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你是我的荣耀什么时候播出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
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忘带身份证怎么坐高铁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1)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2)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和教学组织的多样化为其特征。
(3)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4、上好一堂《体育与健康(体育)》课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为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一节《体育与健康(体育)》实践课的备课须考虑哪些内容
(1)备学生:体育教师需了解和掌握上课班级的学生人数、年龄、性别、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学习态度、体育兴趣爱好、纪律以及体育骨干情况。
(2)备教材与教法:体育教师应钻研《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体育健康教科书》等文件,根据教学进度认真钻研每次课的具体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
(3)场地、器材:课前应统筹规划、合理布置体育场地,备好必要的器材、设备与教具。
(4)编写教案:在全面了解学生、教学环境条件、钻研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着手编写教案(课时教学计划)。
(5)培养体育骨干:为了保证体育实践课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应有计划地在课前培养体育骨干。
(6)预练:体育教师在课前应进行一定的预练,为课的讲解与示范等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还要考虑综合时间、气候、安全等问题。
5、小垫子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经常使用,请你举出5种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合理使用小垫子的方法。
(1)技巧:前滚翻、仰卧起坐、肩肘到立等;
打春是哪天2022几点!
(2)游戏:作障碍等;
(3)器械体操(单杠、双杠或跳马):保护;
(4)整理放松活动中使用;
粉代表什么
(5)在投掷教学中做目标。
6、简要说明体育与健康课培养学生哪些体育核心素养
(1)运动能力;
(2)健康行为;
(3)体育品德。
#
7、体育教学中布置场地器材时应注意什么
(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课前要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要有利于练习轮换时的队伍调动,
(4)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5)要有利于教师巡回指导。
8、如何安排和调节体育课的密度
(1)课前认真备课,周密安排;
~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
(4)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9、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
(1)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
(4)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
10、分解法教学有哪四种形式(亦可用图示表达)
分解法教学有哪四种形式分别是:
(1)单纯分解;
(2)递进分解;
(3)顺进分解;
(4)逆进分解。
11、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分组轮换的教学形式有哪些
(1)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
中秋节日祝福语大全
(2)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3)四组三次不等式轮换;
(3)先合(分)组,后分(合)组。
12、合理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原则理论依据是什么贯彻时应注意什么
(1)依据是:超量恢复的原理。
(2)注意:1)循序渐进的加大运动负荷;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训练水平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3)要处理好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5)加强医务监督。
13、体育教学研究(简称教研)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认识活动,它与一般的工作总结不同,需要经历一个科学而严密的思维过程,一项具体的教研课题,从选题到获得成果,一般需经过哪几个步骤
(1)选择和确定教研课题;
(
(2)制定研究计划(题目、目的意义、对象、方法、时间安排等);
(3)实施研究活动(材料要真实、充足);
(4)对研究材料加工、整理和分析;
(5)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14、简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人们的认知可以分为三种;概念认知、感觉认知、运动认知。
(2)体育课程是生命与生活教育课程。
(3)体育课程是情意性课程。
}
(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15、简要说明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脉搏)的步骤与方法。
(1)脉搏测定法是的一节体育课中按照时间间隔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的情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2)手测脉搏由两人完成,一人测一人记录。
window7旗舰版系统(3)心率测定法运用的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过程,明确测定分工,认真做好测定准备工作,选择好受测的对象,向受测着说明测定的目的与要求。每次测定后,及时报告测定时间,内容和心率,准确记录并将所测数据换成心率。
16、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几点要求。
(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17、简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