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1学年中图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同步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2 Word版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2011年2月中旬利比亚开头消灭动荡局势,中国政府从2月22日至3月5日,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请依据所学学问完成1~2题。
1.撤至埃及亚历山大(31°13′N,29°55′E)的43名中资公司人员,乘坐EY888次航班于当地时间23日2215起飞,北京时间24日上午1020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他们在空中度过的时间大约为(  )
A.5小时5分            B.6小时5分
C.12小时5分                  D.13小时5分
解析:依据亚历山大的经度可以算出亚历山大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飞机起飞时,由亚历山大的区时可以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24日4时15分,依据飞机降落时的北京时间可以计算出他们在空中度过的时间大约为6小时5分。
答案:B
2.这次撤侨期间可能消灭的现象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山东潍坊昼短夜长,且夜在逐日变长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淌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四周,速度较慢
解析:这次撤侨大事处于冬至日后、春分日前,故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山东潍坊此时昼长较短,这次撤侨期间潍坊的昼长渐渐增加,但昼长始终小于夜长;北半球冬季,处于季风洋流区的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淌;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在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这次撤侨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答案:A
(2022年武汉模拟)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
服装搭配的技巧3.当地球在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状况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4.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消灭的节日是(  )
A.国庆节                      B.端午节
C.七夕                      D.春节
解析:第3题,有图可推断a、b、c、d的节气分别是冬至、秋分、夏至、春分,b—a为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黑夜变长,昼变短,且昼短于夜。第4题,d—c为春分到夏至,4个选项中只有端午节在此时间段内。
答案:3.B 4.B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M、N、P三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状况,读图回答5~6题。
5.表示冬至日状况的一组是(  )
A.M1、N1              B.M2、N2
C.M1、P2                  D.N1、P2
6.关于三地自转线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最大                  B.M点最大
C.N点最大                  D.无法判读
解析:第5题,在我国冬至时,昼长都小于夜长,因而M2、N2、P2表示的为冬至日。第6题,依据M、N、P三地昼长的变化幅度(变化幅度越小纬度越低),结合二至日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推断出M点的纬度最低,因而自转线速度最大。
答案:5.B 6.B
(2022年苏北四市模拟)下图为2022年5月7日部分地区光照示意图,中心点表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7~8题。
7.P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90°N                      B.73°40′N
C.66°34′N                  D.16°20′N
消极情绪
8.关于P、Q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P地地方时是12时
B.该日P地昼长是Q地的2倍
C.该日P地正午太阳高度约是Q地的2倍
D.此时P地观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
10w左右的车
解析:第7题,5月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约北纬10多度;从图中可以推断出5月7日P点恰好消灭极昼现象,依据太阳直射点与消灭极昼最低界线互余的原理,可推断出P地的纬度约为北纬70多度。第8题, P点位于平分夜半球的中心经线上,其地方时为0时;又P点(北半球)恰好消灭极昼现象,因此0时太阳位于其正北方的地平线上。
答案:7.B 8.D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在该日的影端运行轨迹(虚线)的是(  )
10.下列日期中,酒泉的昼长与该日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
A.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日(4月28日)怎样申请
B.2022年的元旦
C.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D.广州亚运会开幕日(11月12日)
解析:第9题,9月29日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日影朝北。第10题,依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9月29日与3月15日距离冬至日的天数相差不大,因而昼长最为接近。
答案:9.B 10.C软件工程学什么
11.(2010年山东文综)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日出时间为5时,当地该日(  )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该地5时日出,判定是北半球夏半年。A项,该地日落时间12+(12-5)=19时;B项,北半球夏半年由南向北昼长渐长、夜长渐短,海口昼短于该地;C项,此时是夏半年,昼长较长,正午地物影子为一年内较短;D项,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方的天空中。
答案:B
12.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深圳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
A.谷雨与立夏                  B.立冬与立秋
C.雨水与处暑                  D.小满与大暑
解析:读图结合题干可知,小满距夏至日约一个月,大暑距夏至日大约也是一个月,这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格外接近,深圳的昼夜长短大致相同,故选D。
答案:D
(2022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图1
13.读图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0°                      B.20°N
C.20°S                  D.23.26′N地球公转一周是多少天
14.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夜长时间略短,却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5.图2中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乙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图2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结合图文信息,把题图转换成常规图形,如图3。由于乙地日出时间为0时,所以可推断70°S及其以南消灭极昼现象,依据“直射点纬度和极昼或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互余”,得出直射点在20°S。而“某地夜长较甲地时间略短”,可转换为“某地的昼长较甲地略长”,由于同时日出,故在图3中的晨线上标志为“丙”即可推断出“某地(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即H乙=90°-(70°-20°)=40°,通过计算验证可选出a图正确。
图3
答案:13.C 14.B 15.A
二、综合题
16.(2011年上海地理)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1)~(3)题。
在我国某地两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看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看者所在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看者在二至日观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看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看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______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下午1500时,O点观看者影子的大致延长方向。
解析:第(1)题,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多数时间位于南方,由图可知,此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所以A指示南方,此地的纬度是23°26′N。第(2)题,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点16分,即120°E的地方时是18点16分,当地地方时是12时,据此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正午是当地白昼的中心,由日落时间可计算出日出时间。由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和当地的纬度可计算出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回答该日全球正年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就简洁了。第 (3)题,冬至日时太阳从南方照射,影子应朝北,即位于C的方向。下午1500时太阳位于南偏西的位置,影子应位于北偏东的位置,即位于BOC象限内。
答案: (1)A 23°26′N (2)116°E 616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位于BOC象限内。
17.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