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计算机辅助教学
冷眼看计算机辅助教学
成都市学道街中学 唐璇翼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向普及化,本文就当前普遍开展的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关于夏天的诗和探讨,发现使用中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特别是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在认识上存在一些的误区。本文通过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实践考察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多媒体教学经验,对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做了深入分析,肯定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对于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做了客观阐述和说明,提出一些建议,如“留足思维时间”、“不抢思维空间”、等,借此来探讨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中国写字楼弊端与担忧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式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
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但是,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做深入的分析
二、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
1、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象来得方便省事。 比如《苏州园林》,如果只是放放课文录象, 用录象机就行了。如果要用计算机来演示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那就要跟一般的录象有所不同,调用者要能够通过操纵鼠标或键盘随意进出各处,并且可以即时调出解释说明或相关背景资料或有关诗词歌赋趣闻逸事等等,起码这样,才能是计算机的《苏州园林》。总之,计算机课件必须至少体现上述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要用计算机的好。计算机要么不用,要用就得用在点子上。
2、课件制作缺乏通用性。
牛肉火锅的做法
许多人制作课件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 -----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为此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或金钱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
3、课件制作的投入与效率不成比例。
教师为了一节公开课能获得成功,计算机肯定是要用的。于是,为了这一节课,学校要特意配备电教老师帮他绞尽脑汁设计脚本,帮他夜以继日泡在电脑备课室制作课件,苦到多日才磨出一个课件。而且教师为了上课操作简便,一般都要求课件制作者把课件设计成"线形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盘或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前几年曾亲眼目睹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因多敲了一个键,便使画面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内容,一时之间又无法回到需要的内容去而尴尬不已。当然,这样的课信息量是大的,但是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显然会好一点,但是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吗?平时用三个小时备的课,因为要用多媒体,花了六十个小时去准备,也就是说多投入了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而那节课能好二十倍吗?当然计算一节课的效益,不等同于这么简单的数
火男出装学运算。但运用了昂贵的先进的工具,效率反而降低了,这一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何况,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 很长时间都在为一节课翻肠倒胃,其它的课肯定大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一定是好事。
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包办一切
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是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界面花哨
教师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的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追求花样,应从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点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多媒体教学。
丢失主体
保定蛋糕店
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过分的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和“播放”操作者,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教学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留足思考时间
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不抢思维空间
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
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坡道定点停车技巧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到头来是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机器不能代替教师
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尖锐地指出:“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教师的地位是无法代替的。教学机器无论怎么先进,都仅仅具有反馈应答的功能,它没有生命,无法真正顾及学生的兴趣、情感。学生跟机器交流和对话,不论设计得怎么精巧,总是不能充分体现情感间的交流,因此,学生的兴趣也不会长久。授业、解惑可以只靠计算机,而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却需要教师的情与爱──因为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课堂上的动态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流动,而在我们的课堂里,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感染熏陶等人文环境建设是任何媒体难以替代的。托斯顿.胡森也曾在《教育的目前趋势、世界教育展望》中指出:“不要把学校看作一个教学工厂,因此,机器不能代替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情况下,也必须把这种教学看成反常”。特别在计算机智能技术还不十分完善的今天,更不要去大肆渲染多媒体万能取代论,否定教师的教化功能。
总而言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唐璇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