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就巡礼
2021.
2
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以来,湟源县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将脱贫攻坚战果书写在湟源1545平方公里大地上。
这是为人民而战、与贫困抗争的五年。五年来,湟源县实干善成、敢为人先,攻坚三年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免费天气预报短信
这是脱贫质量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湟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8446元增长到2019年的12146元。
这是诸多“全省唯一”作用不断发挥的五年。五年来,先后入列“全国畜牧业绿发展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唯一“国家农业绿发展先行区”、全省唯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县。
稳扎稳打攻克最后堡垒,善作善成圆梦全面小康。
一、积极组织推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1年,湟源县被纳入六盘山片区贫困县,
经多轮数据对比、动态调整,确实贫困村58个、贫困人口2329户7301人。对此,湟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针对脱贫攻坚制定系列重要文件,建立大统筹大调度机制,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高位推进责任落实,先后召开42次座谈交流,87次集中学习,34次县委常委
车打不着火是因为什么原因湟源
陈世梅
张双喜
怎样预约挂号会,49次政府党组会、常务会等会议,32次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会议……
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举全县之力出战、务求精准。湟源县发扬“小高陵”精神,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打响了一场聚力脱贫攻坚的集中歼灭战。研究制定“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和“十二个行业”专项扶贫方案,形成“1+8+12”脱贫攻坚政策组合,以“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任务清单”等方式,做到多层面落实、多方位推动。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和绝对贫困“清零”工作,先后研究制定《关于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湟源县脱贫攻坚绝对贫困“清零”行动方案》《湟源县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行动方案(2019—2020年)》《湟源县巩固脱贫成果任务分工方案》《湟源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责任分工方案》《湟源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重大要求的实施意见》等具体措施,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奠定制度基础。奥特曼怪兽
二、培育新产业,
开辟增收致富新渠道
脱贫攻坚是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的“一号工程”,特优势产业是脱贫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迈向小康生活的基础。湟源县围绕“高原绿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目标,依托“背靠大牧场、面向大市场”的区位优势,按照“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的思路,利用冷凉气候,因地制宜,将特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以种促养、草畜联动,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生态畜牧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跨行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模式,形成了县域产业特凸显,企业发展壮大,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的共进共赢局面。先后入列“全国畜牧业绿发展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唯一“国家农业绿发展先行区”。
湟源县始终把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
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把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把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主要出路。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彰显人文特、促进众增收为目标,深入挖掘县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旅游要素配备,提升服务管理质量,把乡村旅游打造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日月乡大石头村充分挖掘宗家沟山沟巨石、溶洞、林木、草地等自然优势资源,与青海王母圣地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集文化传承、生态旅游、休闲观光、购物娱乐及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使昔日的穷山沟成为今日的金窝窝。小高陵村拉动了“红引擎”,充分依托“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红资源”和高原人造梯田,打造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验区、休闲娱乐区、观光农业区和餐饮
服务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绿了荒山富了百姓;申中乡前沟村以种植和开发被誉为“黄金水果”“水果之王”的树莓为依托,打造集观赏、餐饮、娱乐、采摘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同时开发树莓系列产品,加工树莓红酒,树莓饮料、树莓果酱、销售、鲜果、速冻果,延长树莓产业链,实现了公司、集体、众“三赢”……
三、精准发力,
补齐硬短板提升软实力
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湟源县始终把精准要求落实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补上短板弱项。近年来,湟源县完成4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1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改扩建公路379.58公里,建成32个高原美丽乡村,实现行政村网络宽带全覆盖,完成农村教育项目27个,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900人次743.27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9812人次3359.13万元、特困供养金1343人次1065.3万元,全县村医覆盖率达到100%,为5030人次贫困患者减免各类费用56.95万元,20万人次受益于“十覆盖”健康扶贫措施……贫困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计提坏账准备分录
四、以试点为机遇,
释放改革红利稳脱贫
作为全省唯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的试点县,湟源县抢抓机遇,以脱贫攻坚为切入点,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惠众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础上进行全面尝试,走出了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先后出台实施23项系统性、整装性管理制度和办法,解决历史
遗留问题3664宗,成为全省首个彻底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县。就地、就近、易地和上楼“四种配置”模式保障1361户农牧民住房需求。共完成18宗219.9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增值收益914.37万元,使原本闲置的土地资源变成能够带来收益的资本。在全国率先出台《湟源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指导意见》,累计流转27宗农村空闲宅基地,盘活利用了闲置宅基地,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全县146个村级“多规合一”,实现一个平台上“一张图”管理,实现了“村村有规划、建设有依据”……
自然资源部向中央改革办报送专函,认为“湟源县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试点成果已成为西北民族地区推进改革的一个典型”;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土地制度改革焕发乡村活力》,高度肯定了湟源县三年多来的改革成效。
五、开设“扶贫车间”,
增添稳定脱贫新动力
湟源县把建设扶贫车间作为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立足贫困众和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鼓励在众家门口开设“扶贫车间”,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众就近实现就业,开辟了脱贫增收新路。波航乡甘沟村创
办“支部联建帮富
车间”发展壮大村集体
经济。采用“党支部+公司+扶
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实现了众在家门口挣钱、按月领取工资的愿望,有力发挥了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和组织服务能力,把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和企业增效益有机统一。大华镇池汉村充分依托交通便利、居住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特点,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为村民谋取福祉”为目标,通过开办家具、陶瓷、电器等销售市场,辐射发展住宿、停车、餐饮、物流等服务业,使当地老百姓增加了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实现了企业、村集体、众多方共赢,引领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六、“党建+扶贫”,
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为了让困难众就近就业,让搬迁贫困户能就业,真正让众生活富起来、日子好起来,湟源县以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党建+扶贫”工作载体,开辟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通过实施“红大棚助力搬迁众脱贫致富”工程、“党建领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了搬迁众从粮农、牧民变菜农,菜农变菜商的转变,切实提高了搬迁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采取“组织帮一点、能人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办农村“党员敬老食堂”,解决贫困户中高龄独居老人较多、一日三餐无法保障、生活不便的现实问题。实施“161”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作者单位:湟源县委党校、青海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崔雅丽
海竿
2021.
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