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环城游憩带_ReBAM_研究_以上海市为例
收稿日期:2000-03-08;修订日期:2000-09-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771037)支持研究。
作者简介:吴必虎(1962-),男,江苏阜宁县人,博士后出站,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E 2mail :wubihu @urban.pku.edu ①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R]。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1998。74~80。② 潘勇.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硕士论文。1998。
文章编号:1000-0690(2001)04-0354-06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 eBAM )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吴必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定义了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ReBAM )的概念,并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案例,对影响
ReBAM 的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
决定ReBAM 区位的主要力量,而游憩需求、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是影响ReBAM 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ReBAM 的土地利用特征根据游客进入成本的不同可以区分为高、中、低3种不同等级;ReBAM 的空间特征可由可达性、等游线和活动密度等指标来描述。
关 键 词:环城游憩带;ReBAM;城市旅游;上海中图分类号:F591.99  文献标识码:A
1 ReBAM 的界定和研究进展
1.1 大城市周边ReBAM 之界定
观察各种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城市型目的地(urban destina 2tion )与胜地型目的地(res ort destination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观光旅游大多指向离开城市一定距离的胜地型目的地。城市居民在其惯常环境之内或其周边区域的休闲活动要比前往胜地型目的地的活动来得频繁。实际上,城市型目的地不仅在一定情况下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胜地(如杭州、桂林),更多的情况下它具有开发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之外的大量新兴产品的优势,这些新兴产品包括日常游憩设施开发、康体休闲娱乐、夜生活业、体育旅游与演出业、会议展览博览旅游、购物旅游、周末
近距离度假旅游等。这些城市导向型旅游产品,不仅吸引大量外来旅游者进入城市,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市场体参与其运作,即城市居民本身的游憩需求带来的密集、高频的出行机会和空间活动。这种以城市居民为主、并拉动相当数量外来旅游者参与的游憩活动和支持这种活动的游憩设施和游憩土地利用,
除部分地发生于城市内部空间,更多地推向城市郊
区,出现了环绕城市外围、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其中周六前往、入住一宿、周日返回式的出游方式被称为“一夜游度假模式(one overnight vacation pattern )”;这些土地利用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ReBAM ,Re 2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80年代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一些大城市周边相继出
现了ReBAM 现象。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例,即可明显观察到此一空间模式。1.2 城郊游憩活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ReBAM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郊区游憩活
动空间。1998年作者初次给出环城游憩带的概念①
此间其他作者在其著作中部分涉及或专门对城市郊区的游客活动规律、目的地选择、出游频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吴必虎等讨论了中国城市居民的出行空间模型,与城市郊区密切相关[1,2]
;潘勇在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和频度分析的基础上,对
市民包括郊游在内的旅游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②
第21卷第4期2001年8月           
  地 理 科 学SCIE NTI A GE OG RAPHIC A SI NIC A            V ol.21 N o.4
Aug.2001
① DI M A.Australia ’s P opulation T rends and Prospects 1996[R].Canberra :Department of Imm igration and Multicultural A ffairs.1997.
② 杨新军.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论文。1999.
  一些文献涉及了环城游憩带内的旅游开发研
究,如沙润、吴江[3];符全胜[4];李九全[5]
;陈德昌、蔡希浩[6]
等。邹积林提出的旅游区划空间型态中,包括了城市周围的环状区型态
[7]
。陈传康观察到,随
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增加,在城市周边地区开拓相应的康体休闲(康体消闲、健康休闲)旅游,并建立相应的康体休闲产业
[8]
国外文献反映出西方国家的学者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早于中国20多年。由于经济水平和出游习俗的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向郊区的游憩活动特征,明显有别于中国环城游憩带现象。西方城市郊区已经由临时性的周末出游活动空间转变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度假别墅游憩空间。但是环城游憩带的空间
结构仍然可以观察到,并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注意。注意到研究者对城郊旅游发展的忽视,McK 2enzie 在一份讨论城乡接合部发展的文献中谈及了
城郊旅游现象[9]
。澳大利亚移民与文化交流部(DI 2MA )将城乡接合部接待城市居民的临时性游憩来访视为该地区的主要功能之一①
。Weaver 曾提出过类似环城游憩带这样的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
[10]
。Ball 观察到,在大伦敦外围形成了环形的游
