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论坛
shi dian lun tan
295
康养旅游视域下攀枝花市饮食文化的开发策略研究
◎闫海莹 董帅
摘要:2020年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生存变得困难,民众们也暂时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而健康成为大家所热议不断的话题之一。的确,不仅健康产业作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符合人们对健康需求和休闲娱乐追求的康养旅游也成为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本文认为疫情之后,消费者追求健康旅游的意愿将显著提升,康养旅游迎来发展机遇。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攀枝花市饮食文化如何与其他康养旅游产品和项目深入融合,助力攀枝花市康养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康养旅游;饮食文化;开发策略
俗语“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这句话体现了在养生系统里人们对饮食是非常重视的。康养旅游是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
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1],可见在界定康养旅游的概念时,在康养范畴中提及了饮食的内容。在康养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对饮食文化加以关注,不仅能丰富康养旅游产品体系,也能让旅游者品尝和体验不同的美食,凸显地方饮食特,提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
在四川省打造攀西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区的战略下,攀枝花市于2008 年提出“倾力打造中国阳光恒泰旅游度假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阳光康养旅游的相关举措。2012年,攀枝花市编制了《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规划(2012-2020年)》,率先提出把攀枝花建设成“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2014年,攀枝花举办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2017年,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攀西经济区建成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2018年3月,《攀枝花市建设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实施意见》在攀枝花市全市组织实施。
一、攀枝花市康养旅游与饮食文化的特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的现状,以及现代人对生活品质、身心放松修养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康养旅游的市场将越来越广阔。康养旅游市场的形成对攀枝花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攀枝花市发展康养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舒适的康养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喜小儿无赖攀枝花市地处川滇交界处,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干热河谷气候)带,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常年平均气温为20.3℃,旱、雨季分明,云量少而光照充足,可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比较适宜冬季避寒旅游。其海拔高度在 1~1.5 km 之间,空气湿度为55%~60%,PM2.5 优良率稳定在 95% 以上,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300~2700小时,以及这里的“六度”禀赋(温度、湿度、高度、洁静度、优产度、和谐度),为攀枝花市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森林资源方面,经统计攀枝花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1%,在全省市州中居第二位,全市有林地面积42.7万公顷,林区内年均湿度在55-65%之间,共有植物190余科2300余种,动物500余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5种、野生植物14种,可以说森林资源富集、生物种丰富。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4处。水文方面,攀枝花市属长江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约95条,分属金沙江水系、雅砻江水系,造就了不少峡谷景观,且因山地地形和金沙江穿城而过,桥梁众多,有着“山地桥梁博物馆”之称。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的饮食文化
攀枝花市的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国家AAAA 级风景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以及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易颛顼龙洞、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大笮风旅游基地、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中国苴却砚文化旅游区、新山傈僳旅游村寨、攀枝花中国三线
