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4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三篇)
小学2024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我国县教育局关于法制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普法教育工作将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秉持“三个面向”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严格执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规定》。我们将深入开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研究,以及以法律法规为中心的法制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加速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目标
1. 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每一名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 通过教育手段,彻底消除学生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三、具体措施
1. 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1)组织学生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每年至少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举办一次法制专题讲座。
(3)每月通过报刊、橱窗等渠道进行一次法制宣传。
(4)针对突发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 利用班会每月开展一次法律案例的品评与讨论,强化学生知法、懂法的光荣感,以及违法犯罪的耻辱感:
(1)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2)开展诸如“有人借钱不还怎么办”、“有人威胁你怎么办”等主题班会。
3. 组织学生小分队深入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和检查,旨在宣传法律、预防犯罪。
4. 对待问题学生,及时开展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实施个性化教育,特别是加强法制教育,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法制教育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将不断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构建和谐校园、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响水小学。
小学2024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二)
县完全小学“法治光明”普法工作
规划及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校普法领导小组对“法治光明”普法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验收,成果已经得到肯定。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法治光明”普法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我校以提高师生法律素养为基础,强化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能力,推动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积极开展校务、政务公开,营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结合我校
普法工作亮点和实际,特制定本规划及实施方案。
二、普法目的
通过普法工作的深入推进,提升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水平,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教”方略贡献力量,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
三、普法主要内容
“法治光明”普法工作将继续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国防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与青少年教育成长和学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 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将其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2. 健全普法工作机构,明确各级职责。
法制教育计划组长:负责全面领导普法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具体负责普法工作的实施。
成员:负责各自分工,协助推进普法工作。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普法工作的具体落实。
3. 工作职责:
(1)校长为普法工作第一责任人,总体负责普法工作的实施、矛盾纠纷处置和校务公开。
(2)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普法工作的实施。
(3)相关成员负责安排法制教育进课堂,教师学法用法等工作。
(二)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工作
1. 持续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的法治学习,重点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2. 抓好领导学法用法工作,提升校领导依法决策能力和法治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1. 确保学生法制教育“四落实”工作(课程、教材、师资、经费)的顺利进行,法制课教师要结合实际,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推进我校法治教育工作,为构建法治校园贡献力量。
小学2024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三)
本年度穆家小学法制教育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本方案秉承《前郭县教育局工作要点》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依托“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学校依法施教、依法治校的深入实施,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保障师生合法权益,为穆家小学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1. 持续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与宣传。结合本年度普法工作,要求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法规,重点掌握《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劳动合同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法规。教师需做好学习笔记。
2. 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月(具体月份)、“12.4宣传日”等时间节点,通过法制讲座、征文、法律知识竞赛、校园刊物、板报、手抄报、校内广播、普法考试以及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制教育。
3. 认真执行法制课教学任务。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每两周安排一课时法律课程,由具备较高法律素养和自律能力的教师授课,确保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配备的到位。开展法律启蒙和常识教育,使学生掌握《国旗法》《国徽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防教育法》《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注重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各学科教学的融合,提升教育整体效果。
4. 积极开展校外法制辅导员讲座。每学期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1-2次讲座,内容需结合学生实际、当地治安状况和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确保讲座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