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右图中M洲濒临的大洋是( )
简笔画世界
A.北冰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北冰洋
D.大西洋、印度洋
2.下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 )
A.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B.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3.世界上拥有热带和寒带大陆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
A.北美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
C.南美洲、南极洲 D.非洲、南极洲
4.关于右图中地理事物名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岛屿
B.②为半岛
C.④为海峡
D.③为大洋
5.下表是四大洋的代码与面积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大洋代码 | a | b | c | d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8 000 | 7 500 | 9 300 | 1 300 |
A.a是大西洋,面积最大 B.亚洲、欧洲、北美洲濒临d大洋
C.南、北美洲东临c大洋 D.b是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
6.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非洲和欧洲 B.北美洲和南美洲 C.亚洲和大洋洲 D.亚洲和南极洲
读右图,完成第7~9题。
7.图中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8.包围①大洋的大洲没有( )
A.非洲 B.亚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
9.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10.下列各组所列的两大洲中,以运河作为分界的有( )
①亚洲、非洲 ②亚洲、欧洲 ③欧洲、非洲 ④北美洲、南美洲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1.下列地貌的形成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黄土高原 B.荷兰围海大坝
C.珠江三角洲 D.台湾海峡
12.南美洲和非洲两块大陆轮廓几乎可以凸凹相接成一体,这能最好地证明( )
A.大陆漂移说 B.板块运动
C.火山爆发 D.丁俊晖晋级大奖赛次轮地壳断裂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依据资料完成第13~14题。
13.根据图判断,若智利地震引发海啸,波及的主要海域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4.下面四个与地震相关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海地地震引发了海啸,天津沿海地区的居民要马上撤离
B.有人预测2020年5月1日上午8时天津要发生6.5级地震
C.最近蚂蚁频繁搬家,肯定要地震了
D.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在床边或桌边
15.关于下图中大洲的自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大洲中“我”面积最小,但“我”却居住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上
B.北回归线穿过“我”的南部,北极圈从“我”的北部经过
C. “我”和大哥亚洲隔着乌拉尔山脉和白令海峡
D.本初子午线穿过“我”的西部,“我”主要居住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16.观察下图,依据大陆漂移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A.最终将消失 B.没有变化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17.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陆板块全部是陆地 ②海洋板块全部是海洋 ③亚欧板块并不完全与亚欧大陆重合 ④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白底③④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第18~19题。
18.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19.下列地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地带,因此多地震
B.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因此面积不断扩大
C.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处,因此面积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是因为积雪的原因
20.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 )
A.红海 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
二、综合题(共40分)
21.(9分)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陆地约占 %,海洋约占 %。把路由器当交换机用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大的是 半球。
(3)仔细读图还能发现,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洲,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洋,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大陆和 大陆。
(4)在南、北半球图的适当位置填出四大洋的名称。
22.(9分)读东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的经度是 ,B地的纬度是 。
(2)图中甲是 洲。乙为 洲,它的大部分范围属于 (填“高”“中”或“低”)纬度。
(3)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4)丙是 洲,丁为 洋。
23.(12分)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代号及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大洲:甲 ,乙 ,丙 ,丁 。
大洋:A ,B ,C 。
(2)甲、乙两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里海、 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丙、戊两洲以 为界;甲、丙两洲之间隔 海峡。
24.(10分)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中的书本(纸张)代表了地球上的 。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 现象。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 现象。
(2)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运动,并说明板块名称。
(3)预测红海面积将 ,原因是
。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由图中大洲相对位置可以判定,M洲是大洋洲,因此,M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A 3.D
4.A 图中①为澳大利亚大陆,是全球最小的大陆,②为中南半岛,③是太平洋,④是马六甲海峡。
5.A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a为太平洋,面积最大;d为北冰洋,该大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洲环绕;南、北美洲东临大西洋,c代表大西洋;b是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
6.C
7~9.7.D 8.A 9.B 第7题,图中A大洲和B大洲分别是北美洲和亚洲,其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第8题,图中①大洋是太平洋,包围它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第9题,图中③大洋是北冰洋,是跨所有经度的大洋。
10.C 11.B 12.A
13~14.13.A 14.D 第13题,由图中智利的位置能够看出,海啸主要波及太平洋海域。第14题,天津离海地很远,网速太慢又有陆地阻挡,不用撤离。地震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报,一些动物的反常现象只能是一个参考,不能说绝对会发生地震。
15.D 本题借助大洲的轮廓图考查大洲的相关知识。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该大洲为欧洲,面积在七大洲中居第六位,北部被北极圈穿过,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16.C 观察题图看出,从2亿年前→6 500万年前→现在,大西洋是在不断地扩张,今后还将不断地扩张。
17.D
18~19.18.C 19.A 据图可知,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处;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20.D 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都位于板块张裂地带,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都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骂人的话带脏字
二、综合题
21.答案 (1)29 71 (2)北 (3)南极 北冰 非洲 美洲 (4)略。
22.答案 (1)20°W 0° (2)亚 非 低 (3)苏伊士 (4)南极 印度
23.答案 (1)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2)乌拉尔 乌拉尔 大高加索 巴拿马运河 白令
七月半冥包怎么写图片24.答案 (1)板块 挤压 褶皱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地震 张裂 断裂形成裂谷、海洋或引发火山、地震 (2)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3)逐渐扩大 红
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 (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从板块运动方向看,地中海两侧的两大板块做挤压运动,因此,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
解析 此题借助实验深入理解板块挤压和张裂运动时产生的地理现象,并结合板块分布图考查板块分布,解释地理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实验,实验中的书本(纸张)代表板块,手的用力方向代表板块的运动方向,图一中表示板块做相对运动,板块挤压产生褶皱隆起,在地表容易形成山脉。图二表示板块相背运动,板块拉伸,产生张裂、断裂,在地表容易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挤压或张裂、断裂都易引发火山、地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