建设博物馆等可以满足探险、采风、娱乐、度假、疗养等需求,为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必备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励志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攀枝花市境内饮食呈现出川滇风味、东北风味杂揉的特,羊肉米线、羊肉汤锅、鸡枞炖鸡、油底肉、炒饵丝、凉拌树蝴蝶、香酥爬沙虫、生态马蜂蛹、野菜炒鸡杂是这里常见的具有川滇风味的美食;而血肠、皮冻、小鸡炖蘑菇、酸菜猪肉炖粉条、手擀面、粘豆包、苞米面大饼子也是这里常见的具有东北风味的美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攀枝花市的盐边菜,虽属川菜,但却具有不同的特和风味,注重食物的本味和鲜味,走在攀枝花的街巷上常见以盐边菜为招牌的餐厅、饭馆。此外,攀枝花市的芒果、枇杷、脐橙、石榴等获得国家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松露、玛卡、雅江鱼、沙瓤西红柿也享有盛名。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综上,良好的康养气候和生态环境为攀枝花市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而要发展好康养旅游,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以及特的饮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它们不仅能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也能提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更能成为拉动旅游目的地消费的经济增长点。
二、攀枝花市康养旅游与饮食文化的发展现状
攀枝花市于2018年启动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计划实施康养旅游精品、康养旅游品牌和
康养旅游服务三大工程。其中提到突出康养资源禀赋优势,挖掘特民俗文化内涵,完善乡村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培育住宿、餐饮、商品、服务和旅行社等系列康养旅游产品品牌。从初步调查统计显示,在攀枝花市康养旅游发展进程中,涉及了万宝营块菌(松露)森林康养度假区、国际康养学院、普达颐养护理院、普达养生度假村、“岐黄养生”治未病中心、花城森林公园、凤凰花森林公园等多个重点项目。但以上均未有针对性、具体性、系统性得对饮食文化开发做出规划,致使在攀枝花康养旅游发展中饮食文化的开发有所缺失,具体表现在对饮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宣传营销意识较为薄弱且文化旅游项目参与性较弱。
(一)对饮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今天吃什么”大概是常常浮现在每个人脑海里的问题,但如果只关心吃什么,其实是停留在饮食的果腹阶段,也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当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变成一种认知过程或者一种再生产模式,那么正如人类学对饮食的民族志研究的总结:“食物体系既是一种对物质生存的选择体系,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体系,还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合作体系”[2]。攀枝花市境内具有川滇风味、东北风味杂糅特饮食,以及以“鲜”为主的盐边菜,彝、傈僳等民族的饮食,无论是食材、烹饪方法还是食俗、文化寓意都未得到有效挖掘,具体表现是攀枝花市内现有的本土特餐饮品牌较少,只有大笮风、宋艳华餐厅两家,虽有香酥爬沙虫、二滩醉虾、盐边牛肉、山椒拌树花、酸汤罗非鱼等部分特菜品,但多以川菜为主,未能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以文化创意表达的方式推广饮食,致使以康养旅游为目的
来攀的旅游者未能感受到饮食文化的内涵,将印象停留在“好吃”的阶段,不知道其深层次的饮食文化内涵。
(二)宣传营销意识较为薄弱
厦门 旅游随着中国进入优质旅游发展的新阶段,原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
试点论坛
梦幻阵法相克shi dian lun tan厦门哪里好玩
296
念显然已经不适合了,需要借助宣传营销的优势,将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文化介绍给旅游者。目前,攀枝花市的芒果、枇杷、脐橙、石榴、黄草樱桃等水果常常销于成都、重庆等地,但知晓并购买的消费者多是原先居住在攀枝花或因亲朋好友居住在攀枝花,还有前文提及的松露、沙瓤西红柿、树花、二滩醉虾等食材,以及盐边菜、羊肉汤锅及具有川滇风味或东北风味的菜肴在旅游消费者市场都比较小众。从旅游市场的角度看,来攀的旅游者停留时间普遍比较短暂,以康养为诉求的旅游者中鲜有人关注这里的特饮食。归根结底是在饮食文化宣传方面营销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在宣传康养旅游同时没有集中一个诉求点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另一方面没有营造热点话题推动攀枝花市饮食文化的宣传,
致使攀枝花市的饮食文化没有形成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文化旅游项目参与性较弱
大众旅游时代,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注重身心的调节和放松,康养旅游正是能够满足人们健康养生诉求的“慢时尚”。饮食文化体验和互动项目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康养旅游的休闲“慢时尚”状态中感受强烈的参与感和仪式感,也可以留住旅游者,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更好地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本土文化,因此这就需要饮食文化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目前,在攀枝花市普达颐养护理院、普达养生度假村、“岐黄养生”治未病中心具有饮食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的初步表现,但仅停留在养生餐、有机素食或药膳的品尝阶段,虽在、香、味、形方面具有精致美,但这种形式是旅游者被动得接受饮食文化,而非主动参与到饮食文化体验中,既缺乏人与饮食之间的互动性,又缺乏人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记忆点。
三、攀枝花市饮食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开发的策略(一)深入挖掘饮食文化内涵
