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宁政发〔2017〕18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7.01.25
施行日期
2017.01.25
文号
宁政发〔2017〕18号
主题类别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房产中介有望被取消?
现行有效
正文:
----------------------------------------------------------------------------------------------------------------------------------------------------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
  宁政发〔2017〕18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outlook怎么发邮件  现将《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1月25日
  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面部精华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南京建设,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省政府《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基础
工作顺利  “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工作以举办青奥会为契机,把全民健身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全民健身与青奥同行”计划,促进广大市民身体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
  ——市民身体素质显著增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3%,市民体质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达到教育部要求。
  ——公共体育设施显著改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市、区两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部建成,郊区“新四个一”体育工程全部建成,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8平方米。
  ——体育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市、区两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市级单项协会达44个,区级体育协会达207个。晨晚练健身站(点)达3500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2655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7人。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以“百万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幸福工程”两大系列活动为主线,每年举办1200项(次)以上全民健身活动。
  ——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明显提升。市、区两级市民体质检测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实现全覆盖,镇(街道)体质检测站点覆盖率达40%以上。全市每年免费为3万市民检测体质和提供运动健身指导服务。
  ——全民健身服务产业不断壮大。体育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7%,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显著增加,健身市场日趋规范,居民体育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我市全民健身事业还存在一些“短板”,突出表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依然偏低;公共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并存,基层体育设施及其管理亟需提档升级;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不够;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等。面对人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需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健康南京”战略,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健全体育健身市场体系,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至2020年,建成优质均衡、特鲜明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和多样化、多层次体育产品与服务市场供给体系,人民众身体素质显著增强、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成为“健康南京”的靓丽名片。
  ——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国前列。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75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80万。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94%以上,在校中小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全民健身设施明显增多。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数量更加充足,布局更加合理,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5平方米,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进一步完善。建成10个体育公
园、40个配建体育设施的城市社区“游园绿地”、140所“校园足球”特学校、640片足球场地,新增400公里健身步道。城市社区健身器材覆盖率和完好率保持100%。推进100家以上公共体育场馆低价或免费向社会开放。
  ——全民健身活动明显丰富。进一步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提高众参与度,增强众幸福感。市区体育部门和社团组织每年举办1500项(次)以上全民健身活动。鼓励各部门、各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广泛开展多样化、常态化的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健身生活化。
  ——体育社会组织明显壮大。市、区体育总会作用更加明显,体育社团总数达400个以上,各类体育俱乐部1200个,团体注册会员2000个,个人注册会员超过25万人,单项体育运动协会的凝聚力显著增强。镇(街道)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2个以上单项体育协会实现全覆盖。3A级以上(含)体育社团达到110个以上,2A级体育社团全覆盖。每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达5个以上。
  ——体育健身指导明显加强。科学健身宣传载体和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镇(街道)体质检测站点覆盖率超过60%,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5人以上,全市每年免费为5万
市民提供体质检测和运动健身指导服务。
  ——体育消费市场明显扩大。至2020年,体育服务业收入总规模超过500亿,增加值占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例达60%。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400亿左右。“体育消费券”推广工作逐步完善,依托现有体育场馆,打造功能多元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全民健身设施
  1.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全民健身设施。完善城区全民健身设施四级框架,即:市级全民健身中心、区级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街道全民健身工程、社区全民健身点。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建设南部新城体育中心。完善郊区全民健身设施四级框架,即:区“新四个一”体育场馆、镇(街道)文体中心、行政村“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农民集中居住区和较大自然村小篮球架等。
  2.建设沿长江、秦淮河、明外廓—秦淮河、明城墙等“四大体育健身带”,环“紫金山—玄
武湖”、“将军山—牛首山”、“金牛湖—大泉湖”、老山、栖霞山、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等“八大体育健身圈”。实施“体育进公园”计划,在公园、风景区、绿地、空置广场等融入体育元素和功能,建设40个“游园绿地”健身设施。重点打造玄武湖、中山陵、聚宝山、老山、金牛湖等“五大体育公园”。建设江宁区汤山温泉、高淳区桠溪慢城、雨花台区苏宁足球等体育健康特小镇。构建城市慢行系统,结合市政道路、河道和园林绿化建设,在滨江、沿河、环湖和公园、绿地广场、风景区等场所,有序推进健身步道和骑行车道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建全民健身设施要求,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使用;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体育健身场馆;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将其改造成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3.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巩固推进镇(街道)文体中心建设。对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及时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促进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二)健全全民健身网络
  4.认真贯彻落实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成为政社分开、
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加快推进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实体化改革,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加强企事业单位和行业体育组织建设,发挥晨晚练健身点指导员的作用,积极引导自发性健身体加强自我管理,转化为固定健身组织。加强组织引导,实现基层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
怎么查询社保缴费记录
  5.注重发挥现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作用,通过专业等级培训、年审复查以及志愿者招募等方式,提升全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积极吸纳医疗卫生专家、在宁高校教师、体育专业知名人士等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吸纳中小学体育教师、各单项体育运动协会等级裁判、部门工会和行业体育协会骨干成员、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健身达人等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新生力量。将区体育中心、镇(街道)文体中心打造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的联络点、活动之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三)扩展全民健身活动
  6.充分发挥品牌赛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每年举办南京马拉松赛,打造“双金”南马。举办世界轮滑锦标赛、世界青年沙滩排球锦标赛、2018羽毛球世锦赛、2019国际篮联
篮球世界杯等国际精品赛事,精心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广泛众基础、发展前景好、常态化的精品体育赛事。支持各区分别打造“玄武登山”、“秦淮轮滑”、“建邺太极拳”、“鼓楼乒羽”、“栖霞龙舟”、“雨花台足球”、“江宁石锁”、“浦口户外有氧运动”、“六合篮球”、“溧水山地越野”、“高淳武术”等“一区一品”赛事,通过举办赛事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激发市民体育热情。
  7.继续办好“元旦健身长跑”、“全民健身日”、“泛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大联动”、“世界步行日”、“奥林匹克纪念日”等品牌全民健身活动,鼓励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运动会,提高众参与度和获得感。鼓励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园区开展常态化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一校一品”、“一企一品”、“一园一品”等特健身活动品牌。传承青奥体育文化遗产,加强国际、国内体育文化交流。面向少年儿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城市外来人口等不同人,开展趣味性强、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8.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活动组织渠道的作用,激发社会体育健身组织的热情和活力。推进健身跑、健步走、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棋类、广场舞等具有广泛众基础的运动项目深入发展。推动健身气功、龙舟、石锁、拔河、武术、舞龙舞狮、
抖翁、风筝等具有地方特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加快发展。促进轮滑、骑行、帆船帆板、击剑、汽车、户外运动、健身操、啦啦操、航空航海模型、电子竞技、笼式足球等时尚休闲体育项目普及发展。
  (四)促进全民健身服务提质增效
  9.依托“我的南京”等手机APP和“南京体育网”、“南京全民健身服务网”等信息载体,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打造集场地预定、教练预约、自助体测、在线指导、活动推送、场馆电子地图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达到“健身场地更好,健身教练更好约,健身活动更好玩,健身消费更放心”的效果。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更多时间和更低价格向市民开放,提升市民参加体育健身的获得感、满意度。办好“南京全民健身大讲堂”,建立健身专家库和讲师团,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市民健身健康素养,养成终身锻炼的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