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文体——旅游翻译
旅游资料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各方面的内容, 而其中尤以景介翻译最具旅游特,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让翻译后的旅游文本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情趣, 起到传递信息、诱导游者、宣传当地文化等功能。旅游资料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读物,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知识。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因而其语言表达必须准确、通俗、明了,富有吸引力,能雅俗共赏,利于不同层面的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贾文波,2004) 。曹仁
旅游业已成为国际越来越重要的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 rganization2W TO) 预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到2020 年,全球各地每年将会有16 亿次旅客出境旅游,其消费总量将达2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 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其旅游消费已排名世界前十名,而且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自从1990 年,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料被译成英文,然而译语文本却存在很多问题,如错误理解导致误译,中式英语不适当的翻译法甚至误拼。旅游资料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旅游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关联翻译理论基本观点
windows无法访问指定设备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 ( Sperber &Wilson,1986 /1995)是20 世纪80 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Sperber 和Wilson提出了两条原则。关联的第一(或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关联的第二(或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性抓住了翻译忠实的要害,严格地限定了译者要翻译与受众(audience)充分相关,即能提供充分语境效果的那些方面。翻译要能实现意图而不必使受众(audience)做不必要的努力。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时时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南”。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要成功地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让交际者发出的信息意图能被读者识别,而其决定因素在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根据关联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主要区别
读者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译者需对读者“处理话语付出的努力大小作出恰当的评估”,以决定“应该采用的交际方式”和“翻译意欲合理传递的内容”,以“确保他的意图与读者的期待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和方法。
丝绸之路的起点语言交际活动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 implicature)两种意义,明说表达一种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 ,即只限于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听话人可从中获得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 ,而暗含则传达一种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即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但由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原文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所暗含的交际意图,往往因不同语言读者认知上的差异而难以被译文读者识别,格特主张应将那些“译文读者因语境差异不能从语义内容中推导出。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接翻译。译文只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和基本意义,表现形式可做较大改动。格特建议,译者应从原文中提取“与该语篇产生最佳关联的信息”可以对原文形式和内容进行增、删、改。一种是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在具体应用此法时,格特指出译者可使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变得较为容易一些,那就是通过诸如解释、夹注、集注之类的附加的交际渠道为译文语境提供部分所需信息”,以努力保留原文所有的交际线索”旨在按原语设置的语境做完全等同于原语的阐释”,这样既可保留原文特,旅游文体和读者欣赏习惯。又能
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
最佳关联原则是关联翻译理论总的指导原则。旅游资料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诱导行动。译者首先应到原文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而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炫舞家族印象句子其次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性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最后译者根据付出的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成正比的关系,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由于文体、审美标准和认知结构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可采用间接翻译法。旅游资料进行汉译英时多采用减译方法而英译汉时多采用增译的方法。介绍原语文化、社会风情、历史背景知识等旅游资料的翻译,情绪宣泄的方法多采用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包括解释、夹注、集注等方法,扫除译文读者的认知障碍,取得充分的语境效果。
例1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有着无数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把如诗如画的江山打扮得分外妖娆。
译文一
The boundless expanse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is dotted with innumerable sights of gorg
eous and varied natural scenery. Five thousand years of splendid Chinese civilization have contributed the extraordinary enchanting beauty to this poetic and picturesque land.
译文二
The vast Chinese land boasts / has lots of various beautiful natural sights. Its 5000-year (splendid) civilization has made the (picturesque) sights more enchanting / enhanced the beauty of the sights.(陈刚,2004)
两段译文长短不同,用词也有差异。相对于译文二来说,译文一堆积了很多的形容词、大字眼。原文如优美的散文,符合汉语语言的审美特点。但在汉译英时是否要将原文的形容词逐个译出呢? 根据目的论的要求,译文翻译要符合译语读者的习惯。英文读者喜欢简洁明快、逻辑严谨、文风质朴的英语文本。两相比较, 译文二更符合英文读者的习惯。
例2 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如白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竞艳媲美。进入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上述汉语文字运用排比,并且用了很多描写性较强的四字成语, 基本符合汉语语言的审美特点,但又不乏重复、词藻堆砌之嫌,如何译? 怎样才能使译语读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就要依据作者的目的来译。
译文一: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译文二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known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and variety of osmanthus flowers. It boasts golden osmanthus, silver osmanthus, purple osmanthus, four-season osmanthus, and much more. They are in full bloom in the golden fall, filling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ir sweet fragrance.
这是上海桂花节的一则宣传片断。对于这段文字,在翻译时保留什么,改动什么要按译文目的来定。显然,原文中对桂花树忠实细致的描写,是为了提升这个公园的形象,以创造
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花卉的名称在这段文字中是重要的信息,桂花节突出的就是桂花,原文的目的要以此传达。如前所述,汉英两种语言行文习惯的差异, 对于花卉的修饰在汉语里能够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但转换成英文,则显得冗长繁琐,吸引不了观众的兴趣,有碍译文预期目的的实现。译文一基本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删减了花卉的名称,也就是省略了最重要的信息,没有表达出原文的预期目的,没有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违背了目的论提出的忠实性原则(王璟, 2004) 。因此,译文二更为妥当。
例3: 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 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篇有关武陵源风景区的介绍。原文对形态各异的奇峰描写是为了突出武陵园风景的优美,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目的。原文用词凝练,行文对仗,采用的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四言八式,富有文采,有利于原文预期效果的实现。但英文的景物描写手法和汉语大不相同:汉语景物刻画不求明细,追求一种朦胧之美。英语描写大多客观具体,描绘直观可感。因此,在译文中如果照搬直译,就会因语言冗长拖拉,让英文读者不得要领,而妨碍
了译文吸引观众的预期效果。所以为有效发挥译文功能,翻译时必须采取删减和改写的手法,去掉汉语里不必要的形容词,保留直接传达原作意图的内容。可以译为:
3000 crags峭壁rise in various shapes—pillars, columns, walls, 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 -----conjuring up (call or bring to mind; evoke:唤起:召唤或出现于内心;想起) unforgettably fantastic images. Uge walls, solid and sound; or immense eggs piled on an unsteady boarder; or miniature rocky or curios…fantastic but actual, dreamy but real! They are not artistic works, but more exquisite than artistic works. One can not help marveling at the acme of perfection of Nature’s creation.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