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www.ks5u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红烧鱼怎么做
课标解读
时空坐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察举制
形成:汉武帝时期。
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九品中正制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
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2)刺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2官员的考核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的监察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2官员的考核
(1)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的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1观察下图你认为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如何认识该制度?
提示:(1)标准:孝廉另外有茂才等。
(2)认识:为汉朝选拔了大批人才。
2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概括说明段灼认为九品中正制有什么弊端。
提示:一是对选拔对象确定等级的权力掌握在中正官手中不能做到公开透明甚至是掩人耳目;二是被选拔上来的上品之人都是王侯或者是当权之人的子弟。
3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它又有什么弊端?
提示:(1)原因:
骄字组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2)弊端:
健康码怎么弄出来科举制度严重扼杀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和独立的见解;科举考试的内容只偏重人文伦理,轻视自然科学,造成中国科技逐渐落后;可能会造成官场的不正之风。
4.阅读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隋唐以后,中央政府任命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员,并对他们进行考核,因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5.阅读教材P32“历史纵横”,思考:明朝科举考试为什么实行南北卷制度?南方录取人数为什么比北方多?
提示:(1)实行南北卷制度的原因:保证选拔出南方和北方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保持人才来源的南北地域平衡。
(2)南方录取人数比北方多的原因: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
 科举制度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本命年穿红由谁来买……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何历史进步性?
提示: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
(2)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是什么?
提示: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积极性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报考护师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
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全国装修公司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