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红旅游景点
武汉红旅游景点:目前武汉35处红景点大致可分3类:第一类为纪念馆,完全对外开放,如农讲所、八七会址、烈士陵园等,共15处;第二类是只对部分专家学者、学生开放,大都是陈列馆,如私立武汉中学旧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等;第三类被用作某些单位的办公楼,或为民居。
1、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
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汉口鄱阳街135-139号(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为一幢西式三层楼房,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为执行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政权是由杆子取得的。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撤销其领导职务,选出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现旧址保存完好,1978年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1980年,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馆名。旧址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一楼辟为陈列室,展出了会议通过的《告全党党员书》等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和全部会议参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简介。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1
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成为武汉地区重要的红旅游资源,现已成为对广大人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重要课堂。非主流个性资料
三阶魔方还原方法教程展馆介绍
  馆内一楼举办有《八七会议历史陈列》,二楼为会场复原陈列以及《在湖北》大型图片展。
  一楼辅助陈列分为三个部分,即“风云突变”、“重大转折”、“星火燎原”,展出的300多件文物、照片和珍贵历史资料,再现了八七会议的历史,讴歌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力挽狂澜、挽救
中国革命于危难之中的光辉历史。其中八七会议记录及其决议案、会议代表瞿秋白等人用过的物品、李维汉的亲笔信函以及回忆八七会议的录音等,均是纪念馆的特藏品。纪念馆还设有触摸视频装个充电桩需要多少钱,向观众介绍会址详情和代表生平等内容,是纪念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二楼的原状陈列,复原了八七会议会场,通过简单朴实的陈设,展示当年开会的实况。另外还辟有临时展厅,经常举办反映党史和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的展览,现举办有《 与湖北》大型图片展,介绍一代伟人生前在湖北从事的革命实践和社会活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以劳动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免费开放
    〔最佳出游时间〕:每年的春秋两季,即3、4或9、10月。
    〔乘车路线〕:乘2路、38路至大智路,或乘30路、68路、606路至沿江大道兰陵路站。
    〔周边景观〕:武昌起义军政府遗址、黄鹤楼、龟山等。
〔当地特〕:清蒸武昌鱼、黄焖甲鱼、干煸鱼、皮条鳝鱼、橘瓣鱼圆、洪山菜苔炒腊肉、黄陂三合等。 
2、武昌旧居
  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是1927年上半年同志在武昌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地。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此写成。旧居是栋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为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黑瓦,四周为风火墙体,三进三天井。原房1956年因修武昌公园而拆除,现在的房屋系1967年按原貌重建,并复原了和杨开慧、彭湃、蔡和森等所住房间。198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于1967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业务和行政工作由武昌农讲所纪念馆代管。
旧居是1926年12月至1927年8月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居是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青砖灰瓦,三进三天井。原建筑于1957年修武昌儿童公园时拆除。1967年经省、市委批准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同时复原了的卧室、蔡和森、郭亮、彭湃、毛、毛泽覃、夏明翰、罗哲等人先后住住过的房间以及前客厅等。陈列的和杨开慧用过的铁箱、座钟、煤油灯、夏明翰用过的蚊帐等文物和复制品。1976年经市委同意在旧址南侧修建陈列馆,其门面按当年居民房复原,内部为平顶回廊式大厅。陈列面积312平方米。1977年9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
展示 陈列内容《同志大革命时期在武汉的革命活动》,展出文物、复制品、照片等97件。旧居开放后征集到的文物资料等由农讲所纪念馆代为收藏。
〔最佳出游时间〕:每年的春秋两季,即3、4或9、10月。
  〔乘车路线〕:乘14路、15路、576路、19路、521路等公交车至中华路站。
  〔周边景观〕:武昌起义军政府遗址、黄鹤楼、龟山等。
3、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原黉巷13号)。由坐南朝北依次排列的4栋房屋组成,一、二、四栋为灰墙黑瓦的平房,第三栋为2层楼房。这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倡议主办的一所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农讲所学员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共800余人。讲习所旧址于1963年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馆名。现展出有总队部、常委办公室、教务处、大教室、大操场等复原陈列及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复原旧址纪念馆。同年12
