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及特点
2022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分析高考作文的命题动向,把握命题趋势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试梳理2016-2021年天津高考作文并进行分析,为2022年高考作文备考蓄势助力。
一、命题趋势
1.设置双构面情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说:“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016年以来的高考作文题,更加凸显情境设置的作用,在天津高考作文中更是出现了情境设置的双构面。所谓“双构面”,就是构成双级层面,由作文材料和要求共同组成,形成双层塔级层递式结构。材料设置能将考生引入情境,拓宽考生的思路,最大程度地激发考生思考,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概括和创新能力。作文要求不仅能明确对写作的限制,还可以巧妙地对
考生进行提示。如2016-2021年天津卷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该要求提示考生,可以选择擅长的体裁(诗歌除外)及合适的切入角度来写作。在构思时必须关注与材料的结合度、观点的鲜明度、文体的规范度,以及对字数的把握。同时,也要思考作文内容的亮点和素材设置的情境。
天津卷高考作文要求保持六年不变,说明作文双构面情境设置非常稳定,这对考生写作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2.材料凸显国家记忆纵观天津近六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发现,材料内容的时代感较强,凸显了“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这个词来源于电视节目《国家记忆》。这是一档以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飞跃史、改革开放进程史、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内容的纪录片,引导社会大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浩然正气。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材料也体现出对这方面内容的关注。
名侦探柯南灰原哀2016年天津卷的写作主题为“我的青春阅读”,当年与之 相关联的热点: 2016年4月23日是
第20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年也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十周年。2017年天津卷的写作主题是“重读长辈这部书”,当年与之相关联的热点:中华民间故事正在衰落,与此同时,长辈随着年龄增长,话语权逐渐减弱,但是中国今天的繁荣离不开过去他们的艰苦奋斗。2018 年天津卷的写作主题为“器”,当年与之相关联的热点:
祝老师中秋节快乐祝福语2018年以来,一大批让世界为之惊艳的“国之重器”不断涌现,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2019年天津卷作文题的材料引用了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三人的格言,当年与之相关联的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2020 年天津卷作文题的关键词是“中国面孔”,当年与之相关联的热点:患难见真情,共同抗击新冠疫情。2021年天津卷作文题的关键词为“纪念日”,当年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热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3.重视对思辨能力的考查通过研读
《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笔者发现,“深刻”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尤为重要。
大学生实践报告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做到:第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提出的观点具有启发性。
从2016年到2020年,天津卷作文题的现实代入感逐渐增强,思辨彩日益浓厚。“我的青春阅读”不仅突出阅读的青春化,阅读方式的多样性,还凸显了考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读长辈这部书”中“重读”- -词突出了再认识,今日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碰撞;“器”的外形与内容相得益彰,由“器能盛纳万物"联想到人的器量,再联想到“国之重器”,一系列的联想由浅入深地挖掘了考生的想象力;三位名人对爱国思想的阐述暗示考生无论是革命先烈、教育工作者,还是科学家,都有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国家的奋斗中的信念;“中国面孔”象征着生命担当、表率担当、责任担当、基层担。
新年搞笑祝福古至今,从国之大士到普通民众,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塑造着“中国面孔”,引导考生思考,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抗疫之年,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中国面孔”呢?
二、应考对策
牛名字(一)认真审题,明确限制
针对天津卷作文题双构面情境设置的情况,考生需要在两个构面认真审题,明确限制,准方向,审清题意。下面,笔者以2021年天津卷作文题为例进行具体阐释:
两岸青山相对出参照物1.材料解读
首先仔细阅读材料,可把材料压缩为几个关键短语:纪念日是路标、不会消失、记住它、简单的数字成为厚重的注脚、提醒带初心奔向前方。然后,提炼关键词:纪念日、记住、注脚、提醒、初心。最后,材料的中心词是“纪念日”,所有的内容都应围绕“纪念日”展开,从而进行写作。
材料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纪念日的意义:记住的目的是为了前行。
而材料中的“时间是一条单行道”“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今天”两句,限制考生在写作时只能按照时间的发展,举出或影响社会进程,或对自己影响深远的纪念日。
材料中“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简单"和“厚重”是一组反义词,如何让“简单"变为“厚重”,如何让“数字"变成“注脚”,这是需要考生思考的重点。
而材料中“初心”这个关键词可以给考生一个很好的启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进行写作,百年征程正体现了材料中“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
2.题目解读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提醒考生,写作要结合材料,如果只提到了百年征程,而没有结合材料进行阐释,是不符合要求的。而题目中的“理解”一词,说明要思考材料的逻辑结构,透彻理解材料。“感悟”一词,与思辨有关,也与深刻有关,目的是考查在历史交汇点这个大格局下,每个人的选择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结合自身体验”提醒考生,列举名人事例进行论述时,- -定不能是“量"的堆砌,而是需要根据题意,结合事例阐述内心的感受,需要写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是如何思索、评价.名人的选择与做法的。也就是说,作文中一定要有“我”的痕迹、“我"的思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