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时期广西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编纂
新桂系主政广西期间,比较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编纂,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编纂地方志、整理乡贤遗著、创办报刊杂志、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献典籍和反映民国时代的宝贵资料,为保存、弘扬广西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
1、建立了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的专门机构
iPhone14系列ProMax产量最高1911年竣工开馆的桂林图书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十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1931年广西省政府又在南宁建立广西省立第二图书馆,这两所图书馆不仅“储集各种图书及地方文献供众阅览”,还“办理关于地方文献善本及金石书画之一切事项”。1935年省立第二图书馆还专门组织“搜集本省志书及前贤著作委员会”,“聘请热心文化事业,富有教育学识及经验,或曾为修志事业及熟悉本省新旧志概况者”担任委员,开展广西地方志书及前贤著作的收集工作。
全国前十名酒1931年广西省政府启动省志编纂工作,令各县设置省志资料采辑处征集资料,并于次年成立广西省修志局,负责“办理编修广西省志事务”,由广西省主席黄旭初担任督办,聘马君武为总纂,随即着手征集资料,整理研究地方文献,组织实地采访调查,订定广西省修志篇目。这一时期,广西省政府极力督促各地修志,形成了修志高潮,如1934年“省颁各县施政准则,将修县志一项,列为县政工作之一”。受抗战影响,1938年广西省修志局停办,直至1942年,广西省政府“为完成省志修订工作起见特设置广西省志
编审委员会”,次年改称广西通志馆,聘封祝祁为馆长,聘蒙起鹏、黄诚沅等知名学者任编纂,继续开展修志工作。这些修志机构虽因时局动荡,几办几停,但极大地促进了各县地方志的编纂工作。
1942年广西省政府“为搜集本省乡贤于学术上确有价值之著cf更新后玩不了
泡沫切割作编校刊行以广流传起见特设置广西乡贤遗著编印委员会”,以李任仁为主任,开展《广西丛书》的编印工作。江南春 古诗
1947年广西省政府又为“征集管理文献及编纂本省志书”,成立广西省文献委员会,由黄旭初担任主任,李任仁、封祝祁为副主任,另聘12名委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及编纂广西地方文献。该会制定了文献资料征集、调查实施办法以及历史文物审查鉴定、期刊编辑、采访等制度,调查掌握广西文献散布及存佚的大致情况,探讨广西历史文化,对广西文献进行了初步梳理,及时征集、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广西地方文献。
此外,广西省政府及各机关团体,如广西省政府编译室、广西教育厅、广西财政厅、广西民政厅、第四集团军政治处、广西民团周刊社、广西建设研究会等,均是编辑、出版广西地方文献的主力。
2、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献典籍
新桂系时期编纂的地方文献,记录了当时广西的发展状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主要有:
2.1地方志的编纂
据《广西方志提要》、《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统计,新桂系时期广西共编纂通志1部、县志60余部。这一时期,许多本土的硕儒名士,如马君武、封祝祁、黄诚沅、蒙起鹏、梁岵庐等,积极主持或参与了地方志的编纂,修志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有诸多创新,涌现了一些佳作。如《贵县志》被誉为民国时期广西方志之善本,该志取材范围广泛,包含该邑从自然到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在体例和记载的详略方面均有创新,尤其是结合内容插入图表,既生动具体,又便于查阅、统计和比较。
当然,这一时期所修的方志也有许多缺点。如《榴江县志》、《恭城县志》、《凌云县志》等,照搬广西省颁布的志书目录,一些章节或内容贫乏,或徒具空名。又如《广西通志稿》,于1931年开始纂修,原拟定篇目为13篇,至1949年仅完成6篇,除地
理篇完成纂修且质量较高外,其余仅完成个别章节,整部志稿辑录的资料不少未经核实,油印装订也较草率,是十分粗糙的稿本。
2.2广西乡贤遗著的整理
新桂系时期,无论民间还是官方机构,对广西乡贤遗著的搜集、整理及研究都较为活跃,出现了《岭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西五家诗文集》、《广西诗征丙编》、《粤西十四家诗钞》、《宁明耆旧诗辑》、《广西乡贤文选》等书,保存了许多广西诗文,推动了广西乡土文化的弘扬。
黄蓟编纂的《岭西五家诗文集》,收录清咸丰、道光年间名噪一时的五位桂籍作者的诗文,有吕璜《月沧诗文集》、《初月楼文谈》;朱琦《怡志堂诗文集》;王拯《龙壁山房诗文集》、《茂陵秋雨词》、《瘦春词钞》;龙启瑞《经德堂文集》、《浣月山房诗集》、《反南春柳词钞》;彭昱尧《致翼堂诗文集》。
吕集义编的《广西诗征丙编》,收录清道光初年迄民国的106名广西文人的诗篇982首,所录诗篇或抄自传集,或采诸选本,或搜之方志,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