憩地带[11]
。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在1980年代
初已经为前苏联地理学家所注意[12]
。日本学者对
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也多有涉及,如铃木富志郎对城市周围的游憩空间的变化进行过研究
[13]
团结的成语四年级童话故事
应该提及的是,上述国外城市游憩系统研究所得结论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应注意到它们是在与中国目前条件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前提下得到的,不一定直接适合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因此对中国城市游憩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对中国各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是必要的,对国际上已有的旅游地理理论也是一种重要补充。
2 ReBAM 的区位与形成原因
在城市周边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城游憩带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它受哪些重要因素的影响?一些作者认为,城市化对旅游业造成了压力,这种压力促进了城市近郊娱乐带的形成,它往往就是该地区实现城市化的一个表征,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一个特殊功能部分
[14]
。杨新军将环城游憩带的形成解释
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到访圆锥
体(cone of visitation )的推动④
。2.1 R eBAM 的区位
ReBAM 的形成区位,往往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
成本的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因为离开城市距离越远,级差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但是离开城市越远,旅游者的旅行成本越大,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需要指出的是,ReBAM 的区位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系并不完全受
行政界线的制约,有时它会越出市域范围而达到周边省市。但为了资料收集及分析的方便,本文除少数地方外,主要讨论上海市域范围内的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ReBAM 可以被理解为环城市的一类游憩活动
空间(RAS ,Recreational Activity S pace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由于旅行成本和城市土地价格在
空间上的变化速度的不同,ReBAM (或RAS )所处的位置也有差别:作为旅游客源地,西方的城市具有较高的出游能力,城市的出游腹地远远大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的出游半径大于中国公民,因此其RAS 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远于中国城市居民。而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半径较小,主要集中在城市附近,相对较近的RAS 构成了ReBAM (图1)。由于ReBAM 更多地形成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对它的研究,尤为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旅游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实践。2.2 R eBAM 的形成原因
本文的研究发现,市民对周末游憩消费的需求、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政府的区域产业政策调整,是影响环城游憩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进入1990年代后巨大的市民周末游憩市场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频繁地指向郊县(区),是影响上海环城游憩带形成的直接动因。根据对数10家上海市区从事国内旅游业的旅行社节目的调查,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和二日游的目的地,构成了两个圈层的环城游憩带。其中一日游圈层主要分布在距城市140公里的腹地内,二日游的出游半径约为300公里(图2)。
5
534期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 )研究               
图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ReBAM 的区位分异
Fig.
1 Location difference of ReBAM between LDC and DC
图2 上海旅行社节目中反映的环城出游圈
Fig.2 Destinations listed in travel agents ’programs in Shanghai
其次,旅游开发者的投资偏好刺激了环城游憩
产业的发展。根据1996年底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的统计,上海郊县(区)1000万元以上的已建、在建的71个项目中,大多数投资属于外国资本和国内异地投资,二者占在建项目总投资的80%以上。投资者的进入影响了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变化。
第三,旅游开发投资受政府政策鼓励的影响。
199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激励下,旅游休闲产业逐
渐成长为上海郊县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的行
业。随着当地旅游经济规模的扩大,使上海的环城游憩带日趋成熟。
3 ReBAM 用地特征和空间特性
3.1 旅游用地特征
旅游用地是环城游憩带的物质表现形式。根据1996年对上海市郊9区县的调查,131处景区景点
共占地1840hm 2
。各类景点的用地规模差异较大,其中有占地0.067hm 2
以下的微型景点,也有占地在
200hm 2
以上的大型景区。其中体育娱乐项目占地尤多,超过其中一半以上。
图3显示,上述游憩用地主要分布于内环线以外,并多分布于城市西部。它们与交通线路也有密
切的联系,多沿高速公路、国道和城市干线密集分
布。其中特别是从市区西部向青浦县淀山湖方向的沪青平公路(上海-青浦-苏州平望)
一线,旅游用地最为密集。这一地带也是上海市政府部署的“九五”期间重点建设地区之所在。
图3 上海市旅游用地分布
Fig.3 T ourist landuse distribution in Shanghai梦见鬼 周公解梦
6
53                     地  理  科  学                   21卷摘抄作文
