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电商生产空间演变效应及优化大唐芙蓉园
———以山东省曹县大集镇丁楼村为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刘本城,房艳刚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以中国首批20个“淘宝村”之一的山东省曹县大集镇丁楼村为研究案例,借助参与式农户调查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电商生产空间的演变及其效应,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在“淘宝村”发展过程中,农户尺度电商产业发展依次经历家庭作坊主导阶段、独立作坊兴起阶段和现代工厂兴起阶段,生产空间外部形态现代性增强,内部格局逐步独立,各功能空间专业分工更加明确。(2)村域尺度电商生产空间在村内集聚发展的同时,不断向村外道路便利处迁移。电商生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模指向和道路交通指向。(
3)信息化为转型国家乡村经济发展与城乡关系改善提供新的可能性,提高了乡村年轻化水平和家庭劳动生产率。但是,住房“空废化”与电商生产空间紧缺现象并存于“淘宝村”,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和乡村振兴规划支撑作用需要对此做出有效应对。端午节休息
关 键 词:“淘宝村”;电商生产空间;演变效应;优化策略;丁楼村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0)05?0138?07doi:10.3969/j.issn.1003?
2363.2020.05.025收稿日期:2018-12-31;修回日期:2020-08-0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4B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7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L108)
作者简介:刘本城(1992-),男,山东巨野县人,博士研究生,主
要从事人文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
(E mail)liubc6102@163.com。通信作者:房艳刚(1979-),男,山东曲阜市人,教授,博士生导
师,博士,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E mail)fangyg578@nenu.edu.cn。
0 引言上古十大神兽
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乡村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增强,乡村衰落明
显[1-3]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
商务的触角逐渐向农村扩张,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创新发
展[4-6]
。据阿里研究院公布,2013年全国仅有20个“淘
宝村”,短短5年之后的2018年“淘宝村”数量达到3202个,遍及24个省份。“淘宝村”成为互联网时代乡村转型的新动能、专业村发展的新形式、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目前,“淘宝村”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淘宝村”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主要采用核密度、最邻近点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淘宝村”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商业文化、邻近效应、产业集聚、专业村互联网化、专业组织、相关辅助设施、互联网普及率等影响“淘宝村”的空间集聚
[7-10]
。
二是“淘宝村”形成的过程、机理及其社会影响。部分学者通过构建“淘宝村”形成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刻画了淘宝产业共生生态系统[11-14]
。有研究者发现社会创新
因素
[15]
、电子商务协会
[16]
、农民电商微观特征[17]
等影响
“淘宝村”的发展。此外,“淘宝村”线上经济活动对传统乡村地区的性别关系、家庭结构、大众所持的信仰以及
现代性与乡村性的关系等日常生活也产生影响[18]
。
乡村在内外部力量作用下经历了经济、社会与空间
方面的重塑[
19]拍了拍后面加一句话怎么设置
。空间重构是乡村重构的重要维度,包括乡村聚落体系的优化调整和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
空间的重构两个方面[20-23]
。目前,学术界对乡村聚落体
系优化调整研究涉及的地域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和覆盖
面宽[24-27]。乡村内部空间重构研究以空心村和土地整治为重点,这是中国城镇化转型中的重大问题[
28-29]
。相对而言,以聚落为载体的乡村生产空间研究较少,原因是传统上基层聚落的主要职能是农民居住生活以及对于农业生产的组织,但随着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不少基层村落正在向多功能化和后工业化转
型。乡村非农生产空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0]
,成为
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繁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对乡村空间产生新的需求,并与现有乡村聚落空间体系产生不协调。同时,因为空间有限,乡村聚落在产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乡村地理学与规划学加强关注并做出响应。本研究以电商驱动下的“淘宝村”山东省曹县丁楼村为案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为乡村产业空间的优化提供借鉴。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bc,[
曹县位于山东省菏泽市西南部,属于黄泛区,经济一直比较落后,与东明、菏泽、定陶、成武、单县、商丘、民权、兰考接壤。丁楼村位于曹县县城东南15km处,北距大集镇政府2.5km,县
贵州旅游五大必去景点乡道路稀疏,交通较为闭塞。20世纪90年代,有村民(传统产业能人)开始从事影楼布景、婚纱的销售工作,后来逐渐发展成演出服饰行业。但由于生产、销售方式的限制,发展规模较小。自2010
第39卷 第5期 2020年 10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Vol.39 No.5
Oct.202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