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第十二章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中的游戏于园外游戏相比,在外形上有自身的特点:
一、 游戏时间固定
园外游戏没有固定时间,随意性大,使游戏变成可有可无的活动。而园内游戏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被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在一定时间内,体现游戏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和时间的稳定性。
二、 游戏环境的教育性
托幼机构外的儿童游戏,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他们可以在家庭、游乐场、居住小区等户外场地玩游戏;游戏的内容随儿童拥有的玩具材料而定,随时会受外界的干扰而使内容发生变化。家长提供的玩具缺乏一定的教育意图,随儿童兴趣,随家长的期望或兴趣而定,不能充分发挥玩具材料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儿童对自然界的沙、石头等感兴趣,但家长往往因为安全卫生等问题而加以制止。托幼机构的游戏环境都是经过教育者按教育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的,有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根据儿童游戏特点创设、布
置的游戏场地。游戏场地的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提供都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避免或减少了意外伤害事故和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教师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将教育意图客体化、物质化,让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三、 伙伴关系的稳定性
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兄弟妹,在家里交往的对象全是成人,与成人玩的时间多,与儿童玩的时间少,造成儿童早熟,缺乏童趣;在户外儿童交往的对象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碰到谁跟谁玩,这样就使儿童缺乏形成稳固的伙伴关系的条件,伙伴往往以小型的分散的为主,无明显的体特征。这些都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游戏中,儿童结成的伙伴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伙伴多,年龄相当,兴趣相同,相互交往的机会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伙伴的缺陷社会规则,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四、 教育者的指导性
在托幼机构以外的儿童游戏,成人也时常关注、指导儿童的游戏,但指导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片面性,受成人教育观、儿童观的影响较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阻碍儿童游戏的发展。而在托幼机构,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懂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具有指导游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
第二节  角游戏的指导
一、角游戏的含义
(1)角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的反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其中扮演的是熟悉的、了解的角;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成人、伙伴等;强调游戏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2)角游戏与表演游戏中角的区别
(3)角游戏与结构游戏的比较
(4)角游戏与一般动手制作活动的区别
角游戏:有制作活动,在扮演角的前提下制作,因角需要制作,有语言、情节、动作
活动、手工制作:为手工制作而活动,只动手、不动嘴,只坐着,没走动、没交往、没语言,没有表现出自己的角意识。
2、角游戏的结构
一般有主题、材料、情境、规则等组成。包括:角扮演、对物品的遐想、游戏动作、情境的假设、游戏的规则、主题。具有以下以下特征;
1 .扮演角的多样性
( 1 )扮演角的性质:从儿童角游戏中,分析儿童所扮演的角的性质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机能性角。
通过模仿范例(模仿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的典型角动作,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如,司机一方向盘的转动;交警一手臂的挥动;医生一听诊器、注射器的使用;解放军一小军帽、腰扎皮带;骑马― 竹竿,跨在棍子或杆子上,一颠一颠地奔跑等。
第二类,互补性角。
以角关系中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的角扮演。如,妈妈一孩子,医生一病人,理发师一顾客,老师一幼儿。这种角主要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他们比较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人际关系的再现。
在幼儿园的角游戏中,幼儿往往喜欢担任占主动地位的一方。如,母子中的母亲,医生一病人的“医生”,理发师一顾客的“理发师”,老师一幼儿的“老师”, 另一方一般均由假想对象玩具娃娃担任。
中国国定假日这种角选择、扮演都多发生于成人一幼儿之间,而很少有幼儿一幼儿之间的。如,游
戏中很少有“朋友”这种在幼儿之间发生的角。
有实验研究表明:在要求5 11岁孩子扮演医生、父母、教师、朋友等时,5 岁的幼儿均会扮演医生、父母、教师等成人角,而不会扮演“朋友”等角,而稍大的孩子总愿扮演朋友,但也抓不住朋友的主要特点。
第三类,想象性的或虚幻性的角。
此类角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主要来源于故事、童话、电视、电影等交学作品中,但并不是全部角的再现,扮演其中的角,迁移至现实生活中。
