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快板知识培训教材
《儿童快板知识培训教材》
一、前言:
“快板”是一种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之一,它以明快的节奏与活泼的韵律取胜;首先表现在演员必须自己“伴奏”,也就是一手敲大板,一手敲节子板,一心三用,非常仰赖高度集中的精神与敏锐的反应力。
儿童学习快板能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克服了在观众面前怯场的心理,最重要的一点:练习快板能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心,脑,手,合一的目的。
    快板表演的十六字口诀:
“形神兼备、细腻奔放、文爆结合、恰倒好处”
    著名快板表演艺术家志宽老师的快板表演技法:
唱打多变,穿成一线;叙事抒情,分节分段。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迟疾顿挫,起伏连绵。
说唱配合,关键心板;板音别吵,运用自然。
吐字发音,字正腔圆;用气丹田,切记别喊。
高而不喧,低而不软;声情结合,统一对线。
包袱笑料,不过不欠;心情感,思想总管。
人物表演,看脸看眼;一招一式,切莫挡脸。
手眼身布,随遇而变;舞台定位,准而不乱。
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感情交流,不可懈慢。电力公司实习报告
深入生活,不可间断;多排多演,反复实践。
演出结束,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缺陷。
振兴快板,多做贡献!
二、快板的起源与种类:
1、快板源于元末明初,由牛骨板——数来宝——快板书,发展而来。
2、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
3、“数来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沿街乞讨演唱,二是“撂地”卖艺,三是舞台演出。
4、演出形式与特点:
快板艺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快板的演出形式主要有:一个人演唱和两个人对口演唱两种。
特点:歌唱英雄唱胜利,批评具体又实际。拿它娱乐都欢喜,指导工作有意义。
五谷是哪五谷三、快板的流派:
    快板-当代名家:
1、王凤山(1916~1990),他的快板轻巧明快、节奏强烈;板起板落半说半唱,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缓而不散;表演潇洒自然,从容大方;讲求“气口”的运用,使流畅生动;台风严谨踏实。代表曲目有《十八愁绕口令》、《羽煮海》、《双锁山》、《百山图》等。
2、高凤山(1921~1993),他演唱快板,吐字清晰,语言俏皮,节奏鲜明,气势流畅,唱段紧凑,一气呵成,板槽极稳而又富于变化。在说、逗结合方面,尤有独到之处。其代表作有《堂》、《黑姑娘绕口令》、《诸亮押宝》、《羽煮海》、《数来宝》、《闯王斩堂弟》等。
3、润杰(1917~1990),天津人,他是评书、相声,加上“数来宝”,一人兼通三艺。他的打板技巧、语言句式、表演风格独特创新,并创立了快板书这一新的曲艺品种。其主要特点是:板点丰富多变,句式灵活自然,讲究语气,注重表演。因而能够鲜明生动地描叙故事、刻画人物,富有艺术表现力。代表作有《劫刑车》、《巧劫狱》、《千锤百炼》、《抗洪凯歌》、《熔炉炼金刚》等。
四、板式:
大学数学公式
    板和点:
板和点是紧密相连的。打的是板,听的是点。
(一)小板,演唱时打节奏主要是小板。小板又叫节子,也叫碎嘴子,常用点有四种:
1、单点。前四扇板和后一扇板轻轻撞击,靠腕子使劲,形成惯性,产生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是小板的基本点。
2、双点。在打单点的时候,拇指上下跳动,就产生出“嘀咯嗒、嘀咯嗒……”的声音,这叫双点。在演唱每个自然句的衔接处,往往是用双点填空,便于演员换气。
打印机安装程序3、混合点。一个单点加一个双点就是混合点:“嘀嗒嘀咯嗒、嘀嗒嘀咯嗒……”,在演唱中也是常用的点。
4、碎点,也叫撮点。小板连续打一个点,有人管这叫打撮儿,声音是“嗒嗒嗒……”,常用于板头或特殊效果处。
(二)大板,主要用于板头,和小板紧密配合,能打出优美动听的花点来。但在演唱过程
中,大板不宜多用。用多了容易把情绪打断,产生杂乱的效果。
    彭于晏 郭采洁 电影 大板的基本打法有三种:
1、扣板。抡起上扇击下扇,发出“呱”的声音,这是大板的基本点。
2、磕板。用下扇轻磕上扇,产生出“得”的声音。
3、马蹄点。手背弓起握住下扇,形成共鸣槽,两扇板连续撞击,手一一合,产生出“得哒、得哒”的声音,好像马蹄声,一般用于板头或2楼
特殊效果处。
