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总结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
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
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6、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这是第一章的重点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有过多次论述,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讲的;一种情况是就相结合的基本途径讲的。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科学发展观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不过,文字的表述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普遍真理”与“基本原理”的联系;二是“具体实际”与“具体实践”的区别。就第一种情况说,在和的话语中,比较多地采用“普遍真理”这个提法,而在和的话语中,比较多地采用“基本
原理”的提法。把“普遍真理”改为“基本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过,现在强调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以防止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有的内容都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只有那些能够称之为“基本原理”的东西才能够称为“普遍真理”。就第二种情况说,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和“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表述中都是有的。从这个注释中可以看出,“实际”这个概念大于“实践”这个概念,“实际”是指我们头脑以外的一切;而“实践”指的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是实际的一部分。
从概念和命题的比较上讲,“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比“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更广泛、更一般;而将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时,人们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要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又比“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更深刻、更具体。
(2)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曾经试图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面和具体途径,他主要强调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他把“相结合”的思想具体分解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革命
、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样三个方面,三个途径。教材根据这些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并实现其民族化。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无论是思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这是哲学层面的最高抽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
在理解实事求是精髓的意义时,可以有两个角度: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才有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第二,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实事求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9、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