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混合双打规则教育观察新媒体平台中高校形象人格化研究
张婉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微博作为一个新媒体平台,具有数量庞大的受众;高校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手段,在微博上
通过文字、图像等符号将自身形象“人格化”,达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受众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目的,并取得良幽灵鲨
好的宣传效果。微博不仅是一个传播平台,也是一种交流工具,在这一平台,高校之间实现便捷的互动,乃至由此
衍生出线下合作举办活动等互动形式。本文以四川大学为研究对象,从传播理论的角度对新媒体运营、学
校形象塑造的新兴、热门现象进行阐释。
关键词:高校形象;人格化;高校微博
引言:
在微博平台上,四川大学常以“大川”自称。四川大学形象建设有了不同于传统的网站、学报、电视传播的严肃、正式、缺少互动的方式,而以微博方便发送、不限次数、图文并茂的平台性质,学校形象塑造和传播要生动、便捷得多。其次,四川大学微博开始利用人格化的手段,将学校“化身”为“大川”这样一个男性大学生形象,发送内容常以男生的口吻叙述,在与粉丝的互动中取得合适的身份,也拉近了受众和学校的距离。
一、文献综述
有学者将“人格化”称为“拟人化”,认为这是新媒体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突破,是顺应时代的选择,平台经过具象化,可以从线上转到线下、从传媒产品延伸到其他领域,由此才可能更好接近受众。1
天刀捏脸数据怎么导入有学者把“人格化”作为一种传播策略,这里的“人格化”是在传播过程中,突出“人”这一因素,传播主体、传播符号以及传播符号承载的精神内容都具有人格化的特点。藉由人格化的传播方式,能促使用户通过具有鲜明个性、饱满情感、具象化的人来感受和了解媒体,由此生发对媒体的“好感和信任”。人格化传播的关键是在传播中突出“人”的要素。具体来说,塑造媒体的人格化形象可以从模仿“人”的外貌、语言、行为三个方面入手。外貌上做到视觉形象人格化;语言上做到传播内容人格化;行为上则是互动方式人格化。理论层面上,学者秦琼论证了在以“人格化”为突出特点,强调交往和联系的社交
媒体场域中,社交媒体使用者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不可缺失的、发挥重要作用的维度2。实际上,与其说是平台的人格化,不如说是高校形象的人格化更为准确,平台只是传递高校形象的一个媒介。
二、现象描述
首先,人格化体现在称谓上,如自称“大川”“哥”,称厦门大学为“小夏”,由此可见,四川大学与厦门大学是“情侣”关系;与以理工科见长的电子科技大学为“兄弟”,其自称也透露出一个略带憨厚、耿直的年轻男性大学生形象。第二,微博正文内容表现出一个有趣、正面、“人际”(校际)关系和谐、有学识与才华的学生形象,符合大众对一名优秀、健康、活泼、向上的大学生的想象。第三,互动内容展示出人的情感向度,迎合了多数大学生对情感的关注。第四,对公众展现了校园风貌和校园动态,通过与厦门大学的相互@和内容转发,藉由粉丝对CP的热衷,能更好地提升两校的受关注度,校园风景也更容易受到注意。最后,四川大学以学生为主体(数量最多),因此发布的多是学生关注或喜闻乐见的内容,在与学生或其他粉丝体的对话中,与他们也像朋友一般交流,这与其大学生的恰当定位带来的身份便利不可分割,极大拉近了学校与学生和其他受众的距离;同时,作为一个,其言论既具有娱乐性、趣味性,但仍然很注意不失范这一底线,不触碰敏感话题,且在语言中多有古诗词等引用、化用,既彰显了文化内涵,也能使不失正式和庄重。
三、具体分析
快速理赔
麦克卢汉说:“传播媒介是身体的延伸”,书信、通讯工具等都让人们体会到媒介对距离乃至时间的超越,但传播媒介譬如电视、网页、微博等,更是让人能从图像上鲜活地了解自己暂时不能直接接触的事物。四川大学等高校通过各种内容的呈现,成功地让微博尤其是它们的粉丝了解到校园的各种信息,领略其校园文化。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结合,使事物在媒体上获得可感的形象,虽然并不那么直观,但确是受众可以感知和把握的形象。3
费斯克认为,“形象现在一般是指为了吸引公众而非复制现实,人为创造的某种人工制品或公共形象,它意味着其中具有一定程度的虚妄,以至现实难同其形象相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讨论某个消费品的形象,或是某位政治人物的形象。”4费斯克所说的形象,也是本文讨论的媒体形象。从这一点来看,媒体形象的内容具有真实或现实的基础,但其呈现出来的整体形象确是经过选择与构建的,既呈现给受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也在无形中完成自己的目的。仙剑奇侠传 攻略
你是我的荣耀更新时间四、结论
通过对高校微博人格化的探究,笔者认为,首先,微博作为一种媒介,为高校塑造和呈现自身形象提供了一个受众数量较大的平台,这个平台既有宣传作用,也有社交作用,不仅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互动平台,也是高校与其他关注者(微博粉丝)交流的工具;其次,高校通过将自己“人格化”并借助微博这一媒介对外展现,既迎合了大众文化和大众心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又增加了与互动学校
的更多关联,校际之间的互动由线上自然而然过渡到线下活动,还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最后,笔者也看到,文学的运用无处不在,微博文字中的引经据典、修辞妙用、图片视频的取景记录等,为和学校形象增添了活泼、生动、有学识的形象。当然,微博内容在不断更新,微博的运营也不是由一个固定不变的团队在操作,一方面既需要维护形象的统一,但另一方面,其功能才是更重要的,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史晨.社交媒体语境下的人格化传播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20-22.
[2]张晓莺. 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D].暨南大学,2008.
[3]刘中慧,朱炜,朱莹燕.距离与温度:高校新媒体平台的人格化建设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拟人化运营为例[J].智库时代,2017(06):137-138.
[4]秦琼.内涵、逻辑、生态:作为一个场域的“社交媒体”[J].新闻世界,2018(10):72-75.
作者简介:张婉霏(1994-08-),女,汉族,研究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凝聚。
341
视界观.2021.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