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学科目:道德与法治
科学发展观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 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1.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2. 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自然景观和城市建设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还面临哪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1. 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第一要义是发展。
  - 核心是以人为本。
  -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讲解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
三、课堂讨论
1. 讨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实际生活中?
二、案例分析
1. 案例一:某地区在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 案例二:某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严重污染。
三、课堂讨论
1. 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四、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科学发展观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1. 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感想文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能力。
3. 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程度和实践情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