“菜品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原材料加工制作的技术问题,更应该体现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3]的确如此,攀枝花市的盐边菜所使用的食材:树花、菌类、野鱼、石花等不仅颇有来历,也体现着盐边人对生活的体悟和解读。平地镇迤沙拉能体现彝族食俗文化特的松毛席,代表着彝家在节日习俗注入对饮食的情怀。西区清香坪厂矿企业周边具有东北饮食风味的餐馆,印刻着三线建设的文化痕迹和这些民众们的祖籍认同。这些食材的来源、菜品制作的特点及方法以及食物的功效等方面的
内涵,都是饮食文化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康养旅游中若根据饮食的特点或者重点培育本土餐饮品牌,梳理使其形成系统性,并辅以文化创意表达的方式,充分挖掘特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知文化内涵,将其涉及的故事情节、礼节、禁忌、俗语等进行整理,使之形成系统性,实现“康养+饮食文化”的目的。
(二)增强宣传营销意识
饮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与旅游业的关系非常紧密,而在康养旅游发展中饮食可以使旅游由单循环模式向开放的“旅游+”转变,实现“旅游+养生”“旅游+文化”等。实现这种转变的前提,需要将饮食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增强宣传意识,建立有效的营销机制,形成品牌价值。攀枝花市在康养旅游发展中,瞄准“青年人养身、中年人养心、老年人养老”康养旅游产业定位,以“阳光花城,康养胜地”为宣传口号来塑造康养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目前这一宣传定位在全国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结合
旅游消费市场反馈情况来看,康养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攀枝花市“阳光花城”的城市品牌形象与其他康养旅游目的地相比,旅游吸引力较为薄弱。饮食文化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深受人们喜爱和频繁谈论的话题,是最容易引起关注、互动、转发的热点,是能够贴近民众并保持黏度的内容,因此考虑以饮食文化作为宣传切入点,加强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构建饮食文化品牌,再与工业文化、三线文化、体育赛事等联动营销推广,活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渠道,不仅能传递出攀枝花市更多具有体验价值的旅游信息,也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城市深度游的需求。
(三)提升饮食文化旅游项目的参与性
旅游体验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形式改变或调整其心理状态结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Z 世代的成长,具有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需求,也因此成为不可复制的旅游体验,受到人们极大的青睐。在康养旅游中如果能增加饮食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邀请旅游者参与食物的采摘、制作以及饮食礼俗中,如树花、竹荪等食物的采摘和制作,松毛席的铺设及礼俗等,将由原先美食的“品尝阶段”转变饮食文化的“体验阶段”,不仅能让旅游者深入感受攀枝花市的饮食文化,也能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增强对攀枝花旅游的记忆点,更能延伸攀枝花市康养旅游的产业链。
四、结语
饮食文化是当地民众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旅游消费中绕不开的话题,是每一个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关心的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康养旅游也逐渐成为焦点话题。攀枝花饮食文化的开发需要依托康养旅游这一平台,攀枝花市康养旅游的发展也需要饮食文化作为其重要内涵,因此若能将两者深度融合,综合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集中资源挖掘具有较大传播价值的饮食文化内涵,使其以点状消费带动全域消费,塑造攀枝花市康养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攀枝花康养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闫海莹(1988-),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文旅产业、民
俗学研究;
董帅(1989-),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环境治理研究。基金项目:1.本文系2019 年四川省川菜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地域饮食文化的人类学考察”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C19W13);2.本文系2019年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区域旅游竞合语境下的攀西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Y19-51)。
参考文献
[1]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2016年1号),国家旅游局.
[2]彭兆荣,肖坤冰.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J].世界民族,2011(03):48-56.[3]王健.青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商业经济,2014(8):65-68.[4]赖启航.攀枝花康养旅游产业集发展初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11):6-9.
[5]周功梅,宋瑞,刘倩倩.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评述与展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1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