
3.钳夹组织
尽量少夹出血管以外组织。
4.止血打结时,松钳时间掌握
术者打完第1个单结将线拉紧后。
(三) 打结(单手打方结)
1.打结时绕线
2.打结时拉线方向
不要打成假结和滑结
3.打二个结时,第一结是否松开,结扎是否牢靠
(四) 剪线
1.持剪方式
2.剪线方法
剪刀沿线下滑至线结,稍旋前端后剪断。
3.留线长度
丝线1-2mm,肠线5mm
(五) 缝合
1.器材(针、镊、线)选择
2.持针器械
3.进出针
4.缝合方法
5.结扎
三、提问
1.何谓无菌观念?
答:所谓无菌观念,就是能分清什么是无菌,什么是有菌,时时注意勿使无菌物品及无菌区被污染,养成习惯,自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无菌术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2)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3)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3.穿好无菌衣,戴好无菌手套后哪个范围是无菌地带?
答:上肢、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
4.选择皮肤切口的原则是什么?
答:(1)尽量按皮纹走向设计切口。
(2)四肢切口忌垂直通过肘窝、腋窝、腘窝等关节活动部,指侧切开不超过指横纹。
(3)易达病所:通过最简便的组织分离途径即可显露病变部位。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换药
一、准备
1.洗手
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后,用肥皂、清水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2.伤口情况了解
是无菌缝合伤口,还是感染伤口,是一般感染还是特异感染,伤口的部位、大小、深浅,需要什么引流物、药物、器械。
3.敷料及器械准备(换药包)
换药包内容:换药碗、有齿镊、无齿镊、纱布
另外准备物品:剪刀、盐水棉球、0.5%碘伏、棉球、引流条等。
4.持物钳的使用
持物钳始终保持下端向下,待消毒液滴尽后再取物。
5.换药器械及敷料放置
先后有别:先用后取、后用先取:先干后湿、干湿分开:无菌、有菌分开。
6.换药器具在病床前的放置
安置好病人体位,换药车上放置换药包。
7.伤口的显露
更换敷料应事先作好充分准备,动作迅速敏捷,以免伤口暴露时间太长,增加污染机会。
8.外层伤口敷料(无菌、污染、感染伤口)移除
撕胶布原则:由外向里,粘着毛发者可用剪刀剪,用松节油或乙醚浸润后揭。创口敷料清洁者可用手移除,污染、感染者应另用镊子移除。
二、消毒
1.换药器械的正确使用
换药所需物品均用无菌持物钳放于无菌碗内,从碗内已取出的物品不能再放回。
2.两把换药镊的功能
左手执有齿镊,用以从无菌换药碗取物品递给右手镊子,右手执无齿镊接触伤口。左手镊子不能碰及右手镊子,更不能接触创面及一切污物,右手镊子不能直接到换药碗内取物品。
3.消毒液的选择
消毒一般用0.5%碘伏。
4.消毒顺序及范围(部位、无菌伤口、污染伤口、化脓伤口有何不同)
无菌伤口先用碘伏棉球沿创缘环形消毒,消毒范围约距创缘5-8cm区域;感染创面则应从距创缘8-l0cm 处环形向里擦洗至创缘。
三、更换敷料
1.内层敷料的取除
取除最里层敷料要轻、慢,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敷料若粘贴于创面,应先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将纱布浸透,再由已分离处轻轻揭起,疼痛敏感处伤口可先用1%-2%奴佛卡因溶液润湿几分钟后再揭。粘贴在手指创口上的纱布,必要时可将手指浸入温盐水或奴佛卡因溶液,使敷料自动脱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