观察诸类旅游用地的进入成本(以门票形式体现),与该地段土地的使用权性质密切相关。图4显示了不同性质的用地的进入成本的不同。属于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的公益性景点,一般位于低价区(10元以下);利用天然资源,包括水面、树林、湿地的视觉景观进行旅游开发,成本投入较少,如森林公园、天然水面游泳场、芦荡观光娱乐等,进入成本位于中价区(10~40元);虽然利用自然景观但投入相对较大的项目,以及资金密集型的人造景观,如水上乐园、野生动物园、主题公园等,则位于高价区(40~100元)
图4 上海市旅游用地的进入成本(门票价位)
Fig.4 Entrance fee for public and private tourism landuse
3.2 R eBAM 的交通结构与游客行为
ReBAM 系由土地占用状况、与城市和其他景点
的交通连接、旅游者行为等因素构造而成。除上文述及的用地特征外,还可从交通连接特征和游客行为两方面加以考察。观察ReBAM 与中心城的交通关系,发现上海环城游憩带内各景点一般通过快速干道与中心城区发生交通联系,同时各郊县景点之间联系薄弱,使之呈放射状网络体系。这一结构影响到环城游憩带之间的通联,使相邻区县的旅游景点很难构成旅游线路。
根据已有研究,城市居民向外出游多数集中在近距离内。50km 内占有市民出游机会的60%左右;一部分外来游客对市外的目的地选择,主要集中
在距城市250km 内[2]
,比照本文图2可以推知距城市中心250~300公里以内的ReBAM 空间,是城市居民出游活动密度最大的地区。已有研究还表明,旅游者对ReBAM 内目的地类型的选择多偏好自然
景为主的旅游区[15]
。这种偏好与各郊县旅游景点类型相结合,形成不同类型景点的流量曲线(图5)
图5 上海郊县景点和设施的游客流量
Fig.5 T ourist v olume to attractions
around Shanghai suburbs
以城市游憩者在各景点的到访率为基础,可以勾画围绕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等游线,图6中等游线中的数字代表到访率(百分点数)。其中向西部青浦县的到访率最为集中,在高速公路沿线亦较集中
图6 上海ReBAM 内的等游线
Fig.6 Is otourist in Shanghai ReBAM
3.3 R eBAM 的圈层结构
在上述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人流动等因素
综合作用下,以上海城市中心为源地,形成ReBAM
7
534期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 )研究               
及其圈层的结构。它在地图上是由旅游用地、交通网络和旅游者的游憩活动空间(等游线)三种地图信息在同一幅地图上适当叠加处理而得到。这一圈层结构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其外部按第一环带、第二环带、第三环带向外扩散,总体上呈近似同心圆形式,但在某些资源或游憩服务集中的地方(如青浦)以及交通干道沿线,有明显凸出(图7)
图7 上海ReBAM 的圈层结构
Fig.7 S pat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ReBAM
4 结论与应用
大中城市环城游憩带是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的一种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它主要受游憩者(主要是城市居民)的近距离游憩需求强度、旅游开发商投资偏好和政府的政策激励等3方面力量的作用,其区位往往在旅行成本和土地租金获得平衡的那些地方。
在ReBAM 内公益性和商业性土地利用的不同,产生进入成本的差异;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在ReBAM 内呈距离衰减式扩散,并沿交通干线延展。这一作用使ReBAM 空间具同心圆状圈层结构,但
沿资源及投资集中地段呈一定偏离趋势。
ReBAM 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特别是靠近主要城市的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理论意义。1999年颁布执行的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就是对该空间模式的一次成功应用:在该规划中,北京市的旅游功能分区规划被划分为3个圈层,即中
心城区旅游圈、近郊旅游圈和远郊旅游圈[16]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1994,49
(2):117~127.
[2]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研究[J ],地理学报,1997,52(2):97~103.
[3] 沙润、吴江,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J ],地理
学与国土研究,1997,13(3):53~56,62.
[4] 符全胜,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3):57~59.
[5] 李九全,西安环城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 ],经济地理,1999,19
(1).
[6] 陈德昌、蔡希浩、金巧林,大城市郊区风景区规划研究的思路和
实践[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5,13(4):255~259.
[7] 邹积林,旅游区划问题探讨:以成都地区为例[J ]。旅游学刊,
1990,5(2):26~28,55.
[8] 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 ],旅游学刊,1996,(5):
31-34.
[9] M cK enzie ,F.G rowth M anagement or Encouragement ?A Critical Re 2
view of Land Use P olicies A ffecting Australia ’s M ajor Exurban Regions [J ].Urban P olicy and Research ,1996.15(2):83-101.
[10] W eaver ,D.B.M odel of urban tourism for small Caribbean islands.
[J ]G eographical Review ,1993.83(2):134.
[11] 转引自山村顺次,新观光地理学[M].大明堂.1995:135.(日
文)
[12] Preobrazensky ,V.S.,and V.M.K riv osheyev.Recreational G eog 2
raphy of the USSR.[M]M 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1982.[13] 铃木富志郎,都市周边の    -  の变容[J ],地理,
1985,30(8).(日文)
[14] 郑建瑜、李学伦、隋玉武,青岛市城市化进程对旅游环境的影
响[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1).
[15] 吴必虎、方芳等,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
[J ],人文地理,1997,12(1):17~23.
[16] 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0[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38~44.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几本
8
53                     地  理  科  学                   21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