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新贡献
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新贡献
作者:陈志毅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1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极具创新性的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报告; 科学发展观; 理论贡献
        中图分类号:D61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72-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一、第一次提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八大报告提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十年奋斗历程所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的最高形态的提升和概括。
        二、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立足历史的、时代的高度,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做出的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意味着我们党的旗帜上,继写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又写上了科学发展观,这也意味着我们又获得了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新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第一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这次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体现在科学发展
观的理论之中,贯穿于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完善的始终。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论断,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五、第一次提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十八大报告阐明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强调: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科学命题,其完整形态包括三项:运动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中国特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其运动形态就是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形态就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形态就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清楚地阐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六、第一次提出中国特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中国特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
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的阐述,是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概括的突出贡献。
        七、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调总任务是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十八大报告对三个总的概括,高层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第一次提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系统回答的根本问题
        对于中国特社会主义所回答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则在更高层次、更广层面作了最高概括,即中国特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这一概括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研究对象和实践上的工作主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九、第一次提出不断丰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理论特、民族特、时代特
        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主要体现在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丰富这一特就是要注重实践,使中国特社会主义在实践层面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拓展;理论特主要体现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丰富这一特就是要注重理论再升华,使之成为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吸引力的理论创新成果;民族特主要体现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丰富这一特就是要注重更加彰显民族风格、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概的特有优势;时代特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和开放包容,丰富这一特就是要注重吸收时代精华,吸纳人类当代文明进步的有益成果。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层面上,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不断丰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特、理论特、民族特、时代特,对于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
科学发展观总结
        十、第一次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对于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18大报告,2012118日,人民出版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