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父亲节快乐的句子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一、地方志的概念(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作为地方资料汇集,成为各部门、各学科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追忆先贤,记述沿革、探寻风物,还是利用方志蕴藏的宝贵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地方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地方志的种类
申请支付宝账号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历史上曾有郡志、州志、府志、路志、省志、道志、卫志、县志;现在主要是省志、市志、县志(包括旗志、盟志)三级志书,以及乡(镇)、村志。
监的多音字组词从专业性质角度看,历史上地方志还有山志、水志、寺庙志、园林志、艺文志、风土志、人物志等;现在,除了继承传统的志书种类外,由于社会发展分工细化,专业志种类更趋丰富,有地理志、文化志、教育志、煤炭志、电力志、财政志、金融志等涉及各行各业的专业志书,还有行业志、企业志、部门志、学校志、医院志等。
三、地方志的特征
1、地域性。这是地方志的首要特征。地方志自古以来都是特定的地理区域为记载范围的,即便是一些山水志、寺庙志、行业志、企业志也是以特定
区域为记载范围的。
2、资料性。地方志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保存大量珍贵的资料。编纂地方志主要目的是客观、详实地记录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让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地方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文献、馆藏档案、图书报刊、金石碑刻、实地采访、口碑调查、测绘勘探等方面,资料包罗万象、丰富详实。
3、广泛性。地方志综合记载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著作不能替代的。
4、时代性。时代性主要是说地方志的内容与形式具有时代烙印、时代特征、时代差异。地方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志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更其形式、充实其内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这次进行第二轮修志,主要是记载和反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这就是新时期、新时代的要求。
5、连续性。地方志的连续性表现为编纂工作的连续性和内容、形式的连续性。编纂的连续性是国家规定的,历史上有五十年修一次,三十年修一次的作法。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因,绵延不绝,地方志功不可没。地方志发挥了传承文明、延续传统、保存民族文化的特有作用。现在,国家规定每二十年修一次,这样可以保证对我国各项事业的记载做到形容时间快的句子
传承延续。
四、地方志的功能
概括地讲,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
存史功能:将一定地域内的自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状的兴衰起伏和发展变化,用文字记述下来,达到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供今人和后人查阅参考的目的。这是地方志最基本的功能。
资治功能:为各级政府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领导者准确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客观情况,提供系统全面的资料,为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化功能:利用地方志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道德品质服务;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热爱乡土,建设家园教育。清末曾在全国范围内号召编写乡土志作为中小学生的乡土教材,我省就存有《山西乡土志》和《山西风土记》。
五、地方志的基本结构和体裁
1、结构
地方志的结构大致可分两种形式,纲目体和章节体。
⑴纲目体:是传统旧志较多采用的一种形式。它是先按事物属性设置若干大类,然后在大类之下按其固有的构成元素设置目,以纲统目,目以类聚。
优点:纲举目张、分类清晰、层次简明、便于撰写、易于查阅。
缺陷:整体性不强、各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⑵章节体:是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产物,也是新方志广泛采用的一种
初中家长评语结构形式。这种形式通常是将志书记载范围内的事物以“篇”为单位分设若干个平行的单元,然后各篇之下,再按“篇”题所辖事物的实际内容设若干章,章下设若干节,节下依据实际情况设目或不设目展开记述。章节体中又有大编体、中编体、小编体三个类型。
优点: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便于横分门类,便于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例,易于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体现事物系统性,容易突出重点、突出特。
缺陷:设置篇目要做到既科学合理,又便于编写难度较大。
2、体裁
志书的基本体裁一般包括述、志、记、传、图、表、录七种。
人际关系处理述:包括总述、概述,以及各篇章后的无题引言或小序。主要作用是记述概貌、展现特点、综述始末、反映规律。
志:是志书主体;
记:是指大事记、专记等。大事记一般要以纪事本末体形式记述,大事选录要有统一标准,不能泛泛收录,要尽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
传:指人物传,要坚持人不立传的原则。处理人物入志问题除传记之外还可采用人物简介、人物表两种形式。
图:包括地图、照片、示意图等,地图要有比例尺、经纬度、绘制时间、图例等要素;照片要体现典型性、资料性、艺术性、时代性;示意图包括柱状图、比例图等,绘制要科学准确。
表:主要是各类统计表,这是当代志书的重要特点,通过科学的统计表
可以记载许多重要经济变量,达到“文约事增”(也就是以少量的篇幅记述庞杂的事物)的目的,表要做到要素齐全,表题、表号、表体、表注缺一不可。经济部类的专志尤其应注重表的运用,通过表的形式将发展变化中的数据展现出来,增强志书的资料价值和参考利用价值。
录:包括目录、附录。序、凡例、索引是地方志书的特殊体裁。序主要是对一地、一业的概要介绍,以及修志思想、修志缘起的表达。凡例对编写宗旨、编写原则、时空范围、体例结构、篇目设置、资料来源、文体文风等进行规范。索引包括人名、地名、主题词、条目索引等几类,通常按音序或笔画顺序编排。
六、编纂地方志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则
1、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这是编纂地方志最根本的原则,也是人们衡量一部志书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具体来说指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全面:要求把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方方面面的事物都涵盖到、记载到;完整:宏观上,必须完整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各个历史时期基本状况,微观上,就每一项事业或每一件事来说要完整反映事物起源发端、发展演变、终结消亡、现实状况等全过程;真实:要客观地、公正地、如实地记载我们所要反映的事物,做到“不溢美、不隐恶”,避免“只报喜不报忧”、“突出成就,回避失误”、“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等倾向;准确:内容与历史的客观状况相一致,资料严格鉴别、筛选、核
订,文字表述恰当到位。
2、不越境而书,不越界而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