( 2 )幼儿对于角的扮演是有“选择性”的
从以上三类游戏的角扮演来看。幼儿尤其喜欢扮演成人的角,母亲、父亲、解放军、警察等。男孩喜爱扮演具有男性特征的角。女孩更爱扮演妈妈、医生、护士等。
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作出角扮演的选择呢?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游戏并不是一面镜子,把它“视犷内的东西都反映出来。儿童在游戏中模仿谁,扮演什么角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佩勒(Peller )发展了他的思想,系统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常扮演的角及支配其游戏的动机,他认为,儿童
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孩子对角的选择,基于他们对于某个人(或角原型)的爱、尊敬、嫉妒或愤怒的感情。第一,模仿爱戴的、尊敬的人(往往是成人)。
第二,对恐惧害怕的人或事物的模仿,可以征服恐惧。
第三,扮演“低于他们身份”的角。
( 3 )选择不同角的原因:一般认为,支配、促使孩子作出角选择的主要原因有三种。
首先,情绪、情感的作用。
对于成人的爱、尊敬、羡慕、恐惧、害怕的各种原因促使孩子去模仿成人,扮演诵。通过服装、言行的模仿,满足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其次,幼儿性别差异的影响。
3 岁左右,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性别。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把自己与同性别的人(包括成人与小朋友)联系起来,能够把根据不同性别的外貌特征进行性别归属,有的甚至已知道不同性别在外生殖器上的差别。男孩一淘气;女孩一不能淘气,否则不像个女孩。
因此,在游戏中开始根据自己的性别选择角,对角行为进行性别认知与归属。常常认
为因为我是男的,所以我当爸爸,这是理所当然再次,幼儿对角的熟悉程度的影响。
角的扮演要求幼儿逼真地模仿角的活动,必须熟悉角的特征和活动。如“小记者采访,电视台报道”等,“房地产公司经理如何售房”出来。的事。
2 .游戏中物品的假想性
对物品的选择、假想,是由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 以物代物”即受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制约。游戏中以物代物的特点,都与他们所想象的、不在眼前的东西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决定了幼儿以物代物过程中建构象征的方式的共同性,构成了集体象征的心理基础。
3、假想游戏动作和情境的——概括性
儿童在游戏中不是单纯的玩玩具,而是通过使用玩具来表现假象的游戏情节,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游戏中的动作不是具体某人某一动作的翻版,而是概括的压缩的动作。
4、游戏规则的内隐性
角游戏中轨测是内隐的,包含在每个角中。如正确的表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物应有的动作、态度,及别人与之的相互关系、语言、声调、思想情感等,就是角的规则。
5 家法惩罚.游戏主题的社会性
( l )受眼前某种、某些玩具的启发而产生游戏的念头,具有功能固定、特征鲜明.较强的主题暗示性的玩具,且模拟实物,形象逼真。
( 2 )按自己的兴趣、主观愿望来构思,不依赖当前的实际知觉。马修斯1977 年研究也发现· 4 岁孩子的游戏一半以上是由观察形式的兴趣、愿望来引起的。(详见表12 5 )
三、不同年龄班角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幼儿园角游戏的共同特点是:
创造性― 对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再现;
过程性― 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过程,所占时间较长,条件较复杂
变化性― 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内容随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角游戏有其共性和个性。认识角游戏的共同特征,并依据不同年
龄段幼儿的个性特点,才能有效地弓}导幼儿进行角游戏,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下面根据角游戏的共同特征,结合大、中、小各班的特点,对各不同年龄班的角游戏作出具体指导:
1 .小班
( l )特点
小班儿童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个性说名
(2)指导
教师要跟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儿童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 满足比童平行游戏的需要;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儿童游戏,也可以游戏中角的身份加仪进游戏中, 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 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
2 .中班
邯郸教育考试院
( l )特点
中班儿童由于认识范围的扩大,游戏内容、情节比小班儿童丰富多了 ;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却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中班儿童在游戏中有较强的角意识,有了角的归属感,他们首先会给自己到一个角,然后带着这个角去做所有想做的事。表现出游戏情节丰富,但游戏主题不稳定,儿童在游戏中频繁换场的现象。
( 2 )指导无相之岩
送达方式教师应针对中班儿童的特点,根据儿童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童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通过讲评游戏引导儿童分享游戏的经验,以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指导儿童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并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应的规范,以便帮助儿童进一步与同伴交往,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