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脱贫攻坚宣传片解说词
搬下山、住进城、就了业、脱了贫……崭新的住房,蓬勃的产业,鼓起的腰包,今天的天祝,久为贫困所困扰的贫困众正在以全新面貌走上致富路。
数据显示:2013年底,天祝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8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万户5.63万人,贫困发生率33.8%。全国涉藏工作重点省区贫困片区县、全国“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县——这些都曾是天祝县的贫困标签。
决不让一个贫困众掉队。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祝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一号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个精准”要求,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县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07%,8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7330元;202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科学决策高位推动
一直以来,天祝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五个一批”脱贫措施,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
部署,相继研究出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天祝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交通扶贫、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兜底保障、资金整合等为重点,制定一系列配套文件,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为关键,打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合拳”,使精准扶贫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同时,该县抓住国家“三区三州”、省上“两州一县”的政策叠加机遇,及时制定《天祝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确保打赢整县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天祝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整体战、歼灭战。
为确保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天祝县坚决扛牢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县长当好“一线总指挥”,构建起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级领导全力推动、县直部门精心指导、乡村组织推动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履职尽责、帮扶单位倾力帮扶的“三级联动”“六位一体”责任落实体系。省市县乡210个单位联系帮扶86个贫困村,4723名干部联系帮扶1.46万户贫困户,组建8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277名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徐静蕾电影 锁定重点精准施策网上如何订火车票
风起霓裳>新鲜蚕豆的做法 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天祝县紧盯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织密责任网络,夯实脱贫基础,补齐短板弱项,激发内生动力,筑牢防贫堤坝。2022年第一次血月人间大凶
personality作文 “十个体系”织密责任网络。按照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责任体系,着眼解决工作落实“中梗阻”问题,组织构建下沉一级的指挥体系、科学管用的施工体系、逐级背书的责任体系、盯户抓村的主责体系、行行达标的专责体系、联户帮村的帮扶体系、进脑入心的宣传体系、从严从实的质量体系、真抓实干的作风体系、失职追责的督导体系“十个体系”,把攻坚责任靠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干部,织密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调度、高效协同的脱贫攻坚责任网络。积极开展“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脱贫攻坚解难题专项行动,细化专责部门责任清单和工作指标,把“部门督导、乡镇落实”变为“全员上阵、联动推进”,形成了攻坚拔寨的强大合力。坚持把一个字“干”,一句话“落实、落实、再落实”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级干部充分运用农户工作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过筛子”,切实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全面夯实了整县脱贫摘帽的基础。
“八大产业”夯实脱贫基础。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面对天祝县海拔高、气候冷凉、自然灾害多发的难题,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全县每一个角落,和贫困户点对
点聊发展、和龙头企业面对面谋产业,提出了“扬长避短、特发展,体系支撑、主体集,量化赋能、品牌提升,差别扶持、能人引领”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独一份”的白牦牛产业、毛肉兼用的高山细毛羊产业、全产业链的金鸡产业、“特别特”的岔口驿马产业、绿有机高原夏菜产业、“错峰头”的食用菌产业、健康美丽的藜麦产业、高原净土中药材产业“八大产业”。积极推广“订单+保单”的“两单”模式,以“订单”保销售,以“保单”抗风险,全面提高了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让种养大户和农牧民众吃下了“定心丸”,心无旁骛发展产业。着力推进12个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百千工程”,精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切实发挥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成功荣获“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天祝白牦牛、天祝藜麦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近年来,全县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吸纳入股资金1.67亿元,累计分红1300余万元,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45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412家,全县特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4万亩,重点畜禽饲养量达到293万头只,为农牧民众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