月,周恩来题“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标。1963年纪念馆正式开放。该馆现有工作人员35人,设有办公室、陈列宣教部、资料保管部、总务科、保卫科等业务机构。1982年农讲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文物局、中宣部分别授予武昌农讲所纪念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4年,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将武昌农讲所确定为全国百个红旅游经典景区之一。30多年来,武昌农讲所、武昌旧居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多万人次,成为观众游览瞻仰的胜地,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中国大革命史,特别是农民运动史的课堂和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4、武昌首义纪念馆
近一个世纪前的1911年是中国旧历的辛亥年,一年伊始,反清起义便接连不断。继4月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后,5月四川发起了保路运动,以孙中山、黄兴为领袖的同盟会在武汉秘密建立了中部总会,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武装起义。10月9日,负责军事组织的孙武在俄租界配制不慎引爆,领导机关遭到破坏,名册、印信被抄,起义总指挥蒋翊武出走。十日晨,革命党人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被捕遇难。在此危急关头,新军
中革命党人主动联络,决定按原计划立即起义。晚上8点多钟,新军工程营、辎重营首先发难,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工程营夺占了楚望械库,推左队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各营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当晚,起义军兵分三路向总督署及第 8镇司令部发起进攻,炮击总督署,湖广总督瑞徵、第 8镇统制张彪仓皇出逃。11日破晓,起义者占领了武昌全城,革命党人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在黄鹤楼上。武昌起义的第二天,汉口、汉阳的新军也起义占领了两镇,同日,武昌成立了军政府。当时孙中山还忙于在海外筹款,黄兴也未赶到,由于变起仓促,龙无首,起义士兵们硬把一个毫无革命思想的协统(旅长)黎元洪搜出来——民间称作“床底下拖出个黎元洪”——用手逼着他当了都督。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后来又在各地冒出了无数个割据称霸的“土皇帝”,但在摧枯拉朽的革命洪流面前无异螳臂挡车,中国历史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都只有十几天或几十天的寿数。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
农行查询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楼房,武汉人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整个院落占地1.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的近3个月内,湖北军政府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和措施,组织和领导了抗击清军的阳夏保卫战,并一度代行中央政府职能。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楼的主楼为红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廊前列柱起券,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原为穹窿顶式,于1911年12月1日被清军炮弹击毁)。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
堂。会堂呈方形,讲演台坐北向南,台不大,会场座位也不多,但却在这里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山先生也曾于1912年在此作过演讲。
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依然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大量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反映了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不仅可以增加参观者对民国史的认识,更增进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一本《孙大总统伦敦蒙难记》虽然写得有声有,但却淡化了中山先生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帝制,远涉重洋宣传革命,潜心着意地营造组织建设,还直接领导了钦廉二州和黄花岗的反清起义,确为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武昌首义成功,自然首推孙文。武汉人对黄兴也评价甚高,至今尚有黄兴路、拜将台,在黄鹤楼剧场的山腰上还有黄兴的纪念铜像,江城人民没有忘记他在龙无首而墨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关头赶赴武汉,没有忘记他在阳夏保卫战中“受命于危难之时”、呕心沥血于共和大业,没有忘记他在辛亥革命中追随中山先生的屡建奇功和创建成民国的不辞辛劳。
5、 中共"五大"开幕式旧址暨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
神话传说有哪些
    中共"五大"开幕式旧址暨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昌都府堤街20号。1985年对外开放。旧址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学校小礼堂内举行了开幕式,同年5月10日,共青团"四大"也在此召开。这所学校还是中共早期在武汉的革命大本营。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及夫人徐全直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陈潭秋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领导湖北武汉地区的革命斗争。现保存有4栋原建筑,旧址大部分建筑由武昌区教育局所用。现对外开放的有陈潭秋夫妇的住房,辟有中共"五大"会址陈列室和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陈列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