(三)板头,又叫开场板,是最先送入观众耳朵的声音。打好开场板有三个作用,一是吸引观众,二是酝酿情绪,三是确定速度。万不可多打,观众不叫好,打起来没完,那就成耍杂技了,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快板的辙韵:(了解即可)
曲艺分十三道大辙,两道小辙。所谓十三道辙:即唱词押韵句尾字的韵角。
十三道大辙如下:
言前辙(an),一七辙(i),窈窕辙(ao),发花辙(a),人辰辙(en,un,in,ǖn),由求辙(iu,ou),乜斜辙(ie,ue),姑辙(u),江洋辙(ang),怀来辙(ai),中东辙(ong,eng,ing),灰堆辙(ui,ei),梭波辙(o)
    两道小辙:小人儿辰儿(er),小言儿前儿(er),除此两道再没有可以加儿化韵的。
六、快板-表演技巧
表演快板,既要求有功,更要求有情。一个演员上台表演,能不能吸引观众,感染观众,感情是起重要作用的。
演唱快板,要感情真实。真实的感情发自心,在表演艺术上叫在感情。这个心的感情来自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演员的真实感情又应是发自心而形于外表的东西。
就是说演员要把心的感情表达给观众,是要通过他的面目表情,外形动作,语言声调等表演手段来完成的。凡成熟的演员,都能很好地把在感情和外形动作结合起来,做到感情真实,表演自如。
韩国女歌手排行榜
    表演快板时,以下几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眼神:
人常说:看人先看脸,看脸先看眼。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还有的说:表演表演,表的是“眼”。也经常听到有人夸奖某一个演员:这个演员好,眼睛有神。
可见,眼神的运用对于表达感情起着直接的作用。表演快板运用眼神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视线要集中。演员在舞台上要眼看一条线,而不要眼看一大片。看一条线,视线集中,就能用你的眼神把观众拢住;看一大片,眼神就散了,观众也就跟着散了。
2、眼中要有物。演员根据作品提供的环境、人物、情节,进行表演,无论台上调度大小,动作多少,眼睛总是闲不住的,或极目远眺,或近眼细瞅,或眉开眼笑,或怒目而视,都要做到眼中有物。有物就是有实感,像真看到一样。
3、要同观众交流。曲艺的表演都是直接对观众的,要通过你的眼神同观众进行感情交流,让观众进入你演唱的作品中来,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让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亲切、热
情的印象,总像是在哪儿和你见过面、谈过话,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感,这回看完你的演出,下回还想来。
(二)手势:
我国传统的曲艺表演,都讲究手、眼、身、法、步。把手放在首位,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演员在表演中,用手做动作是最多的。
表演快板更是这样了,像什么指人、指物、指方向,拿刀、拿、拿工具,敬礼、握手、抱孩子,写字、画画、翻东西,以及推、拉、抡、拽、扇、拍、扔、打之类的动作,都是通过手势来表示的。
    在运用手势的时候要注意:
1、配合唱词。要唱什么样的词,就做什么样的动作,用手势协助容的表达。如何配合得好,也是有讲究的,比如,你的手是动在词前,或是动在词中,还是动在词后,要反复琢磨,反复实验,然后再确定下来。
3楼
2、配合眼神。表演的时候要反过来,应该是手到眼到,手指哪儿,眼看哪儿。当然也有看前指后、看左指右的,这在于演员的处理,不能绝对化。手势对眼神来说,一般是起领路的作用。
3、配合身段。照理说身段也包括着手势。这里讲的身段,是除手以外的动作都在其。在表演的时候,要把手上的动作和身上的动作结合起来,协调起来,统一起来。
搞好这几个配合,或者说结合,还要求手势要准确,鲜明,大方,有目的性,不能含糊,琐碎,小里小气,乱划拉,比划了半天不知道你在干啥,这只能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表演快板,右手拿着大板,对表演有所影响,必要时可以把右手腾出来,有两种方法:
1.    挎板:把大板挎在左手脖上。
2.    放板:把大板放在桌子上。
(三)跳进跳出:
同其它曲艺形式的表演一样,快板的表演也是跳进跳出的。
演员既是叙述者,又是人物的扮演者,叙述时跳出来,演人物跳进去。说快板演人物又同演戏不一样,演戏是固定角,表演快板是模拟人物,而且是跳来跳去的:一会儿爹,一会儿妈,一会儿聪明一会儿傻,一会儿解放军,一会儿大恶霸。这种表演主要是抓各类人物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带有一定的夸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